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工党安徽省委针对农民工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调研,针对发现的情况他们建议:加强农民工健康监护,帮助农民工提高健康意识,保障他们的健康。 现状: 调研中了解到,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差,在城市大多从事最苦、最脏、最危险的工作,如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餐饮服务、装卸搬运、环卫清洁等工作。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较高,农民工在城市里未能参加城市医疗保险,使得他们“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上药房”,根据有关调查发现有40%左右的农民工带病上岗,职业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外伤等都成为农民工的高发病。 建议: 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应充分考虑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特点和就业方式,分阶段制定出符合农民工利益的特殊社会保险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应针对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的特点,可采取全国联保的方式,使他们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能享受到相同的医保政策;医疗费用也可采取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建立健康证制度,定期为农民工免费体检。建议政府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民工建立健康证,充分依靠社区医疗服务网,对农民工实行定期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以便跟踪服务和观察,政府在费用上给予相应补贴,并动员社会力量集资或募捐。 改善就业环境,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用人单位必须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告知农民工,并将其写入合同中,使农民工享有职业病危害的知情权、职业病健康体检等待遇。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政府应把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中,可通过财政引导的方式,集中建设一些“安居房”、“廉租房”等,合理设置宿舍、食堂、饮水、卫浴等基本生活设施,以满足部分工作相对较稳定的农民工的需求。加大公共卫生的宣传力度,增强对农民工卫生、防疫、健康知识的教育,切实抓好流行病、传染病、职业病等的防治工作。(党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