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海南日报海口6月21日讯(记者文刚)今天上午,在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永兴法庭里,在主办法官、司法助理员和村支书的见证下,郑氏兄弟的手再次紧握在一起,这起打了3年的官司经过三方调解最终达成协议。这也标志着全省首个诉讼调解网络正式宣告成立。 永兴法庭诉讼调解网络的构想还得从一年前说起。2006年,从四川来海南的胡水三,在秀英区一家石料厂当采石工,但不幸在工作中受伤,住院87天,老板为其支付了6万多元的医疗费。经过初步治疗,胡水三出院后回到石料厂的工棚疗养。今年年初,卧床不起的胡水三思乡心切,想回到家乡继续治疗,便试着向永兴法庭打电话咨询,询问自己能否讨要后期的伤残赔偿金。鉴于胡水三的特殊情况,永兴法庭将巡回法庭开到原告病床前,通过村委会干部事前的大量工作,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调解,成功为其讨回8万元伤残补偿金。 该案成功调解后,社会反响强烈,主动到法庭要求调解的群众日渐多了起来。永兴法庭庭长王再燕对这些个案认真进行研究和总结,决定试行诉讼调解网络。 据秀英法院院长刘海霞介绍,永兴法庭的诉讼调解网络共分三级,一级为永兴法庭,二级为各镇司法助理员,三级为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利用三级网络成员建造一个便民、利民的调解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成员熟悉基层工作的优势,化解纠纷,将民间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做到案结事了,司法为民。 据刘海霞介绍,永兴法庭管辖石山、东山、永兴3个镇,大多数案件,都是老百姓因婚姻、邻里、土地、劳动、伤害而产生的纠纷。 东山村委会的郑姓兄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合伙建房,当时在农场工作的哥哥经济情况尚好,主动认资8000元。房修好了,哥哥并没有回家住,全由弟弟一人看管。现在哥哥年龄大了,想回家要几间房养老。但经济发展了,弟弟觉得很吃亏,不承认当年哥哥的投资,只说是借款。从2004年开始,两兄弟的官司是打了又打,一个接一个。今年年初,永兴法庭试行三级诉讼调解网络后,主动到司法所了解情况,同时找到村委会干部,得知兄弟反目后,迫于社会和舆论压力,已有和好迹象。法官主动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郑家兄弟和邻里亲戚全叫上,经过多次走访座谈,大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让两兄弟回心转意。 今天上午,和好如初的郑氏兄弟,再次来到永兴法庭,他们紧握办案林法官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我们俩兄弟能有今天全靠你们的努力。” 在今天永兴法庭诉讼调解网络成立大会上,6名法官、3名司法助理员、45名村委会干部被正式聘为诉讼调解网络成员,他们不久将接受正式培训,认真把诉讼调解工作做到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