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无抗奶背后:标准缺失导致行业混战--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无抗奶背后:标准缺失导致行业混战

  边长勇惠正一

  禁标“无抗”,让假“无抗”奶和不科学宣传没有藏身之处,此为日前六部委关于“无抗奶”禁令的大快人心之处。

  但笔者认为更应该注意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并非个别现象的“有抗奶”也应得到重视,更进一步,新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则应该尽快出台才是根本。

  标准缺失

  奶牛“较贵”,加之中国奶牛养殖环境和疫病防治水平约束。有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奶牛子宫和肢蹄病的患病率大约在40和25左右,抗生素的使用在奶牛养殖行业不是秘密。

  这些抗生素并不能全部排出体外,残留抗生素会随着血液进入牛奶中,一般而言在使用抗生素四天之内都会受到影响。去年10月发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那么,如何检测最为关键。若没有检测,奶农提供的鲜奶是否有抗生素残留无法通过肉眼辨识。因此,抗生素残留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企业自己掌握,甚至成为企业和奶农博弈的工具。

  但事实上,此前国家政策对此没有规定。1986年颁布的国标《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对抗生素残留情况没作要求,这个标准至今没有修订。2001年,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5045-2001)规定,抗生素“不得检出”,至今没有修改。

  雀巢的一位奶农曾向笔者表示,他们向奶站交奶过程中,每一桶奶都有留样,鲜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送到雀巢工厂,检测是和运奶同步进行的,“有一次检测出有抗生素残留,结果整车的奶全部被倒掉。”无疑,在国标缺失的过程中,企业主要依赖自律。

  为有抗奶找出路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企业对原奶收购检测更加严格。但今年初,一家乳企大量拒收抗生素超标原奶,曾引起不小反应。但抗生素残留并非就此销声匿迹。

  中国奶协理事王丁棉认为,解决此问题应尽快修订国标,且明确抗生素残留检测等方面的主管部门。

  消息人士还透露,新标准迟迟不能出台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对抗生素残留指标、微生物指标意见不一。

  王丁棉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也应给“有抗”原奶一条出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奶牛有800多万头,每头牛每年使用一到两次抗生素,每次影响四天时间,保守估计每头牛每天产奶15公斤,那么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是本已很难赚到钱的奶农不能承受的损失。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