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站职业站文化活动中心企业大学职工之家专题首页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简介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开幕式
主题:创新我们的学习——开创职工素质教育新局面
分论坛一: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和谐社会
分论坛二: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分论坛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职工素质提升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闭幕式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综述:创新学习永葆发展活力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日程表
中华职工学习网简介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
学习型组织学习的14个特征
来源:中华职工学习网 作者: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 张声雄 发布时间:2007-07-17
 

    第一个特征 广义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译成英文是“Learning
Organization”,英语中关于“学习”有两个常用的词:
Learning和Study。为什么“学习型组织”译成英文时不用Study,而用Learning?因为Learning表示广义的学习并有学会之意,而Study表示研究性的学习,学习型组织也需要研究性学习,但是更强调广义的学习,并强调学习不仅是学概念,而要产生新行为。因此译成 “Learning Organization” 更符合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我们2006年9月去台湾中山大学和暨南国际大学考察交流时,讨论“怎样的组织愿意学习?”他们认为:
1、有正确的“学习心态”的组织
我们原有的心态:
“学习就是读书,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课。”
他们风趣的说,这是长期以来最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的经验。
当然并不是说不要读书和好好听老师讲课,我们看的书还太少,许多好书还没看。据有关部门在2006年4月23日(第十一个“世界读书日”)公布的统计数字:
上海人均每年读书8本,而新加坡是8.3本,日本是18本,美国是25本。上海人均每周读书时间4.5小时,而新加坡是5.9小时,日本是8.8小时,美国是14.4小时。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学习不仅是看书和听老师讲课,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无处不在。

2、积极创导“非正式学习”的组织
如现在一些优秀的企业正在倡导“长廊学习”,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往往在走廊间、茶座上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产生。又如一些先进的企业正在开展跨部门的“无边界学习”,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起学习研讨,没有直接领导的约束,容易自由交流、产生创意。
当今有三种学习形态:
1,正规学习,指承认学历的学习,大多数的人重视,这也应该,为个人成长“打好基础”;
2,非正规学习,指没有学历的学习,许多人轻视,但是这却是已经在职人员的“即时充电”的重要途径;
3,非正式学习,指无处不在的生活过程中、工作过中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如交谈、切磋、岗位间的交流、看报、读书、行动中的学习等等。不少人忽视,但是,这恰往往是“人之差异”所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学习型组织的英文是:Learning Organization,含义就是“广义学习的组织,而不是: Study Organization(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也不是: Reading Organization(读书型组织),更不是: Telling Organization(告诉型组织)。
台湾学者与我们分享了一个关于“学习概念”的公式:

L = P + Q + A + R
学习 程序 解决 行动 反思
化知 问题 中的 中的
识的 中的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所指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

  第二个特征 行动中学习

学习型组织强调“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
学习型组织是怎么产生的?
学习型组织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远在理论出现之前。不能等理论出来后,再去处理问题,只能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型组织就是这样地产生了!
最早把“学习”这两个字直接联在一起使用的是
《礼记·月今》中:“鹰乃学习”, 这里是指小鸟反复学飞,这就是“学习”一词的来由 。
《第五项修炼》作者、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增强能力的过程。学习是为了培养新的能力,以创造你过去不能创造的东西。它归根结底要与行动有关。”
“行动中的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第三个特征 反思中学习

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什么时候才会发生?当反思开始的时候。
个体学习只能产生于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团队学习只能产生于群体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论语》中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明确地告诫我们,一个人只有如此地反思自己才能学习提高。
福特前总裁尼克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反思说:小孩都知道:“行动—反思—改进”,我们长大以后,好象都不会了。我作为一个总裁,要我在员工面前反思就这么难!
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人,失败却是又一次失败之母?差别就在于“能否在反思中学习”。

学会从失败中学习,已成为一门学问。现在已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失败学》
日本成立了“活用失败知识研究会”
俄罗斯建立了“失败纪念馆”
美国出版了《失败杂志》
国内外许多单位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正在开展一种“反思学习(AAR)活动”,每个项目、任务完成以后,都会以项目、任务团队为主体,自己反思“五个问题”:
1, 目标,我们开始打算做些什么?
2, 结果,我们实际做了些什么?
3, 差异,为什么会有差异?
4, 对策,采取什么对策改善?
5, 感悟,从中感悟到什么?

