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盛世玩古物,乱世收黄金”。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因收藏而产生的逸事:如某某家传一件古玩被外商以巨资收购,其家也一夜之间成为“巨富”云云。当时类似的传闻很多,听者表示羡慕、妒忌者大有人在。其实自古以来,古玩、名人字画就是官宦、富商和文人所看重的财富载体。至于富有天下的皇室、贵族,更是把其收藏作为炫耀,积累财富的手段。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古玩、名人字画之类收藏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民间收藏现在已经成为收藏界的主力军。据介绍,目前全国已有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和拍卖行200余家,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我省收藏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在全省各地市都有收藏品交易市场,仅在西安就有国家批准的大型市场三家,从事收藏行业者近万人。人们从事收藏,除了它们自身珍贵的艺术、历史意义之外,它们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
民间收藏品种类越来越多
收藏品是指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且能够反映一定历史层面的实物。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收藏品种类越来越多,从过去的古玩工艺品、名人字画收藏已经发展到现在火花、票证、奇石、连环画等,连神州飞船的一些实物都被爱好者收藏。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收藏品的种类达7400多种,老式家具、瓷器、字画、毛泽东像章、文革票证、打火机、邮票、纪念币、拴马桩都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在一些拍卖会上经常有藏品被拍出惊人高价,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也纷纷投入到这一前景看好的行业,这些企业和个人收藏的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品位之高令人瞠目,由收藏品众多而举办的民间博物馆也越来越多。有关专家指出,民间收藏有利于发掘、整理历史和文化资料。
民间收藏成为新的投资点
近年来,明清瓷器的升值幅度大约2至3年翻一番,尤其是明清民窑青花瓷,未来的增值空间很大,可望成为大众收藏的最佳投资对象。以明万历“兔子款”青花人物罐为例,1999年国内拍卖成交价在人民币2200元~3300元之间,但从古玩市场上看,可以远低于拍卖价的800元到1500元买到手。在古玩市场上,一幅三尺见方的山水画,卖到500万人民币;一件半米高的青铜器,卖到900万美元。而500万人民币,意味着一个月薪1万的高级白领从大学毕业干到退休,不吃不喝也换不来这张三尺见方的山水画。难怪业内人说:“粮油是一分利,百货是十分利,珠宝是百分利,古玩是千分利”。去年10月16日至25日在西安举办的第五届陕西民间收藏品交流会上,来自全国的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和民间收藏品客商、古玩商贩达三万人,一张文革时期的报纸被买到10元钱,市场上惟一一张批斗刘少奇会场的入场券也被一位藏友以80元的价格买走。据省收藏协会介绍,目前全省共有会员1885人,其中不乏有实力的收藏家。
民间收藏蕴涵巨大市场潜力
前不久北京市宣布,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的年交易额为11亿元,另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0亿元。这也只是面上的数字,真实的交易额远远大于此。在国外,人们非常重视收藏,有人通过投资收藏来筹集养老金。据统计,金融证券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而收藏艺术品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则是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收藏投资目前还不能算做一种成熟的投资方式。中国的投资者大都来自民间,虽然已经意识到收藏有投资价值,但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可喜的是,中国的收藏市场现在已经觉醒,投入这一领域的资本逐年增加。新颁布的文物法为收藏拍卖行业送来春风,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通过拍卖进行市场定价转让,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通过拍卖购买文物进行收藏。文物走向了市场流通,人们进行文物收藏、文物投资有了合法权利与法律保障。收藏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丰富,而以收藏品为对象的拍卖会愈来愈多,方便广大群众、单位进行收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