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彈撥樂器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9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和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絃樂器。
  根據樂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別,彈撥樂器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以七弦琴為代表,包括琴、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有一個長方形木箱做為琴身,張以琴弦,平放著彈奏。
  第二類以琵琶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樂器,裝有四根、三根或兩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彈撥,多放在腿上彈奏。
  第三類是揚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擊弦取音,約在明代由外國傳入。
彈撥樂器種類繁多,下面依次介紹目前國樂團中最常用的樂器:琵琶、柳琴和箏、阮、三弦。
  (一)琵琶
  最早「琵琶」是彈撥一類樂器的通稱。遠在西元前三世紀,中國就有常柄、皮面、圓形音箱的琵琶,名「弦」。漢代亦有木面十二柱的琵琶出現。約在西元三百五十年前後,通過印度傳到中國的一種琵琶,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叫「曲項琵琶」,這是現代琵琶的前身。它吸收了秦、漢琵琶的長處改造發展,並經後人不斷改進,由有相無品增加至四相十多品,民國後,採用十二音平均律,增至六相二十四品,音域擴大。
  演奏方法最初用木撥彈奏,唐代中葉改用手指,彈奏技巧經長期發展,日趨複雜,表現力益豐富。現今傳遍中國南北各地,除做為演奏、重奏、合奏等純樂器的形式出現外,在戲曲、曲藝、歌唱等伴奏樂隊中也廣泛地被應用,是我國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
  (二)柳琴
  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狀如小型琵琶,原為山東柳琴戲、安徽泗洲戲、浙江紹興亂彈等戲種的重要伴奏樂器,裝有兩根或三根琴弦,改革後加裝為四弦,音域寬廣、半音齊全、音色優美,被用作獨奏及國樂團中彈撥組的高音聲部。
  (三)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由秦代的「弦」發展而來,三弦的名稱最初見於明代文獻中。在民間說唱音樂中,如北方的「大鼓書」(亦稱說書)、南方的「清音」、「道情」等,三弦均為一種主要伴奏樂器,由於其聲音鏗鏘有力,在樂隊合奏中,常用來加強節奏效果。此外三弦也是一種極富特色的獨奏樂器。
  (四)阮
  阮在樂隊合奏中視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相傳晉時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此樂器,故又名「阮咸」。阮經改良後,縣有大、中、小,即低、中、高音阮之分。在民間戲曲及說唱樂中常見。在現代國樂團合奏中多參與伴奏。目前最常用的為中阮及大阮。
  (五)揚琴 
  擊絃樂器約在明代才由波斯一帶傳入中國。最初在廣東省沿海地區流行,以後逐步遍及全國。
  揚琴具有清脆的音色,寬廣的音域,又可同時奏出和音及快速琶音,再合奏中是一件極為重要的樂器,獨奏方面亦極有特色與表現。
  (六)箏
  箏是一種古老的樂器,早在戰國時期以前(西元前四七五到前二二一),已在秦國流行。它的流傳甚廣,從嶺南至內蒙,幾遍及全中國。尤以河南、山東、浙江、廣東、內蒙等地更被廣泛的採用而聞名。現經改良,由十三、十六弦不等而發展到二十一至二十五弦,性能大為提高,深受人們歡迎。被用作獨奏、重奏、合奏以及多種戲曲、曲藝和舞蹈等的伴奏。
上一篇文章: 吹管樂器
下一篇文章: 拉弦樂器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