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主持人的素质
著名演员李宝田曾说过,比到最后,就是比文化。笔者以为,演员如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亦如此。文化底蕴浅簿、历练素质单纯及缺乏生活的锻炼,表现出来的就是主持节目时可能会差错百出,有的还闹了笑话。
如,在某电视台看到一个女主持人对一个画家进行访谈。期间,主持人叫画家当场作画,画家挥毫泼墨时,主持人娇嘀嘀地问,这黑不拉几的画的是什么鸟呀?画家说是蝙蝠。主持人又嗲声嗲气地说,怎么画这种脏兮兮的动物呢?
在这儿,主持人显然不知道,人家画家画的竹子和蝙蝠,在民间传统上寓意是“祝福”,主持人缺乏的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
如果说主持人闹笑话尚可原谅的话,那么主持人导向出偏差可是个大问题,这方面也是有例子的。
如,一家广播电台的一档谈话秀节目中,主持人设置的问题是:“你心中最怀念的人”。热线电话打进来了。一个大学生讲述心中最怀念的人是她外婆。大学生说,她母亲告诉她,她外婆一生都很勤劳,很善良,但吃了很多苦,忍受了很多打击,最后却在贫病交加中死了。主持人就问大学生,她外婆是什么时候死的?大学生说是土改时死的。主持人又问大学生她外婆是什么成分?大学生回答是地主出身。主持人长叹一声:“唉!你别难过了,那是一个是非不分、浑浑噩噩的特殊时期,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对你的外婆表示同情。”
我们知道,土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必不可或缺的历史阶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儿,主持人从所谓人性角度来观察和贬低土改运动,是不合适的,或者在这方面他是由于缺乏了解而无知吧。
又如,1 9 9 4 年,中央出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5 0 条意见》,宏观调控政策是里面的第1 7 条。一家省级电台在做一个财经类节目时却否定宏观调控政策,说宏观调控是过去计划经济的手段,不能用。这个节目播出去了,让人感觉到明显是在和中央唱对台戏。不要说社会主义国家,就连美国这样的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国家调控的政策。在节目中全盘否定宏观调控政策,就造成了舆论上的误导。
出现以上情况,无非是主持人的相关文化知识积累少,有的对时事政治知识根本不学习,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主持人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播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更新、更难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多层次、多领域的,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观众欣赏的是那些有学识、有经验阅历和幽默的成熟型主持人,尤其是主持人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因为主持人每天面对的是一些五花八门的内容,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作支撑,只靠一张嘴巴来谈,即使谈的水平再高,有些观点还是要失真,要脱离实际的。一些事情需要主持人亲自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感受,有了这种感受,主持节目时才会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为此,笔者以为,主持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自己的培养、锻炼。
一是积累广博的知识。
主持人在自己节目中往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这些思想和观点的产生正是基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思想和观点就缺少深度。知识贫乏,人云亦云的节目主持人是难以在观众中树起威信的。
众所周知,倪萍曾主持过一段时间的《文化视点》栏目,当她主持有关相声、小品、流行歌曲等专题时,表现大方,谈话自如,可后来主持有关京剧等特定文化专题,采访对象多为具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学者时,观众明显可感觉到倪萍对节目的驾驭有些吃力。
正所谓:你有一桶水,才能洒出一杯水;有一杯水、顶多也就能洒出一匙水而已!
主持人虽然不是“万金油”,不是各方面的专家,但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科学等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应有所涉猎。如果主持人连自己话题的一些相关概念都搞不清,就很难与专业人才和现场的观众进行自如的探讨、切磋,主持的节目也不会有什么深度,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所以,主持人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具有驾驭节目的信心和能力,也才能在遇到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主持人应是“杂家”,同时又要对自己主持栏目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知识,饮知识琼浆灌溉自己的节目,才能使节目长盛不衰。
二要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
我国社会正处于变革阶段,从具体内容上看,政治体制正向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向迈进;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文化上已由一花独放向多主体、多层次的格式转化。这些变革,促进了社会不断繁荣和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但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人们困惑的问题,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变得更为复杂,还有企业破产、下岗、待业、腐败行为滋生,权力商品化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变革的必然产物,但毕竟伴随着变革过程而产生,主持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要解释、要回答,要引导正确的认识。
“现在的观众根本就不在意主持人长什么样,或穿什么,显然更注意主持人说什么、怎么说问题。正因为观众取向的变化,才允许像我这样的人出来。”央视《马斌读报》主持人马斌如此说,马斌认为,即使主持一个通俗的娱乐节目也可以有品位,有特质,他举凤凰卫视梁冬主持的《娱乐串串烧》为例:“同样是主持娱乐节目,他用新闻透视的眼光解读娱乐,其实娱乐也有深度。”,“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起码要经历过采和编,以及主持的个性化。国外有不少上了年龄的优秀主持人无一例外都是报人出身。主持人要是底气不足的话,没说两句就露怯,如今的观众可不是傻子!”
马斌说的不无道理,主持人发源地的美国,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大多是中年男女,显得成熟自信,有权威和性别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美国著名主持人的经历大致相同,中学时喜欢办报,写文章,大学毕业在地方媒体工作,数年后被大媒体看中。被知名电视台看中时,这些人的年纪已经不轻了。像美国三大名嘴丹·拉瑟、布罗考和詹宁斯都是中年才坐上晚间新闻主持人交椅的。美国C B S 的著名节目《6 0 分钟》从1 9 6 8 年创始以来,连续2 0 多年收视率稳居全美前十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一群老人办的节目。迈克·华莱士来中国采访****时8 4 岁。执行主编丹·休伊特从节目诞生之日起就在这里工作,他的目标是“死在办公桌上”。《6 0 分钟》栏目成员都有十几年以上新闻从业经验,都是非常出色的记者,经过镜头前的长期历练。
这些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做为主持人应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要有丰富的阅历,像成熟的记者一样能掌握社会跳动的脉博和趋势,掌握不同观众的审美意识内涵和审美感觉,“感觉到观众心脏的跳动”,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千千万万观众,面对各种不同问题时,成竹在胸,挥洒自如。
三要有很好的洞察力和思辩能力。
丰富的知识是做好一名主持人的基础,有丰富的阅历,并精于洞察,善于思辨,是做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保证。
主持人尤其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面对嘉宾或受众提出的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主持人有很多思考时间,这就对主持人的洞察能力和思辨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嘉宾或受众各自经历不同,情感不同,水平也不同,提出的问题或倾诉的内容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在倾听对方的话语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捕捉信息,并进行逻辑归纳和分析,提出有见地的意见或中肯的建议。没有这个过程,主持人所提供给受众的只能是混沌凌乱的现说法。主持人的思辨结果,应该是让人信服的真理,或是让人开心的微笑,或是让人审美的愉悦,或让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该怎么做。
央视一批名主持就很成熟。如,水均益,似乎是他的出现,才有了“记者型主持人”这个提法,他以一个记者眼光看世界、分析问题,在《国际观察》里有很好的体现,《高端访问》更让他如鱼得水。又如,白岩松,他对于新闻的分析,话语不多,却让人感到深刻,颇具学者的严谨;又如王小丫,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底蕴,加上做过记者和做多个栏目主持的经验,使她主持的《开心辞典》从容大方,智慧敏捷,观众的心常常被她牢牢地牵住。又如,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他即兴式幽默,将个性魅力发挥得沐漓尽致,深受各个不同层面的观众喜爱。
总之,主持人是一个媒体的代言人,他们往往代表着一个栏目,代表着一个频道,甚至可以说代表着媒体,主持人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睿智、情感过人,这些素质对一个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