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调查运行机制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国土资源综合调查,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必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这一机制,首先要区分投资者、业主和项目承担单位的不同身份,明确各自的任务。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大调查的规划、计划和成果验收;地调局则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地勘队伍主要通过项目联系承担任务。其次要强化立项工作,增加立项的透明度,使项目立项体现科学性、广泛性和民主性。第三,要广泛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委托承包、招标承包和公开承包等多种方式选择项目承担单位,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第四,项目成果要采用先进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开放,实现社会共享。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主要应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使项目决策、管理及作业层分离,理顺各级管理机构及甲乙方的关系。围绕项目立项、项目管理机构的事权划分、预算管理、项目发包管理、合同管理、日常质量管理、资金的审计管理、项目的验收与后评价等环节展开。
(三)国土资源大调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抓好年度地质调查项目可行性论证,严把立项关
首先由国土资源部和地调局制定计划年度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项目指南,下发到项目承担单位,由项目承担单位上报地质调查项目计划建议。在一下一上的基础上由地调局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年度地调计划草案(包括主要项目),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执行。这里关键要抓好4个环节,一是抓好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的衔接,对一些大型的、重要的项目,要实行滚动计划;二是抓好地质调查任务和所需地质调查经费的平衡,精心测算,动态平衡,留有余地;三是要抓好重点和一般结合,每年既要照顾面上的工作要求,又要突出几个重点,特别是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四是搞好年度计划的批复和执行工作。
2.抓好招标、投标和委托承包、优选作业单位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在生产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就是地质勘查是一种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地质调查项目的运作非常有利。(1)对于凡是能够招标的项目都要实行招标,它体现了公平的竞争,防止徇私舞弊。为此,要制定招标、投标的办法或实施细则,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操作。(2)根据地质工作特点,实行定向委托承包的办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它可以通过长期的合同相对固定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建立一支人员素质高、设备精良的专业地质调查队伍。(3)无论是招标、投标或委托承包,都可以对承包单位提出限制条件、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的资格,把好参与投标和接受委托单位的基本条件关,在此基础上优选承包单位。
3.建立和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公平定价
一般说政府对工程招标及投标报价的计算,都是采用预算定额为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供”“需”双方的共识。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经过分解,也可以运用预算定额进行定价。
加强预算管理是建立新项目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地质调查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强化经济核算、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需要,是强化地质调查专项资金和经费管理的需要。地质调查预算定额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是核定项目经费、签订经济合同、拨付项目经费、检查经费使用、项目结算、决算及审计的重要依据。
制定和运用预算定额的基本原则是:“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即,项目施工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实物量,由地质调查局按社会生产水平平均必要消耗量用定额加以限定;对于价,按其所具有的动态属性,运用“动态”的手段加以合理的标定;而对于费率则提供基本反映市场情况的参考值。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量”、“价”分离,即实现发包部门管量,动态定价,从而明确发包者和生产者两个利益主体的职责和权益。换言之,也就是发包单位依据定额限定的各种消耗量,确定合理的标底,允许报价在一定的限度内浮动,承包者则根据本单位的技术经济条件,结合市场行情和竞争需要,确定价格。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价,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在一般情况下,低于或高于底价一定幅度,均应做为废标处理。
4.抓好项目执行中的监控,把好项目施工关
监理是国际工程施工通行的做法,能够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提高投资效益,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也必须运用这种办法。搞监理,关键是要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监理队伍。根据地质调查的情况,监理队伍的产生不宜采取用经费养专业队伍的做法,而应由中国地调局聘用一批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从事这项工作,基本情况输入微机管理,有项目,就近聘用。监理人员主要保证施工队伍严格按设计进行工作,违反者有权要求返工,设计重大变化,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要实行质量否决一票制。
5.制定新的验收标准,严把验收关
地质工作以往的工作规范、验收标准,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不少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必须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修订。制定新的验收标准,要充分考虑地质调查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体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反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新的验收办法,要明确验收的程序、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建立起权责对应的验收制度。资料要在汇交的基础上进行验收。要建立项目评级标准,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三级项目资料不能验收,必须令其补充工作;同时,也要建立起地质勘查工作的激励机制,项目质量差,要相应扣减预算,多次不合格者要取消其承包资格。项目质量好,则要相应追加预算,体现奖优罚劣。
