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生产的波动及其特征、成因及其对策
http://www.51xue.org.cn 2007/6/14 源自:互联网 【字体:
】
棉花是产业链较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中国棉花生产不仅是全国200多个基地县财政及产区1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和流通领域成千上万员工的收入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特征是产量波动剧烈,主产区变迁显著。上世纪80年代初,冀、鲁、豫三省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不但造成了全国棉花生产的严重“过剩”,并促使一大批中小型纺纱厂的建立,导致了全国棉花结构性的需大于供;1992~1995年,虽然南方棉区较为稳定,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冀、鲁、豫三省的棉花生产连续出现较大滑坡,造成全国棉花严重短缺,影响了纺织业发展。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棉花生产波动、区位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迁移的理论解释和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的实证经验均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及特征
中国植棉历史悠久,自宋末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棉花生产整体发展迅速,但是,受气候、病虫害、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棉花生产的年际波动始终较为剧烈。以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为例,中国棉花单产从443公斤/公顷增长到近年约1130公斤/公顷,年均递增约为3.34%;总产从1978年217万吨增长到近年约600万吨,年均约增长3.7%(卢锋,2006),生产的整体发展态势非常明显。但是,期间生产的年际间波动非常显著,其中,生产较快增长的时期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村改革初期,从1978年217万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626万吨;二是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量下降徘徊后,1989~1991年成为第二个较快增长时期,产量从378万吨上升到567万吨;最近几年则形成第三个快速增长期,产量从1999年383万吨增长到2004年632万吨的历史记录,2005年和2006年保持在600万吨上下较高水平。
波动剧烈是中国棉花生产最突出的特征,回顾建国50多年来棉花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发展历程,发现制度、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均会显著影响到棉花的生产。
(1)1950~1955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1952年的皮棉产量高达130.4万吨,比1949年增加86万吨,增长1.9倍。这一时期棉花生产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因素,党和政府从改革土地制度入手,通过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疏导供销、推广技术、奖励丰产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55~1962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剧烈的时期。1958年中国棉花总产量曾达到196.9万吨,但是,1962年下降到75万吨,仅为1958年的38%。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除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外,1958年起各地刮起的“浮夸风”和“共产风”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3)1962~1978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62年~1965年,中国棉花生产迅速增长到209.8万吨,但是,接下来“文化大革命”的10年,受政策及宏观政治环境影响,棉花生产发展缓慢,年产量始终维持在200~250万吨水平,单产也基本没有提高。
(4)1978~1989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在波动中快速发展。其中,1978~1984年的棉花总产量由216.7万吨增加到625.8万吨,增幅达42.2%,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国家调低了棉花收购价格,棉农种植收益明显下降,所以1985~1989年的棉花生产徘徊不前。这一期间棉花生产的波动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期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棉农生产积极性,而期末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又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棉农种植积极性。
(5)1989~1999年期间,棉花生产又进入徘徊时期。1990~1992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持续增长,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冀、鲁、豫棉区棉铃虫害频繁发生,导致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棉花生产的增长势头被遏制。不过由于国家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并多次提高了收购价格,所以棉花生产总量下降的幅度不大。所以这一时间棉花生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在于棉铃虫害的发生及粮棉种植比较收益的变化。
(6)2000~2005年期间,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拉动,中国棉花生产又开始恢复性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569万公顷,产量达到6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1%,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范围推广,使得冀、鲁、豫等棉花主产区的病虫害得到控制、农户种植风险大幅下降,种棉积极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新疆棉区种植面积扩大的势头也得以继续。所以科技进步和政策优惠是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扩张的主要原因。
2 中国棉花主产区的变迁及特征
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上世纪40年代曾把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及至到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五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种植布局出现了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1)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湖南和江苏4个棉花种植大省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萎缩,其中湖北省棉田减少最多;(2)黄河流域的鲁、冀、豫三省的棉花面积增长很快,其中山东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增长最为迅速;(3)此外,西北内陆的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也开始增长。
