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把握好新闻的平衡点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0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在办报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求编采人员在宏观报道中从微观入手,既高屋建瓴又笔触入微、既有全景又有局部、既要策划又要变化、既要有成熟风格还需一定创新等等,这些都是辩证法在新闻宣传中的运用。也就是说在新闻宣传的主题、采编、写作等各个环节不走极端,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要努力把握好“度”,把“度”和平衡点作为新闻的支撑点。
  
  主题要抓住要害、不走极端
  主题就是立意。立意不是愈大愈好,愈高愈好。大主题要小切口、深开掘。反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稿件,既要有统揽全局的文章,也少不了一家一户的具体变化。确定主题的关键是抓住要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抓住高层的同时,还要抓住职工群众。手中有了这“一高一低”,就是抓住了要害,就可以把权威性、指导性与群众性、可读性结合起来。把握全局并非一定要写全局,局部也能反映全局;写高层不一定高出一筹,写基层也并非没有大视野。主题有时还要做到“意在笔先”,即立意在操笔为文之前就应明确。但这不等于主观臆断,好的主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从这个角度讲,又是“意在笔后”。这一先一后不是次序问题,而是哲学问题、辩证法问题,它是对新闻主体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有了对主体的了然于胸,就能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作品。
  
  观点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众所周知,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对任何新闻事件的报道,观点都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吐哈石油报》曾刊登一篇题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报道,既着力反映油田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喜人变化,也坦率地讲出了一些基层领导和员工在观念上存在的死角。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写法,符合油田实际,改变了以往类似报道一好百好、非白即黑的写法,评价颇高。这两年,我们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时,绝不回避矛盾,反映矛盾,也给人以希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次工作检查中,我们对基层基础资料太多太滥现象做了深入调查,虽然组织了一篇批评报道,但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与人为善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愿望,收到了好的效果,上下都能接受,起到了推动工作的作用。
  
  度的把握要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新闻是少不了观点的。新疆一家企业报曾组织过一组菜价追踪系列报道,笔触虽在街头巷尾,但观点稳妥、内容扎实,篇篇牵动人心。对敏感问题的报道都要这样,说理就要有说服力,把有利因素说透,把不利因素说够。但对度的把握是一门学问,有的话宁可说得不足,也不要说得太满。这组报道中,有两句话现在看来是不妥的:“菜价涨了,职工家属普遍产生了恐涨症”、“菜价一涨,各种商品一哄而上”,这就有点绝对化。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有的商品并没有涨价,甚至降价的也有。再就是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对知名人物的评价,都要合情合理。一篇对劳模的报道,说他“公路修不完不理发、不洗澡”。试想,在新疆吐鲁番这样的地方,夏季每天都是40度以上的高温,一个不洗澡的劳模谁能忍受?还有一位劳模,家在农村,父亲去世,领导批了假他也不回家。又不是搞载人飞船,也不是试验原子弹,我们不能为突出精神而丢了人性。还有,对一些先进人物动辄就冠以“铁人”式的石油工人称号,这也是不妥的。“铁人”是中国石油战线的一面光辉旗帜,如果一般劳模都可以冠以“铁人”的头衔,那这两个字的价值就打了折扣。在分寸上过了头,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篇幅要长短结合、收放有度
  新闻报道有时要浓墨重彩,有时却需惜墨如金。在一年一度的形势任务教育宣传中,有一家企业报组织了一系列大块文章,从气势上讲超过往年,但长文章过于集中,领导提出了意见,读者也不买账。长文章不是绝对不能有,但大块头太集中就令人望文兴叹了。现在有一种误区,好像只有大块头文章才有分量,记者才算笔杆子;被宣传的单位也经常要求,“给我们来个大块头。”实际上,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优势。《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大块头,振聋发聩,廓清视听,在知识界、理论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而《人民日报》刊登的《九妹三回娘家》是一篇小通讯,立意深邃,收放有度,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带来的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也曾轰动全国新闻界,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扬。
  
  手法要变化得当、点染自如
  新闻报道不仅要以思想取胜,而且要以写作手法和文笔取胜。各种手法穿插得当,点染自如,就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强调叙述,不能少了形容和比拟;提倡白描,不能没有议论和抒情。通篇都是冷色调,就要选一两个地方加上亮色。有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稿件,题目叫《从牧场看变化》,基本上采取了白描的手法,毫无夸饰之词,因而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但看稿时觉得有点“平”,缺一点“亮色”,于是编辑在最后加了一段议论:“一项调查表明,牧区每年因旅游业污染的牧场,还在以8%的速度递增,超过了全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的污染甚至危及到了当地文物,区政府曾多次派环保部门进行查处。由此来看,这样的变化仅仅是个开始。”这段话,就是在一幅冷色调上添加了“亮色”。当然“亮”与“不亮”是辩证的,通篇都亮,其实就不亮了。新闻也讲究意象生动,斐然成章。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一是毛主席写的解放南阳的新闻,篇幅很短,文中却穿插了一段关于刘秀二十八星宿的历史故事,使严肃的军事报道趣味盎然;二是《人民日报》一篇关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述评,用了这样一个细节:“美国代理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女士穿着中式对襟丝缎上衣,而中方团长石广生则是标准的西装革履,当两人一起步入会场时,人们不禁为他们衣着上的‘中西反串’而会心一笑。”这两个细节看似闲笔,实际不闲,主要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文采不一定是华采,富丽堂皇反而害义。只要耐人回味,就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