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陈洪峰大学生毕业离开学校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的使命也随之结束。然而,大学生们还是不能松懈,下一站,迎接他们的是或长或短的试用期。万一试用期里出点小差错,前面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试用期,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这是大学生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要经过的一道门槛,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但绝非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单方“试用”,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相互约定的考察期。在这段期间内,用人单位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也考察用人单位的情况,是双方互相试用的过程。
试用期之员工应对篇小张今年6月份大学毕业,至今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这让他的朋友们挺着急的。其实小张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毕业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尖子生,他也成功应聘了一些职位,可总是一个月不到就心灰意冷,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
小张的问题很简单,就是难以调整好心态度过试用期。初入公司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对公司岗位的不适应,对人际关系的僵硬一筹莫展,对工资待遇的期望感觉渺茫等等造成了他工作难以尽心尽力,难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自然而然对工作失去信心,工作状态低迷,自然让公司对他失去了信心,最终选择放弃了他。
某学校的一位老师就小张的这种情况做了分析,并给正在试用期或者即将面对试用期的学生们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帮助他们很好的应对试用期。
首先做的是要冷静地分析现在的这份工作。主要的方向是这段时间我不适应的有什么,不懂的主要是什么,我要怎么样才能尽快的融入工作,融入环境;然而事关切身利益,学生们这段时间最难的就是分析工作中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他们的思考模式常因此短路,执着于“我应该离开还是留下”不能自拔。
第二,要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角色。告别校园,由学生转型为独立的职业人,这也是试用期的首要任务,作为新人,需要克服个人想象与社会公司实际情况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以适应企业软硬环境,掌握工作的规则和程序;在听从上司、同事指导的同时,获得公司及他人的认同。这好比蛹蜕变为蝶,试用期的心路发展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
第三,“角色转换”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认识,认识并了解企业,是学生员工的基本一步,包括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人事等;二是设计,对自己的试用期或者以后工作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三是开放,这样会让你同周边人群的关系大为融洽;四是自表,适时表现自己的专长,为赢得机会添砖加瓦;五是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为自己的试用期加分。
试用期之企业箴言篇试用期尽管是一个双向的行为,但是企业在这里是完全掌握着主动的。在企业眼中,试用期他们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深圳某石油设备生产公司的总经理马厚清说,试用期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或者稍长一点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要想一个毕业生做出多大的成绩来,这不太现实,主要的就是看看他们展现的工作状态和发展潜力,因为这个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也是任何企业最为看重的地方。他说试用期间公司最忌讳的有这样一些行为:
第一,夸夸其谈。大学生比前辈有着更新的知识背景、结构,有着更新的理念和观念。但多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实战经验。这就造成他们常夸夸其谈,眼高手低。但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学到的再先进也要用于实践才有意义;单位招聘新人,为的是有人干活,并不是听人说教。脚踏实地地干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只干不说。只知道埋头苦干,过于沉闷的表现也会招来反感。老板引进新人,大多希望新人有些想法,提点有创意的点子。他们希望新进员工能适时发言表现自己,及时和上司沟通、交流,适时地汇报自己的成绩。
第三,马虎了事。对上司交代的事情不够上心,做什么工作都求应付交差,不肯全力以赴。许多的学生有出色完成公司任务的能力,可是他们总是消极面对工作,不能极大的发挥他们的力量,这是公司很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很多企业能容忍一个平庸的人继续干下去,因为他们兢兢业业。如果你有那样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那么你就得全力以赴去做。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