进入90年代后,中国棉花种植空间布局又出现了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如表1所示),棉花种植重心由黄淮流域、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向西北内陆新疆迁移:(1)山东和河北两省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同时南方的江苏、湖北、四川等省和黄河流域的陕西棉田继续萎缩,其中山东和河北两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最多;(2)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这是这一时期中国棉花种植布局最显著的变化特征。按照2004年统计,中国棉田面积超过40万公顷的省份有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北和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湖南和山西,在5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天津、陕西、甘肃和江西,这些主要产棉省均集中在中国目前的三大棉区(见表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种植布局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农业技术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山东、河北两省棉花的单产水平,使它们的粮棉单产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提高了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这是这一时期上述地区棉田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使得湖北等南方省区的粮食单产水平迅速提高,而棉花单产变化不明显,造成粮棉的单产比值提高,从而降低了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影响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导致该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出现萎缩。而90年代棉花种植布局变化的原因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山东和河北等地区推广了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运用在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棉花的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了这些地区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调动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棉花新品种的引进以及地膜覆盖技术、“矮、密、早”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新疆棉花的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调动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促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
3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的成因分析
3.1 自然条件
3.1.1 土壤条件影响。与粮食等其它作物不同,棉花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可以在土壤盐碱度较高的地区很好生长。历史上,河北黑龙港流域、山东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滨海地区等土壤中盐碱度较重的地区,虽然粮食单产较低,但是植棉效益很好,棉花生产规模较大,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土壤改良后,这些地区盐碱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壤盐碱度持续降低,粮食单产迅速提高,棉花的比较效益降低,棉花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3.1.2 气候条件影响。光、热、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棉花的单产和品质,进而影响到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河流域气候出现光照不足、积温亏缺的变化,石家庄、济南和郑州5~8月的日活动积温与多年平均积温相比,分别低0.1℃、0.8℃和1.2℃,低温导致棉花特别是麦套棉的晚发、晚熟、低产,这段时间黄河流域冀、鲁、豫三省的棉田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少。
3.1.3 病虫害影响。棉铃虫、棉花病害的爆发会使棉花种植收益发生变化,对其生产和布局就会有显著影响。例如,棉铃虫危害较重的1992年,河北省和山东省统计的平均产量分别只有346.9公斤/公顷和454.6公斤/公顷,经济效益很低甚至为负效益,很多农户开始选择种植其他作物。
3.2 经济条件
棉花生产既是周期性长、风险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作为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对市场变动极为敏感。棉花区域布局随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特征表现为:在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地区,棉花生产发展会受到限制;而在粮食充足、经济发达或其它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更高的地区,其生产也会受到排斥。所以棉花主产区的变迁一般是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由水分充足地区向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转移,在棉花生产比较效益高于其它产业或种植业时得到发展,低时则萎缩。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很多原来的产棉区棉花种植有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棉花种植收益发生了变化。以山东为例,90年代后,蔬菜、水果商品化生产开始兴起,由于其比较收益远高于棉花种植、而风险还更小,所以当地棉花生产受到极大冲击。1989~1999年的10年中,山东省的棉田面积一度从132.33万公顷下降到35.84万公顷,减少了96.49万公顷;而同期蔬菜面积从39.09万公顷增加到147.74万公顷,扩大了108.65万公顷。此外,棉花价格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劳动成本增加和粮棉比较效益的变化,也会影响棉花的生产布局。
3.3 技术条件
技术进步会影响棉花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种植的比较效益,所以也是引起棉花生产区域变化的原因。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棉花栽培技术及理论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麦棉两熟栽培技术和抗枯萎病育种技术等技术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在促进中国棉花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河北两省的农业技术进步、新品种推广以及栽培新技术对棉花增产贡献显著,1984年两省棉花单产水平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2.27倍和3.75倍,单产的增加提高了棉花生产相对粮食的比较收益,所以农户棉花种植积极性较高,两省棉花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度增加态势;与河北、山东两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湖北等长江流域棉区,水稻和小麦的优良品种不断出现,而棉花种植由于抗病虫害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下滑,农民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开始迅速减少。