五、深化商业性地质工作改革的设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地质工作改革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必须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一个大型地质勘查矿业投资公司、大量小型地质勘探公司和地质技术劳务公司为宜。大型地质勘查矿业投资公司逐步变成资本经营公司,进行商业性地质工作运作。(2)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争取国家、地方、企业、外商、个人对地质工作的投入,特别是要争取股份上市,积极利用社会资金;(3)必须形成商业性地质工作运作的新机制,实现地勘经费的拨改投。对此,建议:
(一)建立地质矿产投资公司
在原有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结构调整中,利用自己掌握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矿业,是求生存、求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可以说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谁现在掌握了矿产资源或具有突出的找矿技能,谁就是中国矿业的主宰。因为那时,现有的矿山大部分已采完,进一步开发,全靠新找的或现在掌握矿源的单位。而地矿部门有些地勘单位就具备这个条件。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拨地勘费只承担公益、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的经费;商业性地质勘查经费是谁受益,谁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地质勘查工作,就成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关键。
建立地质矿产投资公司的途径很多,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矿业公司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加大对地质勘查的投入力度,或在矿区外围找矿,或开辟新区,寻找新的资源基地;此外,社会上很多其他类型的公司或私营企业,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必然要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也会向矿业渗透,关键是要改善矿业的投资环境,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办法,只要是国家投资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都必须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资料,以便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要加大矿业秩序整顿力度,严格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地勘行业而言,多数地勘单位将成为地质勘查作业施工单位,他们是地质矿产投资公司的打工者,只有少数有矿产开发远景的地勘单位经过扶持,有望成为地质矿产投资公司。
然而面对着许多都有找矿远景的地勘单位,究竟把开矿扶持金拨给谁,却是一个比较难办的事情。第一,如果按照传统的办法分配,没有一种机制约束分配者,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分配正确(有效益)和分配不正确(没有效益),同分配单位、分配者没有利害关系。第二,开矿扶持金毕竟是“僧多粥少”,难以集中资金保证重点。鉴于上述情况,省市区地勘局对开矿扶持金实行企业机制运作。办法是成立专门经营这部分资金的地质矿产投资公司。对上,它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对下,它实行优化配置,发现哪一个地质成果好,哪一个自然丰度和地理位置有竞争力的项目,就投向哪一个。它追求的是投资回报率,是投资的偿还期。这就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积极争取股份上市,广泛利用社会资金
资金是现代矿业经济得以运行血液。在西方国家,矿业当其生产脱离手工采掘阶段,需要开发和利用新兴科学技术时,与金融业联姻,建立有效的矿业资金市场,就成为继续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题之一。在世界矿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基本上已经现出了统一的全球矿业资金大市场。国际矿业资本流通已凌驾于矿产品市场之上,成为世界矿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我国目前有20多家矿业公司已经上市,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的招股项目除了矿业开发的采、选、冶项目以外,也有一部分勘查、开发一体化项目。因此,我们想要在短期内筹集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项目,必须把目前已经形成的达到规模开发阶段的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企业规范化改制成矿业公司,再组织股份制上市,然后通过上市公司,利用筹集的资金开展勘查开发一体化项目,以实现矿产勘查的间接资本市场。
在这方面,中矿总公司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8年初,为实现中矿总公司资本的扩张和跨跃式发展,中矿总公司利用部新注入资本金的有利条件,先后收购了山东招远集团公司罗山金矿、广西河池有色金属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在系统内进行了资产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包装上市组建了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筹)。仅通过系统内部部分存量资产(1.9亿元)启动和控股了15亿元左右的社会资产,预计可筹储资金5亿元以上。目前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筹)的预审材料已上报国家证监会,等待审批。
(三)改革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运作机制
再投入勘查项目
地质矿业总公司
(列项目选取项目)
与省、队联营勘查开发项目
地矿部门
施工
取得成果
占有资源富集区
获勘查开发权
矿业权
评估、增值、作价
资本市场
矿业公司
分享收益
收回投资
增加资本积累
上市募集社会资金
进入
(转换)
股份制企业
股份
货币
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运行示意图
参考文献:
1.寿嘉华
2.对我国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王希凯
3.在西安矿业开发会议上的讲话 叶绿章
4.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宣传提纲 国土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