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http://www.51xue.org.cn  2007/6/9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引言]: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内部审计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不到一百年时间,这门科学在二十世纪中叶得到稳步发展,在技术飞跃、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内部审计必将将随之发生变化。
  
  在电力企业现在面临的经济环境中,为经营领域经常发生的变化做出评价、分析、预测和准备,将使内部审计更加富有挑战性!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
  
  审计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无论中西方,都是先有政府审计(官厅审计),然后逐渐发展民间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设有专门的监督官审查财务收支,英国于1314年任命第一任国库审计长,法国于1320年就开始设立审计厅。我国官厅审计的起源可以溯及西周时期,当时政府设有“宰夫”。接下来,秦汉设“御史大夫”,隋唐设“比部”,宋代设“审计司”……,目前,我国设有国家审计暑,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审计风暴”仍在进行之中。
  
  十九世纪后期,美国铁路公司和德国的克如普(KRUPP)公司开始雇佣某种类型的内部审计人员。但现在学术界通常认为,1941年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在美国纽约成立,才标志着现代内部审计职业的诞生。
  
  建国以后,由于推行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一直到1983年8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该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在全国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接着各部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我国的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开始走上正轨。
  
  二、影响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重大事件
  
  笔者认为,影响(或正在影响)中外内部审计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主要有:
  
  1、西方现代内部审计
  
  1941年,维克多.布兰克(Victor Z.Brink)关于内部审计的首部著作《内部审计学》在美国出版。同年,来自不同行业的24人在纽约联合组织成立了内部审计师协会(IIA)。
  
  1974年美国著名的“水门事件”及其后来的系列非法政治献金案和海外贿赂案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商业公司因为辜负公众信赖而遭到广泛批评。受其影响,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外反贿赂法(FCPA),促使公司日益重视内部审计,同年4月,美国证券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证交所新的交易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
  
  1978年,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颁布了第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首次对“内部审计”的概念提出了严谨的定义。
  
  2001年12月2日,拥有资产达498亿美元,位列美国公司500强第七位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为该公司提高审计服务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Arthur Andersen LIP)最终因操纵会计报表和金融欺诈于2002年8月宣布退出审计行业。加上其后出现的世通公司财务丑闻,公司舞弊引起公众和国家管理层的关注,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了著名的《萨班斯-奥克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2002),明确规定规定公司高管要对公司财务信息负责,故意违反规定的将面临包括罚款至25年以下监禁的严厉处罚。尤为重要的是,该法案强化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求公众公司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且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须全部由独立董事担任,规定公司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样以联邦法的形式规定公司一个专门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开创了美国联邦立法史的先河。
  
  2、中国现代内部审计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在全国率先成立审计部,是新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国家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
  
  1989年12月,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1985年的规定。
  
  1995年7月,审计长郭振乾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1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1989年的规定。
  
  2003年3月,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 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几代内审人员艰苦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已拥有内审机构8万多个,从业人员30多万人。内部审计每年完成审计项目50万个左右,年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提高效益所创造的价值近1000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是各方共识。建国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电力企业在走过几十年充满荣耀的风雨历程以后,其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电力企业很早就建立了一套从上至下较为完备的内部审计体系,并一直在开展着富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的电力企业,其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不可避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实事求是的说,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着先天不足,它实际上是行政命令的产物,这也是我们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存在巨大差距的的根本原因。西方现代内部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方式变革及内部职能分解,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这也应该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而我国的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是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样才使我国内部审计得以诞生和发展,这与审计作为一种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是相悖的。
  
  基于上述因素,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目前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较为模糊
  
  我国内部审计在初期形成了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上的模糊认识,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这一情况在电力行业显得尤为突出。至今有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人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更谈不上履行现代内部审计的外延职能,应有的内向性服务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这样,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之越来越不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
  
  2、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电力企业现在已经拥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受所在单位和上级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即便是内部审计部门得到最高的独立性,仍然是企业的一个部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给、职位晋升、绩效考评、经费来源、办公支持均由所在企业控制,其独立性是极其有限的。电力内部审计在独立性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起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而且,电力企业现在这种“双向领导”模式,要求内部审计同时为两个利益格局不一致的经济主体服务,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域,使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适应。
  
  3、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够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关系相对特殊等原因,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形成“上审下”多,同级审少的特点。内部审计往往怀着对被审单位不信任的态度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又缺乏良好的沟通,非常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就有了“防火、防盗、防审计”的说法,审计人员在基层不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加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存在主观和客观上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4、审计范围相对狭窄
  
  直至现阶段,部分电力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存在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帐,与此同时,当前电力企业的审计人员大都具有财务工作背景,电力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很少触及电力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内部审计多属财务性质,使得内部审汁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内部审计工作界面单一,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咨询及服务的职能根本无从谈起。
  