3.4 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及其变化对棉花生产布局也有重要影响。1985年以来,中国棉花购销体制的几次变革都直接对棉花生产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1984~1985年,国家棉花政策的调整严重影响了山东、河北等北方棉区棉农经济利益,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2)1991~1995年,国家多次连续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并加强了棉花生产的行政干预力度,促进了南方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同时使冀、鲁、豫三省棉田面积萎缩的势头得到遏制;(3)1996~2000年,国家采取的限制棉花发展的政策,导致除新疆外的各主要产棉省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4)2001年以来,国家继续拓宽棉花收购渠道,棉农种植积极性得到鼓励,中国棉花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此外,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新疆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与国家积极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疆棉花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国家从棉花定价政策、调运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新疆充分支持,使其棉花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新疆棉花生产的积极性,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4 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主产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强化科研单位与棉种生产企业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的强强联合,充分聚合种质资源、科技资源和研究力量,共同研究、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棉花品种;(2)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强化品种管理。通过开展棉花品种普查,筛选出高产优质、各项品质指标协调的棉花优质品种,并确定主栽品种、接班品种和储备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抗逆性和色泽;(3)实行严格的商品种子质量安全认证制度,确保生产用种质量,结合三大主产棉区的不同特点,建立统一规划、定点生产、分片供种的原种、良种的棉种生产体系;(4)要加强品种管理,严格棉花品种审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不得推广经营,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棉种乱引、乱繁、乱推、乱调现象,提高原棉的一致性和整齐度。
第二,建立主产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投入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加大棉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在重点发展的产棉基地县、市,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建立棉花发展专项资金;(2)增加棉花生产的服务性支出。加大对棉农技术培训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的投入,定期发布棉花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有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指导棉农合理安排棉花生产;(3)建立棉花新技术推广和良种补贴制度。鼓励棉农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以适应纺织业的需求;(4)由财政出资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目的是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提高棉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
第三,加快主产区棉花生产产业化经营进程。具体内容包括:(1)政府把棉纺织企业、棉花加工企业和良种棉加工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扶持范畴,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基地建设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惠;(2)建立棉花行业协会和棉农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素质和棉花生产科技水平;(3)建立棉花生产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发展风险基金,以丰补歉;二是健全棉花保险体系,保证棉农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的基本收益;三是建立棉花进口监测与损害预警系统,缓解进口棉花对国内生产的冲击。
1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及特征
中国植棉历史悠久,自宋末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棉花生产整体发展迅速,但是,受气候、病虫害、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棉花生产的年际波动始终较为剧烈。以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为例,中国棉花单产从443公斤/公顷增长到近年约1130公斤/公顷,年均递增约为3.34%;总产从1978年217万吨增长到近年约600万吨,年均约增长3.7%(卢锋,2006),生产的整体发展态势非常明显。但是,期间生产的年际间波动非常显著,其中,生产较快增长的时期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村改革初期,从1978年217万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626万吨;二是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量下降徘徊后,1989~1991年成为第二个较快增长时期,产量从378万吨上升到567万吨;最近几年则形成第三个快速增长期,产量从1999年383万吨增长到2004年632万吨的历史记录,2005年和2006年保持在600万吨上下较高水平。
波动剧烈是中国棉花生产最突出的特征,回顾建国50多年来棉花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发展历程,发现制度、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均会显著影响到棉花的生产。
(1)1950~1955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1952年的皮棉产量高达130.4万吨,比1949年增加86万吨,增长1.9倍。这一时期棉花生产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因素,党和政府从改革土地制度入手,通过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疏导供销、推广技术、奖励丰产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55~1962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剧烈的时期。1958年中国棉花总产量曾达到196.9万吨,但是,1962年下降到75万吨,仅为1958年的38%。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除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外,1958年起各地刮起的“浮夸风”和“共产风”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3)1962~1978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62年~1965年,中国棉花生产迅速增长到209.8万吨,但是,接下来“文化大革命”的10年,受政策及宏观政治环境影响,棉花生产发展缓慢,年产量始终维持在200~250万吨水平,单产也基本没有提高。
(4)1978~1989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在波动中快速发展。其中,1978~1984年的棉花总产量由216.7万吨增加到625.8万吨,增幅达42.2%,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国家调低了棉花收购价格,棉农种植收益明显下降,所以1985~1989年的棉花生产徘徊不前。这一期间棉花生产的波动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期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棉农生产积极性,而期末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又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棉农种植积极性。