  第四个特征 双环学习

学习型组织十分倡导“双环学习”。
我们一般习惯的是如上图所示的,采取“行动对策”后,很注意“结果”如何?并会对“结果”进行“评估”,如果无效,我们会进行“检讨”,然后修正“行动对策”,这就是如上图所表述的是“单环学习”。当然这也是需要的。
学习型组织管理更深刻地要求我们应该花更多精力去探索:为什么“行动对策”无效?着力研究“问题背后的问题”,并要再进一步探究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决策者的心智模式存在哪些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解”。这就是上图所示的“双环学习”。

  第五个特征 团队学习为基本单位的组织学习

学者们经过10年对4000家企业的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团队个人智商都在120以上,而团队智商只有62。
这个发现提醒我们:以往的管理理论强调个人学习、个人智商的重要性,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只注意个人学习与个人智商的提高,忽视了团队学习与团队智商的提高,同样会失败。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团队学习的目的,不是认为个人学习不重要,而是要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
怎样提高组织学习的效果?在组织内应建立能有力支撑组织学习的三个系统:
1, 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2, 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3, 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

  第六个特征 共享中的学习

英国剧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后,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换后,则每人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管理大师杜拉克也告诉我们:共享的知识更有力量。
所以学习型组织十分重视组织中、团队中的共享中的学习。
微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提出了“微软学习
三理念”:
1, 通过自我批评的学习
2, 通过信息反馈的学习
3, 通过交流共享的学习
4,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博导凌培亮教授的带领下,连续八年创建学习型学院,最近他还写了一本《学习型学校》的专著。他们在建立“知识共享学习系统” 时,提出了操作性、可行性都很强的“六化”:
隐性知识显性化
个人知识组织化
组织知识编码化
编码知识数字化
数字知识网络化
网络知识共享化

  第七个特征 开放性学习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构建“开放环境”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杠杆点”。
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在学习的时候,最大的障碍是“自我防卫”。哈佛大学阿吉瑞斯教授对许多企业研究后指出:大部分管理团体都会在压力面前,在学习中出现智障。他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四种妥协”: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问题;为了不使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中性结论。这样的“学习”,会使许多本该能认识到的问题,认识不到了。
我们读过《第五项修炼》的人,都会记得:团队学习成功的关键是——营造开放的环境,进行“深度汇谈”。
2006年9月我们研究所全体成员去了翻译《第五项修炼》的台湾中山大学系统思考与组织学习研究室。学习交流时,他们说:我们在《第五项修炼》中把“Dialogue”翻译成了“深度汇谈”,现在觉得应该译成“深广汇谈”,而且重点在于“广”,因为组织学习重点在于“发散性”的交流、讨论,这样才能“重新想像”,这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创意”。
最近许多单位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正在
推进一种称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实验室课程》,课程中提供了一套建立开放环境、进行开放学习的有效工具,如 :
1,左手栏
2,推论阶梯
3,主张与探询
4,系统基模、因果分析图
5,团队协作矩阵……等等
山西临汾供电公司推行后效果非常好,先后办7期“学习实验室”学习班。

  第八个特征 心灵变革中的学习

彼得·圣吉认为有一个字可以表达学习型组织的精神:“metanoia”,在希腊文中这个字的意思是:“心灵意念的根本转变”,在西方被译成“体悟生命的真义”,圣吉原来把学习型组织界定为: “metanoic organization”。他在《第五项修炼》中明确指出:“学习也包括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然而学习在目前的用法上已经失去了它的核心意义。在日常用语上学习已经变成吸收知识,或者是获得信息,然而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彼得·圣吉后来提出:“learning organization”,
是为了期望人们重新看待学习的真义:“学习以使个人及团体产生心灵意念的转换,进而体悟生命的真义”。

第九个特征 正态学习

不久前有的学者提出了“P O M 理论”,即:“Psychology Of Mind”。POM理论的核心理念是:
“你的想法决定你感受到的东西”。同样看一本书、听一堂课,同样参观一个展览、与一个人交谈,同样遇到一件事,如果你是正面的想法,你感受到的就是正面的东西。你是积极的心态,感受到的就是阳光的东西。如果你是负面的想法,你感受到的就是负面的东西。你是消极的心态,感受到的就是灰色的东西。一个定论:你的心态决定你学习到的东西。
学习型组织倡导“快乐学习”。《每日天才》作者彼得·克莱恩告诉我们:“铭记在心: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作为一个管理者、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是教给他们我们想交给他们的东西,还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学习他们想学的东西,哪个更加有效?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个“正态时间”的概念。伤害组织学习最大的是“负态时间”,如:憔虑、愤怒、妒忌、烦恼、痛苦、憎恨、埋怨、算计、孤寂、离群、消极、冷漠、凶恶、沉闷、专横、残暴、无聊等等。
学习的第一件事,想一想我今天“负态”吗?
什么是“正态”?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如:
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嘲剖析、自我反思、朝气蓬勃、 精神抖擞、不怕困难、笑对人生。
赞美别人、助人为乐、关爱别人、微笑待人等等。我们要注意每一个“第一时刻”:
走进办公室的第一时刻,给同事一个“正态”
接待客户的第一时刻,给客户一个 “正态”
上台演讲的第一时刻,给听众一个 “正态”
发言的第一时刻,给学习伙伴一个“正态”
回家的第一时刻,给家人一个“正态”

