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菜员,月薪700+提成+奖金;服务员,月薪800+提成+奖金……”昨日,抚琴路某火锅店门前,红底白字、约长2米、宽1米的巨大招聘启事引来路人关注。门口老板打扮的中年男人一副焦急的神情,每一个驻足细读招聘启事的人都仿佛让他燃起一份希望,当人群散去,他又再度陷入焦虑。 “招不到人!”面对记者的询问,中年男子极不耐烦地回答。 其实招人难的焦虑还困扰着更多人。如果招人难,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挤爆各大招聘会现场?如果找工作难,现在的求职者最理想的待遇究竟是多少?经过连日来的走访调查,记者对成都市场上人员流动性最强的餐饮企业人员现状探了个底。 企业:薪金提高服务员难找 “春节都过完两周了,招人还是个棘手的问题。”水碾河金沙老茶铺,老板一脸无奈。从过年前就开始招人,一直到现在人手依然不够。“工资一涨再涨,从去年的700元涨到最高1300元,还是很少有人应聘,不晓得是咋回事。”看老板脸色不好,前来斟茶的服务员倒了水赶紧离开。喝了口茶,老板的情绪缓和了些。他告诉记者,其实每年过完年都存在招人难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般严重。 自今年1月1日新劳动法实施以来,该茶楼已经在筹备成立管理公司,负责给员工买社保等相关事宜,这在业内算是个新潮的举动。不过老板也表示,与员工签订合同其实对双方都有制约,有了制约和权益保障,他相信餐饮企业招人难问题将得以缓解。在餐饮行业,给员工买社保、医疗虽算不上天方夜谭,但说寥寥无几并不过分。 员工:最想找个企业来养老 昨日上午,白果林小区重庆懒鬼火锅店22岁的迎宾员邱燕兰和19岁的王宇龙早早地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成都餐饮企业招人难的现象,邱燕兰在资中老家过年时就已得知,所以找到目前的这个工作并没费多大劲。从2004年开始,她已经换过近十个工作,“有时候是因为工资少,有时候是干得不开心。”当初跟邱燕兰一起共事的许多服务员都跳槽去干了业务员或进了工厂,“他们觉得当服务员低人一等,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干什么不是服务业?!” “月薪700—800元,加提成和奖金,全勤有奖,包吃住。”今年的待遇让成都小伙王宇龙颇为满意,“以前月薪才五六百元”。王宇龙先后当过服务员、传菜员、领班和大堂,还曾经被骗到河南工厂当工人。经常看报纸的他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有企业能与他签合同,为他买社保、医疗保险,“还是希望有个保障,这样子服务员干起来也更卖力。”“老板对我们好,我们会对他更好。”邱燕兰在旁边补了一句。 业内:改变“用人荒”要转变思想 “餐饮行业"用人荒"的问题今年尤为突出。”昨日下午,一听到记者的询问,从事餐饮管理十余年的四川省烹饪学会副秘书长邱克洪就忍不住甩出这个结论。他分析“用人荒”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物价上涨,不少商家仍沿用老办法低成本运作,这已经不可行了。据他了解,目前餐饮行业服务人员的工资已由700元涨到1000元左右。 那是不是涨了工资就可以解决“用人荒”呢?邱克洪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餐饮企业招不到人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人的原因。“现在的服务员群体普遍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对社会分工的认识不足,从心理上觉得当服务员不体面,导致一大批第三产业人员的流失。”这是第二个原因,需要社会加以引导。“第三是对餐饮业管理体制的一个考验。”许多餐饮企业老板的逻辑是“客人满意是第一,老板满意是第二,员工满意是第三。”其实这是错误的,客人满意第一自然不说,员工满意应排在第二,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把客人服务好,才能让老板和客人都满意。他认为,餐饮企业应有奖励机制,让服务员工作动力更足,同时应看中长远的品牌培养和员工培育,达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