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加速器”
4月19日,看着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西红柿,汉川市仙女山办事处华一村村民王重阳高兴地介绍:“我今年种了2亩多大棚蔬菜,每亩可收入1万多元!”这个村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400多亩,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汉川市围绕打造武汉菜篮子基地的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在仙女山办事处建立无公害蔬菜核心区、在马鞍建立与蔡甸接壤的蔬菜板块示范区、在荷沙和新北公路沿线发展蔬菜产业带。目前,已建立莲藕、旱生蔬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7个,蔬菜板块面积达35万亩。
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蔬菜转化增值,汉川市着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蔬菜加工企业,实现蔬菜生产与销售市场的有效对接。已建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5个,培育蔬菜经销大户220多个、股份制蔬菜运销组织150个,建成各类蔬菜加工企业20多个,年加工蔬菜8万吨,带动2万余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蔬菜板块化、专业化生产,加速了农民增收步伐。汉川市农民种植蔬菜年增收2800万元,菜农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
4月19日,看着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西红柿,汉川市仙女山办事处华一村村民王重阳高兴地介绍:“我今年种了2亩多大棚蔬菜,每亩可收入1万多元!”这个村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400多亩,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汉川市围绕打造武汉菜篮子基地的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在仙女山办事处建立无公害蔬菜核心区、在马鞍建立与蔡甸接壤的蔬菜板块示范区、在荷沙和新北公路沿线发展蔬菜产业带。目前,已建立莲藕、旱生蔬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7个,蔬菜板块面积达35万亩。
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蔬菜转化增值,汉川市着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蔬菜加工企业,实现蔬菜生产与销售市场的有效对接。已建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5个,培育蔬菜经销大户220多个、股份制蔬菜运销组织150个,建成各类蔬菜加工企业20多个,年加工蔬菜8万吨,带动2万余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蔬菜板块化、专业化生产,加速了农民增收步伐。汉川市农民种植蔬菜年增收2800万元,菜农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