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一种新的旅游观
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带给人们的除物质享受外,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活的紧张。为了躲避喧嚣嘈杂的城市,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宁静的生活,松驰紧张的神经,人们纷纷涌向那些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良好,风景优美的地区,从而在70年代掀起了一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热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产生于八十年代。传统观光
旅游,亦即一般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快速的发展使旅游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旅游业并非无污染产业,它也会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副作用。例如,因旅游者过度集中使得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垃圾堆积,噪音、废气、水质污染,交通混杂,造成环境污染;旅游开发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冲击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这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作为对传统旅游的反思和矫正,首先由环境保护主义者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一经产生,立即得到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以致于成为八十年代后期一系列国际旅游会议的重要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和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从而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上佳的契机。使得生态旅游逐步发展成为时尚之旅和责任之旅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并在名目繁多的旅游形式中逐渐发展和壮大。作为一种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在观赏生态环境、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新型旅游。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是是一种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教育和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倡导爱护环境、促进保护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然而,现在生态旅游却存在着泛滥的趋势,甚至不少旅游经销商将“生态”二字做为其推销的广告词,用“生态旅游”幌子包装非生态旅游产品向旅游者推销;也有些人把生态旅游当作了生态消费旅游,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作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润。因此,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国内不少自然保护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十分热衷于发展所谓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大批游客,不惜乱砍乱伐保护区内的森林,大建宾馆、饭店和各类娱乐设施。此外,对旅游者既没游前教育,也无数量限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对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打击。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是与知识经济时代脉络吻合的,本应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但现在大多是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楼堂馆所、游乐设施的建设,极少对科研给予投入。事实上,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进行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和环境监测和评估。开展生态旅游,还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必须适当控制游客的数量并对游客进行一些游前教育。
尽管发展生态旅游有其弊端,但不能因噫废食,对生态旅游而论,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实践证明,比起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旅游应当是我国生态型旅游地应当积极选择的最佳发展策略。
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观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组分和发展的趋向。生态旅游将大大改变未来的旅游观念,并成为主导旅游活动形式之一。它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仅从旅游景观入手,通过发掘景观的吸引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的开发把环境纳入考虑因素之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只能被动参与。而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被鼓励参与旅游开发,提倡促进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协调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因此,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思想以及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观念。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活动方式的质朴性,生态旅游游客追求的是对天然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的感受和品味,因此,要求活动的方式贴近真实的“原汁原味”。旅游管理的生态化,旅游管理的生态化要求生态旅游项目的营造要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旅游管理的生态化还要求游客的行为符合生态规范。旅游内涵的科学性,对生态旅游经营者和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对生态旅游游客的学习和探索起引导作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发展以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生态旅游不仅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游客善待生态资源,还要提供帮助促使旅游地居民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资源。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足够的旅游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永续利用。
生态旅游应成为人生的一本教科书,它不是简单地走向一种文明或去品味另一种文明,也并非是游山玩水时象征性地贴几个时髦的标签,而是让旅游者在分享大自然之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生态环境,更多地了解人对自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自然界献出爱心。
生态旅游的要求
生态旅游既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那么它对旅游者、旅游开发经营者和旅游活动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游客而言:生态旅游要求游客出游动机带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带着对生态资源的欣赏、品味和探索的目的出游,要事先主动了解旅游地的天文地理知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知识;游客在旅游中的行为符合环保规范,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同时,旅游者对自身有高度的自我约束,不得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并通过旅游实践,提高道德修养。
对经营者的要求:生态旅游要求旅游活动组织者和导游有高度的环境责任心,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从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应当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还应对游客进行游前教育,使游客做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提倡聘用熟知该地区自然及文化的有责任心的导游员。
对旅游开发活动而言: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是要协调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开发活动必须贯彻如下原则:保护优先原则;科学管理原则;生态经营原则;法制监控原则。
对住宿设施的要求有: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并以方便简洁为宗旨,规模不应太大,不应追求豪华;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造成不良影响;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提供宣传服务,成为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窗口。
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为: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不同要求,减少或彻底限制机动交通工具,提倡畜力、人力、自然能(风力、漂流)交通工具或徒步旅行,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污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