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型:
频 道:
关键字: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就业动态 >> 正文
 
  标 题:大幅加薪作用不大 8成本地人不愿做环卫工
  日 期:2008/4/11  源 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由于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广州市街道的清扫基本被外地人“包围”。此次史无前例的环卫工人薪资待遇的提高,会否改变整个广州环卫系统一线工作人员外地化的局面呢?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只有当环卫工人的生活待遇得到普遍提高,才可能在随之而来的良性循环中,带来这支队伍素质的提高,人员构成的优化,并进一步提升这座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

  目前广州市环卫队伍中,在一线干活的本地人少之又少,清扫队伍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外地人。

  越秀区一街道环卫站负责人告诉记者,1980年,当她还是小姑娘时就进街道环卫站工作,每月收入为40元,图的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稳定,“当时清扫的都是广州人,以中年妇女为主,甚至有很老的,扫到70多岁才退休。”她回忆道,到了1986、1987年,开始有外地临工。现在她所在街道环卫站,一线扫地的80多人都是外地人,最长的干了十几年,只有她们几个环卫站管理层是广州人。

  记者了解到,去年,番禺区洛浦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想出一个新点子:专门介绍、安排“走鬼”到区环卫局属下的保洁公司工作,做街道环卫工,然而结果却十分意外:没人肯干。这到底是为什么?不少“走鬼”表示,“环卫工太辛苦,薪水太少”。他们希望工作“比较稳定、不用日晒雨淋,薪水至少1500元”。

  非得涨到2000元“老广”才干?

  今年广州环卫工人的工资涨得很快,由去年的每月平均900多元涨到了1300-1500元。很多人都说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羊城晚报上周六也曾报道过,像越秀区这些老城区街道环卫工4月起收入增加了近500元!

  记者最新了解到,近期天河等区都已对全区街道环卫站和局属单位维护环卫工人队伍稳定和环卫工人权益保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环卫工人对福利待遇方面的诉求,已将形成环卫工人工资待遇指导性意见报市市容环卫局参考。

  那么,目前上升后的薪酬标准对广州人会有吸引力吗?记者随机采访了20多位广州市民,只有三四个人表示可能愿意做这份工作。多数人的看法是,环卫一线的工作起早贪黑,很辛苦,还容易被人瞧不起。有专家告诉记者:他曾经调查过东莞的情况,东莞为鼓励本地人就业,对于干同一份工作的本地人,付给的工资比外地人高100元。结果这100元根本没起到作用。只有对于经济困难的人,才有点吸引力。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李明华也认为: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即使优先让本地人先就业或者涨工资,都很可能大多数人不为所动。像目前这种涨薪幅度,对本地人没有多大的吸引力,除非能涨到2000元以上。“外地人来到广州必然要生活,带来家庭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些就业、医疗、交通、治安的、教育等方面社会压力,这些都是城市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真的实现了由本地人当环卫工人,客观上会减轻社会管理的成本,这是肯定的。但我还是担心广州人能有多少能够早上4点起床干活?”

  不仅提高收入还要提高素质

  因无法解决资金问题,过去环卫站有的连最低工资标准也达不到,而且没有加班费,没有社保、医保。别人加薪,环卫工人没有份!当然,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越来越低,偏见也越深。

  广州大学社会学专家谢建社就此呼吁:政府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于街道保洁费用,应该由政府来逐步地承担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在社会服务这一块蛋糕理应切得更多。“公共卫生不是哪个环卫工人、哪个环卫所、哪个区的事,他们都是在协助政府在做好公共事业方面的工作。”

  广州市某清洁公司领导告诉记者,从市民的传统观念来说,不少人以为只要手脚不坏,有力气,哪怕是个文盲也能去扫垃圾,根本不需要什么学历。可事实上,这种观念放到现在的形势下来说,是大错特错了。

  他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香港迪士尼乐园里,环卫工人不仅得做好卫生清扫工作,还肩负着为各方游客指路的责任,当然他的薪水就有9000元。

  他强调,随着广州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就间接要求环卫工人的文化得跟上去,进而发挥好“活地图”的作用。就现实来说,也要求提高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而这些的前提肯定是更加体面的收入。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