  5、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看来,相当部分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作用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查错防弊”,以评价为主,所提交审计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对审计建议重视不够质量不高,而且审计报告过于专业化和程式化,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对报告使用者缺乏吸引力。而实践证明,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是否受到重视,所提建议能否付诸实施,直接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而公司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质量和编送艺术有很大关系。西方内审部门在编送审计报告时,很重视事实的准确性、清晰性、建议的可行性、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送的及时性,他们还很注重通过图表、照片、幻灯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来阐述情况,争取管理当局的重视和支持。
  
  6、审计技术相对落后
  
  在很长时间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手工查帐为主,凭审计人员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通过随意抽样进行,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审计工作的风险无法量化;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而我们的国外同行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发出了多种审计抽样方法和选样技术方法,大量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如ACL等等,并通过建立各种审计风险模型的方式,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不足是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而言,很多属于个别情况。笔者注意到,现在电力行业的一些先进企业,起内部审计无论从观念、职能和方法上,正在逐步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相信,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会及时作出调整,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电力行业特点的内审之路。
  
  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之我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电力行业必将在多方面与国际环境接轨。很显然,电力企业需要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能寻求各种解决之道来促进公司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将如何发展,是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发表个人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浅见,争取广大同行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1、逐步改变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
  
  笔者认为这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根本之道。
  
  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其审计结果将大打折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电力企业应当逐步改变目前双重领导模式,逐步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派出制,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跨国公司如福特、百事可乐、波音等,不仅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还设立了副总裁级的总审计师(General Auditor)或首席审计官(Chief Audit Executive)专门领导内审工作。中国电力企业作为世界级大型现代企业,不妨借鉴和吸收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
  
  “所有成功的组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好他们自己”,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的要素,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经济领域作弊方法更加隐蔽,加上内部审计信息不对称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审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中审计环境,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和出色的沟通技巧。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审计人员长时间处在被误解或不顺心状态下工作,感觉到开展审计工作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困难,这对于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不利,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把审计人才的合理配备和素质提高作为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必要条件,给予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规划和顺畅的成材通道,吸引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精英到审汁部门来。展望未来,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既具有会计审计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能熟练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具有改善良好沟通能力、管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内部审计的工作将更加关注向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
  
  任何企业无法回避的的市场风险和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使得内部审计将会越来越多的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营销环节审计,对浪费和无效率的关注将和对舞弊的关注平分秋色。当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加以识别和控制,迫切需要内部审计将工作领域进行拓展来服务与于企业的中心目标。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并寻求控制风险的途径,其核心是将预期的未来事项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发生概率或最低限度。现代审计实践也表明,现代内部审计的重点是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并且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内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趋向。
  
  4、结合电力行业特点,拓展审计工作范围
  
  电力企业是国有基础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内部审计要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就应当结合电力生产经营流程和行业管理特性,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扩展到电费回收、线损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内控评价、结构测试和评估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重要作用,使内部审计工作充满活力。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企业必将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变化,企业管理层要求提供更加富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内部审计服务,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希望优化审计职能以巩固和提高其组织地位,在这两个动因的共同作用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界面必将随着企业管理中心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全球经济相互渗透的今天,电力企业与其他所有企业一样面临着越来越直接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紧紧围绕企业经营风险的甄别评估、控制和防范开展审计工作,使审计资源在公司经营层面得到更为一致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内部审计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效果。
  
  5、采用更先进和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现代审计学认为,内部审计在保持一定的正当怀疑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和职业判断来进行工作,它在整个公司使命中与其他管理要素合作和共存。
  
  如前所述,电力企业属于专业性很强,管理上有显著特点的组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与其相匹配。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情况较熟悉、取证叫方便的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对组织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分析和评估、预测。采用动态的审计方式,及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未来的发展方向,向企业管理层提出解决或防范问题再次发生的建议,或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以帮助改善风险管理,促进提高企业效益。
  
  另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的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电力企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我们的审计同行们需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当然这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微软公司使用问题管理器用来解决审计跟进程序的问题,每季度跟踪数据库,并与审计按期接口,按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当问题解决之后,文件存档而且可以随时查询。该工具不但在公司内传播了知识,而且问题可以较快地解决。管理人员可以在上面回答问题,查询进展,对问题建立优先级,推进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讨论。由于问题管理器嵌入到公司的邮件系统中,所以审计员可以提醒某些人注意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已经在审计方法创新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尝试,有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信电力企业的审计同行将继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利用更科学更先进的审计手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适应经济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及经济体制等环境变化而发展的。时至今日,内部审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构都十分健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