  第十个特征 学习能力的学习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全世界都在关注一本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醒我们:
面对今天“平的世界”,怎样才能成功?必须具备4种能力:
1、学会学习
2、CQ + PQ > IQ
好奇 激情商 智商
心商
3、与他人友好相处
4、开发右脑
请注意:第一条就是:“学会学习”
1993年联合国成立了由15名学者组成的“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中国参加的是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周南照博士,他们经过三年研究写成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明确指出:21世纪成功的“四个支柱”:
1、学会求知
2、学会做事
3、学会相处
4、学会生存
请注意:“四个支柱”中的第一条也是首先要学会学习。
向何处学习?
学者们提醒我们:我们一生中的知识和经验主要从哪里来?概率统计如下:
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学来的 占42%
从培训中学来的 占7%
从困境中学来的 占20%
受重要人物的影响学到的 占22%
其它 占9%

第十一个特征 三速学习

所谓“三速”:一是“常速学习”, 二是“快速学习”, 三是“慢速学习”。
“快速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慢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学习的特定要求。
关于快速学习,彼得·圣吉有句名言:“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未来时速》中,告诉我们: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现在是注重速度的年代。
人类又进入了创新高峰期,人类创新从低潮到高潮,再到低潮,再进入高潮,一个周期大约80年。前80年的高潮期是20世纪20年代,近80年的高潮期,有的专家认为是2005-2009年。
中科院院士王大珩告诉我们:现在平均每5分钟,科学界就有一项新发现;每3分钟,物理学界就会发现一种新的物质结构;每1分钟,化学界就能找出一个新的反应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式:
L(学习速度)≥C(变化速度),并指出:如果 L(学习速度)<C(变化速度)=D(死亡)。
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与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努力研究开发“快速学习”的工具与方法。如:
美国在研究开发“学习地图”,日本在研究开发“速听技术”,中国台湾在研究“右脑开发”。
美国研发的《学习地图》中,提出了21世纪的学习法则:“用一半的时间,学习两倍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学习方法。
日本研发的“速听技术”,出了一本书,每本书后面附了一个光盘,作者告诉你:只要每天听15分钟光盘中的内容,你的学习与思维反应速度能提高4-20倍。
关于“慢速学习”,《学习实验室》教材中有一个理念:“放慢了脚步,以便使前进的速度更快。”如:为了发现自己推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放慢速度运用 “推论阶梯”审视自己的推理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善心智模式的学习方法。

  第十二个特征 忘弃性学习

在研究学习的专业人员中,经常会谈到一个词:“Unlearning”,它的基本理念是:持续的忘掉过去没有用的知识。
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中挂着一幅字:“Forget it”,意思是:“忘掉它”,这个“它”指的是已经没有用旧观念、旧知识。比尔·盖茨还特别喜欢这个“Forget”,因为如果在这个词中间加个逗号,就会变为两个词:“For get”,这句英语就变成了“For get it”,意思是:“为了得到它”,其中的“它”指的是“新的成功”。比尔·盖茨用这幅字提醒自己和微软的员工,如果想持续辉煌的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会持续不断地忘掉已经过时的没有用的旧观念、旧思想、旧经验和旧知识。

  第十三个特征 预期性学习

著名未来学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的《学无止境——回答未来的挑战》指出:
环境、贫困等都是人类自身造成,思维方式有问题——撞击式思维——遇到问题再去解决——与人类的学习方法有关。
人类要从维持性学习方法向预期性学习方法转变。
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我们:
不仅要学习前人已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还要探索今天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更要研究明天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不仅要学会事件层面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在模式层面解决问题,更要学会在系统层面解决问题。
不仅要进行前人的成功案例的学习,更要重视未来的情景规划的学习。
不仅要学习前人讲了什么,还要学会挑战前人的论述。

不仅要向人类已知的领域进行继承性的学习,还要注意向未知的领域进行开创性的学习。

  第十四个特征 终身学习

1965年 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提出“终身教育”提案,后来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
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R·B·Hutchins)出版了《学习型社会》一书,从通才教育的观点说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使“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这些概念广为传播。
2001年5月15日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学习型社会”,这是江泽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后来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作为执政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社会”如何建成,必须把社会的各种组织 都建成 “学习型组织”,后来“终身教育”又演进为“终身学习”。以上这些理念,尤其是得到政治家和企
业家们的赞同和大力倡导之后,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个学习型社会一定是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习型组织一定是坚持“终身学习”的组织。

 
 
 
主办: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承办: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    中国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会   
   技术支持:天下应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