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型:
频 道:
关键字: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就业动态 >> 正文
 
  标 题:大学生假期打工须防5种陷阱
  日 期:2008/4/24  源 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寒假来临,不少大学生计划在打工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然而近年来,大学生打工遭遇陷阱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此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们,打工之前要具备足够的“避险意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假期打工常见的陷阱有5种:

  一是骗取中介费。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大学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学生急于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无中生有或以“急招”为幌子引诱学生报名,骗取“信息费”、“报名费”。

  二是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上岗前,大学生往往被要求交纳押金,或被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交钱后,招聘单位又以种种理由让学生回去听消息。有的单位在学生打工结束后,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此类押金还包括资料费、登记费、服装费和培训费等。

  三是以培训班为诱饵设置陷阱。有企业“举办”模特儿或歌星、影星培训班,然后要学生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予以拒绝。

  四是变相传销。传销是目前大学生打工中经常遭遇的陷阱。学生本来是以销售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要求他们必须购进一定数量的商品,不得退货。

  五是针对女学生的求职陷阱。一些不法之徒把目光盯在女大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色情犯罪活动。还有一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同学不加考虑,单独和对方见面,遭遇危险。(新华社记者曹霁阳王莹)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