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设施农业领航农村经济
今年以来,兴和县以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承办全市第五届两个文明现场会为契机,以全力推进“三力一和谐”兴和建设为目标,把突出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以设施农业领航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以发展马铃薯产业为重点,喷灌圈设施建设进一步壮大。2009年,兴和县按照“北薯南菜”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市委“一区一带一中心”马铃薯种植规划,重点在兴赛路团结至大库联、赛乌素沿线发展马铃薯喷灌圈。在喷灌机建设上,继续坚持“政府采购、用户自选、定额补贴、验收兑现”的扶持原则,对购买喷灌机的业主或农民在购置费上给予50的一次性补贴,同时对打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短期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流转和当地农民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来自河北省的王久恩先生,去年在大库联乡投资兴建了6套喷灌圈,效益很好,今年又增加了9套。据王先生介绍,他种植的马铃薯和燕麦销路不成问题,全部由中国百食食品公司收购做成了肯德基。在15套喷灌圈当中,有13套种植了马铃薯,2套种植了燕麦,平均每亩投入在2000-2200元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收益可达2500-3000元,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1000元。王先生称,他本来有很好的工作而且待遇十分优厚,所以赚钱不是他最终目的,他想凭借自己在农大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农村探索一条“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目前,兴和县已开工建设58套,年内力争新建喷灌圈100套,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5万亩,届时,喷灌总面积可达8万亩以上,马铃薯总播面积可达45万亩。
依托有机品牌,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在蔬菜种植上,今年继续坚持“统一规划、自愿自建、政府扶持、龙头带动”的发展原则,积极引进蔬菜种植企业,加快温室、大棚的建设步伐。为了使农民通过种菜实现增收,今年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县级科技人员实行包乡(镇)包村责任制,同时还不定期聘请上级科技专家前来开展专题讲座和实地指导,真正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为了保障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兴和县以亚雄公司为龙头,以农民经济人为纽带,以广大蔬菜种植户为基础,逐步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一体化产业网络。该县团结乡刀旺营村是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兴和县种植保护地蔬菜最早的一个村。据该村村民银明介绍,他们村现在有温室18座,每座温室一年能种三茬蔬菜,效益很好。他自己种了3个温室,每个半亩大。今年他第一茬种植了黄瓜,目前已经上市,全部卖完后,一个温室能收入10000元左右。第二茬种植西红柿,按目前市场行情,一个温室能收入7000-8000元。第三茬种植香菜,能收入500元左右。就此算来,一个温室一年下来毛收入在18000元左右,除去成本纯收入能上16000元,三个温室一年纯收入在48000元。目前,全县正在建设的日光温室220亩,大棚200亩,年内力争完成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保护地蔬菜总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
今年以来,兴和县以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承办全市第五届两个文明现场会为契机,以全力推进“三力一和谐”兴和建设为目标,把突出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以设施农业领航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以发展马铃薯产业为重点,喷灌圈设施建设进一步壮大。2009年,兴和县按照“北薯南菜”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市委“一区一带一中心”马铃薯种植规划,重点在兴赛路团结至大库联、赛乌素沿线发展马铃薯喷灌圈。在喷灌机建设上,继续坚持“政府采购、用户自选、定额补贴、验收兑现”的扶持原则,对购买喷灌机的业主或农民在购置费上给予50的一次性补贴,同时对打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短期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流转和当地农民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来自河北省的王久恩先生,去年在大库联乡投资兴建了6套喷灌圈,效益很好,今年又增加了9套。据王先生介绍,他种植的马铃薯和燕麦销路不成问题,全部由中国百食食品公司收购做成了肯德基。在15套喷灌圈当中,有13套种植了马铃薯,2套种植了燕麦,平均每亩投入在2000-2200元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收益可达2500-3000元,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1000元。王先生称,他本来有很好的工作而且待遇十分优厚,所以赚钱不是他最终目的,他想凭借自己在农大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农村探索一条“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目前,兴和县已开工建设58套,年内力争新建喷灌圈100套,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5万亩,届时,喷灌总面积可达8万亩以上,马铃薯总播面积可达45万亩。
依托有机品牌,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在蔬菜种植上,今年继续坚持“统一规划、自愿自建、政府扶持、龙头带动”的发展原则,积极引进蔬菜种植企业,加快温室、大棚的建设步伐。为了使农民通过种菜实现增收,今年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县级科技人员实行包乡(镇)包村责任制,同时还不定期聘请上级科技专家前来开展专题讲座和实地指导,真正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为了保障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兴和县以亚雄公司为龙头,以农民经济人为纽带,以广大蔬菜种植户为基础,逐步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一体化产业网络。该县团结乡刀旺营村是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兴和县种植保护地蔬菜最早的一个村。据该村村民银明介绍,他们村现在有温室18座,每座温室一年能种三茬蔬菜,效益很好。他自己种了3个温室,每个半亩大。今年他第一茬种植了黄瓜,目前已经上市,全部卖完后,一个温室能收入10000元左右。第二茬种植西红柿,按目前市场行情,一个温室能收入7000-8000元。第三茬种植香菜,能收入500元左右。就此算来,一个温室一年下来毛收入在18000元左右,除去成本纯收入能上16000元,三个温室一年纯收入在48000元。目前,全县正在建设的日光温室220亩,大棚200亩,年内力争完成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保护地蔬菜总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