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实际居住情况划定义务教育服务学区或定点学校,保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走读单程不超过30分钟,初中走读单程一般不超过45分钟。记者昨天获悉,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根据城镇未来建设规模和城镇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将流动儿童尤其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纳入城镇中小学校建设规划,新建或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 2007年,合肥市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定点学校扩大到70所,其中初中25所、小学45所,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03年以来,该市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情况进行调查。据2003年至2005年连续3年对当年度秋季在小学一年级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调查,人数分别占小学一年级新生约20%、24%、25%。 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分布看,具有显著的“小集中、大分散”特点,既相对集中又比较分散。比较分散主要表现在就学遍布全市的每个辖区,据2004年秋季调查,农民工子女就学分布在150多所中小学;同时各区内就读的人数差距较大。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对集中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二是相对集中在农民工较多的地区,如包河区、瑶海区、蜀山区等。 该市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优惠还积极延伸到普通高中,2003年率先在全省允许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报考市示范高中。 2006年秋季在市区报考普通高中并录取的肥东、肥西、长丰3县户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考生,享受市区户口考生同等待遇,学校不再收取借读费,惠及近200名考生,免除借读费约120万元。 2007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考生报考志愿扩大到省示范高中,完全与市区户口考生等同;录取到普通高中(包括省示范高中)的肥东、肥西、长丰3县户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考生,学校不再收借读费,开全国先河。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