(5)1989~1999年期间,棉花生产又进入徘徊时期。1990~1992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持续增长,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冀、鲁、豫棉区棉铃虫害频繁发生,导致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棉花生产的增长势头被遏制。不过由于国家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并多次提高了收购价格,所以棉花生产总量下降的幅度不大。所以这一时间棉花生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在于棉铃虫害的发生及粮棉种植比较收益的变化。
(6)2000~2005年期间,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拉动,中国棉花生产又开始恢复性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569万公顷,产量达到6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1%,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范围推广,使得冀、鲁、豫等棉花主产区的病虫害得到控制、农户种植风险大幅下降,种棉积极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新疆棉区种植面积扩大的势头也得以继续。所以科技进步和政策优惠是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扩张的主要原因。
2 中国棉花主产区的变迁及特征
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上世纪40年代曾把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及至到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五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种植布局出现了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1)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湖南和江苏4个棉花种植大省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萎缩,其中湖北省棉田减少最多;(2)黄河流域的鲁、冀、豫三省的棉花面积增长很快,其中山东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增长最为迅速;(3)此外,西北内陆的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也开始增长。
进入90年代后,中国棉花种植空间布局又出现了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如表1所示),棉花种植重心由黄淮流域、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向西北内陆新疆迁移:(1)山东和河北两省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同时南方的江苏、湖北、四川等省和黄河流域的陕西棉田继续萎缩,其中山东和河北两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最多;(2)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这是这一时期中国棉花种植布局最显著的变化特征。按照2004年统计,中国棉田面积超过40万公顷的省份有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北和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湖南和山西,在5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天津、陕西、甘肃和江西,这些主要产棉省均集中在中国目前的三大棉区(见表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种植布局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农业技术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山东、河北两省棉花的单产水平,使它们的粮棉单产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提高了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这是这一时期上述地区棉田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使得湖北等南方省区的粮食单产水平迅速提高,而棉花单产变化不明显,造成粮棉的单产比值提高,从而降低了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影响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导致该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出现萎缩。而90年代棉花种植布局变化的原因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山东和河北等地区推广了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运用在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棉花的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了这些地区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调动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棉花新品种的引进以及地膜覆盖技术、“矮、密、早”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新疆棉花的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调动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促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
3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的成因分析
3.1 自然条件
3.1.1 土壤条件影响。与粮食等其它作物不同,棉花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可以在土壤盐碱度较高的地区很好生长。历史上,河北黑龙港流域、山东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滨海地区等土壤中盐碱度较重的地区,虽然粮食单产较低,但是植棉效益很好,棉花生产规模较大,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土壤改良后,这些地区盐碱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壤盐碱度持续降低,粮食单产迅速提高,棉花的比较效益降低,棉花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3.1.2 气候条件影响。光、热、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棉花的单产和品质,进而影响到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河流域气候出现光照不足、积温亏缺的变化,石家庄、济南和郑州5~8月的日活动积温与多年平均积温相比,分别低0.1℃、0.8℃和1.2℃,低温导致棉花特别是麦套棉的晚发、晚熟、低产,这段时间黄河流域冀、鲁、豫三省的棉田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少。
3.1.3 病虫害影响。棉铃虫、棉花病害的爆发会使棉花种植收益发生变化,对其生产和布局就会有显著影响。例如,棉铃虫危害较重的1992年,河北省和山东省统计的平均产量分别只有346.9公斤/公顷和454.6公斤/公顷,经济效益很低甚至为负效益,很多农户开始选择种植其他作物。
3.2 经济条件
