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特色枣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进入4月下旬,以桥梓、怀柔镇为重点,北京市怀柔区“三果”生态富民工程重点之一的大枣嫁接拉开序幕。2009年,怀柔区计划利用野生资源嫁接大枣1万亩,预计5月中下旬完成嫁接。届时,全区大枣栽培面积将达到2.87万亩,成为我区鲜果第一大树种。
怀柔区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调查考证,“尜尜”牌大枣在桥梓镇有将近180多年的栽培历史,碧峰牌红螺脆枣在怀柔镇也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独特的地域气候环境中,经过历代果农栽培以及自然选择,现今存留下来的枣树品种大都是非常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且具有优良独特的品质以及特定的消费群体,非常适合发展都市型观光产业。近年来,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怀柔区大枣观光采摘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2007年,怀柔区政府又将大枣纳入“三果”产业,规划从2008年到2012年,全区利用野生资源嫁接大枣5.22万亩,从此怀柔区特色枣产业的发展开始走上了快车道。新发展基地全部达到盛果期后,全区大枣产量将达到2610万公斤,年创收入超过39000万元。
进入4月下旬,以桥梓、怀柔镇为重点,北京市怀柔区“三果”生态富民工程重点之一的大枣嫁接拉开序幕。2009年,怀柔区计划利用野生资源嫁接大枣1万亩,预计5月中下旬完成嫁接。届时,全区大枣栽培面积将达到2.87万亩,成为我区鲜果第一大树种。
怀柔区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调查考证,“尜尜”牌大枣在桥梓镇有将近180多年的栽培历史,碧峰牌红螺脆枣在怀柔镇也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独特的地域气候环境中,经过历代果农栽培以及自然选择,现今存留下来的枣树品种大都是非常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并且具有优良独特的品质以及特定的消费群体,非常适合发展都市型观光产业。近年来,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怀柔区大枣观光采摘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2007年,怀柔区政府又将大枣纳入“三果”产业,规划从2008年到2012年,全区利用野生资源嫁接大枣5.22万亩,从此怀柔区特色枣产业的发展开始走上了快车道。新发展基地全部达到盛果期后,全区大枣产量将达到2610万公斤,年创收入超过39000万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