类 型:
频 道:
关键字: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职工学习中心 >> 餐饮服务人员 >> 正文
 
  标 题:德清面向杭州打造都市型农副产品基地--学习网
  日 期:2009/5/26  源 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德清面向杭州打造都市型农副产品基地

  每天凌晨1时,我县三合乡唐家琪村的虾塘边都显得十分热闹。和往常一样,每天这个时候,刚刚被打捞上来的青虾打上“水精灵”原产保护地商标,通过现代运输工具,驶往23公里外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然后逐批分配到杭州各个农贸市场,走上杭州市民和各个宾馆酒店的餐桌。

  随着我县融入杭州步伐的加快,德清在成为杭州工业配套制造基地的同时,也正在日益成为杭州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德清与杭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连,渊源深远。实际上,这几年来德清与杭州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早些年,德清人已有向杭州输出冬瓜、大头菜、甘蔗、枇杷等农副产品的习惯。

  接轨杭州,我县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继续着力打造杭州的“菜篮子”,德清正在日益成为杭州农副产品供给基地。我县面向杭州建立了12个万亩示范基地和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杭州有关单位还在德清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效益农业中的早园笋年产8.17万吨,近四分之一销往杭州;青虾年产3884吨,其中50%销往杭州;黑鱼年产7312吨,其中50销往杭州,德清黑鱼的销量占了整个杭州市场的40;清溪花鳖年销杭州20吨,在杭州开设专卖店10家,占了杭州品牌甲鱼销量的20,清溪花鳖成了杭州知名高档酒楼的抢手货。在积极供应杭州市场的同时,我县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建设,去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近7万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48只、绿色食品8只、有机产品4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只,浙江名牌产品4只,浙江名牌农产品1只,使得我县优质农产品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杭州及周边市场,为稳定杭州“菜篮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依托杭州大市场,德清特色农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杭州与德清的距离变近了,德清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路也在变。在发展效益农业过程中,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清农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通过面向都市市场的农业结构调整,德清的效益农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特别是培育壮大了以早园笋为主的笋竹,以虾、鳖为主的特种水产,以生猪为主的畜禽及蚕桑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农业经济初步形成了都市型农业的新格局。农业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朗,形成了以钟管、洛舍为中心的特种水产产业区;以乾元、雷甸、新安为中心的生猪蔬菜产业区;以新市、新安、禹越为中心的蚕桑湖羊产业区;以武康、三合、莫干山等为中心的林茶果产业区;以莫干山、筏头等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区。

  通过德清的“山伢儿”早园笋、“水精灵”、清溪花鳖,越来越多的杭州市民知道和了解了德清农产品,也喜欢上了德清的农产品。杭州市民在享用“德清美味”的同时,杭州与德清的距离也正在悄悄地拉近。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