棉花生产既是周期性长、风险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作为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对市场变动极为敏感。棉花区域布局随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特征表现为:在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地区,棉花生产发展会受到限制;而在粮食充足、经济发达或其它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更高的地区,其生产也会受到排斥。所以棉花主产区的变迁一般是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由水分充足地区向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转移,在棉花生产比较效益高于其它产业或种植业时得到发展,低时则萎缩。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很多原来的产棉区棉花种植有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棉花种植收益发生了变化。以山东为例,90年代后,蔬菜、水果商品化生产开始兴起,由于其比较收益远高于棉花种植、而风险还更小,所以当地棉花生产受到极大冲击。1989~1999年的10年中,山东省的棉田面积一度从132.33万公顷下降到35.84万公顷,减少了96.49万公顷;而同期蔬菜面积从39.09万公顷增加到147.74万公顷,扩大了108.65万公顷。此外,棉花价格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劳动成本增加和粮棉比较效益的变化,也会影响棉花的生产布局。
3.3 技术条件
技术进步会影响棉花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种植的比较效益,所以也是引起棉花生产区域变化的原因。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棉花栽培技术及理论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麦棉两熟栽培技术和抗枯萎病育种技术等技术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在促进中国棉花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河北两省的农业技术进步、新品种推广以及栽培新技术对棉花增产贡献显著,1984年两省棉花单产水平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2.27倍和3.75倍,单产的增加提高了棉花生产相对粮食的比较收益,所以农户棉花种植积极性较高,两省棉花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度增加态势;与河北、山东两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湖北等长江流域棉区,水稻和小麦的优良品种不断出现,而棉花种植由于抗病虫害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下滑,农民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开始迅速减少。
3.4 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及其变化对棉花生产布局也有重要影响。1985年以来,中国棉花购销体制的几次变革都直接对棉花生产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1984~1985年,国家棉花政策的调整严重影响了山东、河北等北方棉区棉农经济利益,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2)1991~1995年,国家多次连续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并加强了棉花生产的行政干预力度,促进了南方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同时使冀、鲁、豫三省棉田面积萎缩的势头得到遏制;(3)1996~2000年,国家采取的限制棉花发展的政策,导致除新疆外的各主要产棉省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4)2001年以来,国家继续拓宽棉花收购渠道,棉农种植积极性得到鼓励,中国棉花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此外,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新疆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与国家积极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疆棉花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国家从棉花定价政策、调运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新疆充分支持,使其棉花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新疆棉花生产的积极性,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4 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主产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强化科研单位与棉种生产企业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的强强联合,充分聚合种质资源、科技资源和研究力量,共同研究、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棉花品种;(2)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强化品种管理。通过开展棉花品种普查,筛选出高产优质、各项品质指标协调的棉花优质品种,并确定主栽品种、接班品种和储备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抗逆性和色泽;(3)实行严格的商品种子质量安全认证制度,确保生产用种质量,结合三大主产棉区的不同特点,建立统一规划、定点生产、分片供种的原种、良种的棉种生产体系;(4)要加强品种管理,严格棉花品种审定,未经审定的品种不得推广经营,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棉种乱引、乱繁、乱推、乱调现象,提高原棉的一致性和整齐度。
第二,建立主产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投入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加大棉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在重点发展的产棉基地县、市,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建立棉花发展专项资金;(2)增加棉花生产的服务性支出。加大对棉农技术培训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的投入,定期发布棉花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有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指导棉农合理安排棉花生产;(3)建立棉花新技术推广和良种补贴制度。鼓励棉农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以适应纺织业的需求;(4)由财政出资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目的是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提高棉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
第三,加快主产区棉花生产产业化经营进程。具体内容包括:(1)政府把棉纺织企业、棉花加工企业和良种棉加工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扶持范畴,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基地建设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惠;(2)建立棉花行业协会和棉农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素质和棉花生产科技水平;(3)建立棉花生产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发展风险基金,以丰补歉;二是健全棉花保险体系,保证棉农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的基本收益;三是建立棉花进口监测与损害预警系统,缓解进口棉花对国内生产的冲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