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一小三年一班)
按照老杭州的习俗,立夏这一天要煮乌米饭,炒蚕豆,烧咸肉。于是,住在半山附近社区的一些居民就自发出来赠送乌米饭。
昨天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半山娘娘庙,志愿者们正忙着给前来品尝乌米饭的人们盛饭。牛通社小记者汪嵇康说:“站在门口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走进一看原来是黑色的饭。”
这个“黑色的饭”就是乌米饭,饱满的饭粒子,带着紫黑色的光泽。半山娘娘庙的志愿者詹爱仙告诉记者,“据说,立夏这天如果吃了乌米饭,夏天就不会被蚊虫咬。”
为了准备乌米饭,志愿者们提前1天去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把叶子搓出黑色的汁,用汁水将糯米浸泡一晚,然后捞出放入铁锅里蒸熟,再在上面撒上白糖。
昨天,志愿者们共蒸了200斤糯米,分送给前来品尝的人们。志愿者喜桂芝说,“从早上到上午11点,我已经蒸了10大锅乌米饭,自己还没有尝过一口,不过我自己家也准备了,晚上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
半山实验小学的张老师带着30多个小朋友一起来“参观”乌米饭。张老师是杭州人,但是她说“我只在七八岁时吃过乌米饭,这些孩子好多都是第一回见。”
志愿者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次性饭盒,每个饭盒里都装了乌米饭,詹爱仙说,“让孩子们带回去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分享,这是我们江南一带特有的习俗,如果大家都学着自己做,就好了。”
牛通社的两名小记者很好奇地尝了尝乌米饭,回来的路上说,“这个饭吃起来像粽子,但比粽子甜。”
(感谢读者姚先生提供新闻线索)记者汪嵇康熊正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