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我科学家培育出含油量达60的油菜子--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我科学家培育出含油量达60的油菜子

  一粒油菜子能压榨出多少油?正在西安参加油菜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鉴定的专家们确认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科学家最近成功选育一批含油量50以上的油菜子,其中含油量最高的达60左右,这意味着一粒油菜子至少能压榨出其体重一半的油。

  4月16日,陕西省科技厅主持“甘蓝型油菜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研究与资源创新”成果鉴定会,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专家们组成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廷栋和官春云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对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领导的油菜育种技术课题组的成果进行了鉴定。

  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认为:课题组“成功选育出一批含油量50以上不同遗传背景,且性状稳定的甘蓝型油菜宝贵种质材料,其中6份含油量55以上,2份在甘肃种植后其含油量达到60左右。”

  这项成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说:“2008年参加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全国124个品种的平均含油量是42.69,不要说育成品种的含油量达到60,就是达到55,则含油量(亩产油量)可提高28.8,相当于全国一年增种两3000万亩的油菜面积,将对油菜的科研与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鉴定委员会还认为,课题组“采用聚合育种、黄籽育种、小孢子培养,以及不同生态区的穿梭育种等方法,聚合高油优良基因,建立了以高油为重点的高油高产优质育种技术体系。”

  以李殿荣为首的专家组在1986年曾育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较常规油菜品种增产30左右,推广于中国黄淮、长江流域的12个省区,播种面积达1.65亿亩,促进了中国油菜单产由中产到高产的变革,由常规品种到杂交品种的过渡。

  鉴定委员会还重点确认了一项成果,即课题组“配制的含油量达50.12的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2061’已经进入国家秦油菜区域试验。”

  以李殿荣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1997年已育成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其一般年份的含油量在43左右,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推广4375万亩,是农业部推介的油菜主导品种。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