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贵州:中国绿茶专家论坛在凤冈举行(图)--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贵州:中国绿茶专家论坛在凤冈举行(图)

4月27日讯:4月26日下午,由中国农科院茶业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中国绿茶专家论坛在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省凤冈县举行。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及广东、广西、江西、<--ADV_CONTENT-->湖南、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区的专家学者,重点围绕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凤冈锌硒茶的发展等课题展开探讨。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主持论坛会。凤冈县领导廖海泉、李廷学、向承强、王建忠出席论坛会。

凤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向承强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和茶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忱的欢迎,真诚地拜托各位专家学者能对凤冈锌硒茶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问诊把脉”,美言佳传。

论坛会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作了《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专题发言,从如何正确认识“名茶”、如何科学宣传茶叶的供销、如何评价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如何运用科技支撑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业的、详尽的分析。

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谢晓东作《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贵州省茶叶协会秘书长王亚兰作《名优绿茶的感官评审》的发言。

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凤冈县茶文化首席顾问林治在作《凤冈茶文化发展趋势》时说,凤冈引进大量优良茶种,具备了生态、海拔、气候等产好茶有利条件,加之其“猪-沼-茶-林”的特色栽培管理模式、各茶企业较高起点的加工装备和茶专家提供的技术支撑,凤冈出好茶的底气十足。

他认为,茶文化和茶科技是茶产业发展的“双翼”,凤冈茶产业有了较硬的科技作支撑,但还需要在茶文化上下功夫,要占领高端宣传阵地,寻找和抓住机遇,进行商业造势。当然,还要抓好茶叶产品文化,包括茶产品的包装文化,要研究消费心理学,弄清消费需求。茶产业还要与旅游等相关产业对接,这一点,凤冈发展的思路很好,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其模式,要从单一的“农家乐”休闲,拓展成养生游、“红色旅游”的延伸等形式。另外,还要充分认识“茶艺”展示在产品促销中的重要作用,要运用各类茶艺展示来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宣传出凤冈茶的“锌硒”特质,为凤冈“好茶”锦上添花,让凤冈“好茶”成为扬名四海的“名茶”。

华南农大园艺学院茶学系主任茶科所所长王登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月荣,分别结合各自的茶学研究在论坛会上作学术交流。

最后,凤冈县人民政府县长廖海泉对各位专家莅临凤冈讲学表示真诚的感谢,专家们此行为凤冈茶产业的发展指点良策,必将对凤冈茶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不仅是结下了一份千里的茶缘情意,也是为凤冈茶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国内走向世界指点了迷津,希望各位专家能长久地关注凤冈。

本次论坛由凤冈县人民政府承办。凤冈县各茶厂负责人、县涉农部门及各乡镇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会,聆听专家学者们对茶产业发展的精辟分析,受益匪浅。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