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菜 震后土壤滋生新的希望
青川县马鹿乡帮村民建起90亩18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能够给村民带来5000至6000元的收入———
■王玉梅档案
王玉梅,23岁,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震后回到家乡参与扶贫建设,通过招考被分配到青川县马鹿乡党政办工作。湖州援建当地的大棚蔬菜种植,让当地受灾群众看到了重建的希望。
■王玉梅口述
我出生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朴实的青川县三锅乡,自考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外工作不到一年,就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作为重灾区青川的一分子,我想回到家乡,为重建家园出一份力。
■地震之初就想回家做志愿工作
还记得地震时,我刚从浙江普陀山旅游归来回到宿舍。没等我坐下,就收到身在广州的青川籍同学传来的信息,只有简单一句话:我们那儿地震了,很严重,房屋全垮塌了!最初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忍不住担心,于是马上拨打电话,结果一切信息全部中断,这时我才意识到发生了多么严重的灾难。
当时我心急如焚,只有一个想法:马上回家参与志愿者工作。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限制,我没能及时回到家乡,加入那个让人振奋的集体,这也让我一直遗憾至今。
■回家被录取到马鹿乡扶贫
2008年9月我回家后,正好赶上2008年11月份“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志愿者的补招。我当时很是激动,终于能为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了。通过统一的笔试、面试,我被录取分到马鹿乡扶贫,从事党政办工作,主要的工作任务包括接待来访客人、对各部门所需办公物品及其他物品的申购、对上级各部门文件的签收及分配、上报本乡信息、上报农房重建进度及后勤工作。
马鹿乡距离竹园镇不到10公里,距绵阳到广元的高速公路金子山出口仅14公里,离竹园火车站也只有11公里。与周边的江油市、绵阳市等城市相距不远,交通优势非常明显。这里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天然屏障作用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间终年云雾缭绕,没有任何的工业污染源。作为青川县的第二大农业乡,当地农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基础。综合以上优势条件,在青川县城灾后重建的产业规划中,马鹿乡被定位为县城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着重发展无公害农业产业。
■6月就可以吃到大棚西瓜
马鹿乡主动争取到了湖州市援建指挥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认真规划和评估,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大棚基地分两期建设,第一期30亩,60个大棚及配套的管网,道路全面完成,已经在今年2月份交付使用,第二期60亩,120个大棚已基本建成。目前大棚里的产品已上市,主要有黄瓜、小黄瓜,黄樱椒育苗也可以移栽到其他各村及邻近的楼子乡、七佛乡,预计6月份就可以吃到大棚西瓜。
首次蔬菜上市,当地村民为了感谢湖州援建指挥部和马鹿乡政府的帮助,送上了“爱心蔬菜”。大家品尝后都反映口感不错、水分充足、有淡淡的甜味,因为他们使用的全部是有机肥,没有用任何药物和化学肥料。在我拍的这些照片中,我对正在采摘果实的照片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成功,一种灾区重建、恢复生产并取得发展的胜利。
■每个大棚能给村民带来五六千元收入
因为有了浙江湖州指挥部的援建,马鹿乡的村民得到了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并解决了返乡农民工500余人的就业问题,为马鹿以后的大棚蔬菜及蔬菜产业准备了技术队伍。大棚基地建成后,每个大棚能够给村民带来5000至6000元的收入,实现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105元,全社区人均纯收入432元,专业合作社人均增收1080元。基地还可提供黄樱椒种植500亩的种苗,种植后可实现产值100万元。
除了大棚,马鹿的基础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着:河堤公路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村里的路面硬化也差不多了,一些缺水的地方打了机井,新房的建设也随处可见。春节过后我们几乎没有放过假,都在忙着处理重建事务。马鹿离我的老家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但我很少回去。地震已经快一周年了,我们盼望着老百姓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青川县马鹿乡帮村民建起90亩18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能够给村民带来5000至6000元的收入———
■王玉梅档案
王玉梅,23岁,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震后回到家乡参与扶贫建设,通过招考被分配到青川县马鹿乡党政办工作。湖州援建当地的大棚蔬菜种植,让当地受灾群众看到了重建的希望。
■王玉梅口述
我出生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朴实的青川县三锅乡,自考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外工作不到一年,就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作为重灾区青川的一分子,我想回到家乡,为重建家园出一份力。
■地震之初就想回家做志愿工作
还记得地震时,我刚从浙江普陀山旅游归来回到宿舍。没等我坐下,就收到身在广州的青川籍同学传来的信息,只有简单一句话:我们那儿地震了,很严重,房屋全垮塌了!最初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忍不住担心,于是马上拨打电话,结果一切信息全部中断,这时我才意识到发生了多么严重的灾难。
当时我心急如焚,只有一个想法:马上回家参与志愿者工作。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限制,我没能及时回到家乡,加入那个让人振奋的集体,这也让我一直遗憾至今。
■回家被录取到马鹿乡扶贫
2008年9月我回家后,正好赶上2008年11月份“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志愿者的补招。我当时很是激动,终于能为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了。通过统一的笔试、面试,我被录取分到马鹿乡扶贫,从事党政办工作,主要的工作任务包括接待来访客人、对各部门所需办公物品及其他物品的申购、对上级各部门文件的签收及分配、上报本乡信息、上报农房重建进度及后勤工作。
马鹿乡距离竹园镇不到10公里,距绵阳到广元的高速公路金子山出口仅14公里,离竹园火车站也只有11公里。与周边的江油市、绵阳市等城市相距不远,交通优势非常明显。这里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天然屏障作用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间终年云雾缭绕,没有任何的工业污染源。作为青川县的第二大农业乡,当地农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基础。综合以上优势条件,在青川县城灾后重建的产业规划中,马鹿乡被定位为县城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着重发展无公害农业产业。
■6月就可以吃到大棚西瓜
马鹿乡主动争取到了湖州市援建指挥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认真规划和评估,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大棚基地分两期建设,第一期30亩,60个大棚及配套的管网,道路全面完成,已经在今年2月份交付使用,第二期60亩,120个大棚已基本建成。目前大棚里的产品已上市,主要有黄瓜、小黄瓜,黄樱椒育苗也可以移栽到其他各村及邻近的楼子乡、七佛乡,预计6月份就可以吃到大棚西瓜。
首次蔬菜上市,当地村民为了感谢湖州援建指挥部和马鹿乡政府的帮助,送上了“爱心蔬菜”。大家品尝后都反映口感不错、水分充足、有淡淡的甜味,因为他们使用的全部是有机肥,没有用任何药物和化学肥料。在我拍的这些照片中,我对正在采摘果实的照片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成功,一种灾区重建、恢复生产并取得发展的胜利。
■每个大棚能给村民带来五六千元收入
因为有了浙江湖州指挥部的援建,马鹿乡的村民得到了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并解决了返乡农民工500余人的就业问题,为马鹿以后的大棚蔬菜及蔬菜产业准备了技术队伍。大棚基地建成后,每个大棚能够给村民带来5000至6000元的收入,实现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105元,全社区人均纯收入432元,专业合作社人均增收1080元。基地还可提供黄樱椒种植500亩的种苗,种植后可实现产值100万元。
除了大棚,马鹿的基础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着:河堤公路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村里的路面硬化也差不多了,一些缺水的地方打了机井,新房的建设也随处可见。春节过后我们几乎没有放过假,都在忙着处理重建事务。马鹿离我的老家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但我很少回去。地震已经快一周年了,我们盼望着老百姓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