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乳业历经风雨在新疆乳制品行业再次谱写新篇
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公司生产的“花园”牌乳制品在区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如今,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的奶粉生产线一期工程即将投产。
1984年7月1日,一家名为华侨农场乳品厂的企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诞生。时任团场畜牧连副连长的陈信忠为了解决职工卖奶难问题,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办起了这家乳品厂。
风风雨雨20多年过去了,陈信忠创办的这家企业从创立之初的百余头奶牛、几间破厂房,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达5800多万元,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奶粉,发展成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不仅畅销全疆各地,还远销北京、上海、四川、山东等17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独联体各国。
陈信忠亲手制订了6万多字的《花园乳品厂规章制度汇编》,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创名牌求发展”的方针。他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为公司服务,他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他还经常请大学老师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花园乳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2%作为科研经费,根据市场需要,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与石河子大学、新疆地方病研究所合作,相继推出碘锌强化营养乳粉、抗糖奶粉、双歧因子鲜牛奶等新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公司获得了兵团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农业科技攻关奖。
早在2001年,公司就引进了液态奶生产加工设备,实现了液态奶产品生产的半自动化。2002年经过大规模改造和技术升级,企业实现了液态奶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并新增了两条全自动袋装无菌奶生产线。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为缓解奶源紧缺的矛盾,花园乳业在新疆乳制品行业又先行一步,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解决了奶源紧张的问题。
近几年,花园乳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规模化牧场及奶站建设,先后建成奶站70多个、大型挤奶厅7座。为鼓励奶农养牛的积极性,企业为奶站提供无息贷款,为奶农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大力支持农户发展养殖业。
对于花园乳业的未来,作为公司董事长的陈信忠列出了一个长长的计划,那就是:公开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让年轻有为的人来经营;聘请法律顾问和技术专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规范企业的运作;找准新项目,增强企业抢占市场的能力;开拓市场,扩大空间,以开发为龙头,以联营为突破口,让花园乳业上规模、增效益。
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公司生产的“花园”牌乳制品在区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如今,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的奶粉生产线一期工程即将投产。
1984年7月1日,一家名为华侨农场乳品厂的企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诞生。时任团场畜牧连副连长的陈信忠为了解决职工卖奶难问题,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办起了这家乳品厂。
风风雨雨20多年过去了,陈信忠创办的这家企业从创立之初的百余头奶牛、几间破厂房,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达5800多万元,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奶粉,发展成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不仅畅销全疆各地,还远销北京、上海、四川、山东等17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独联体各国。
陈信忠亲手制订了6万多字的《花园乳品厂规章制度汇编》,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创名牌求发展”的方针。他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为公司服务,他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他还经常请大学老师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花园乳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2%作为科研经费,根据市场需要,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与石河子大学、新疆地方病研究所合作,相继推出碘锌强化营养乳粉、抗糖奶粉、双歧因子鲜牛奶等新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公司获得了兵团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农业科技攻关奖。
早在2001年,公司就引进了液态奶生产加工设备,实现了液态奶产品生产的半自动化。2002年经过大规模改造和技术升级,企业实现了液态奶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并新增了两条全自动袋装无菌奶生产线。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为缓解奶源紧缺的矛盾,花园乳业在新疆乳制品行业又先行一步,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解决了奶源紧张的问题。
近几年,花园乳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规模化牧场及奶站建设,先后建成奶站70多个、大型挤奶厅7座。为鼓励奶农养牛的积极性,企业为奶站提供无息贷款,为奶农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大力支持农户发展养殖业。
对于花园乳业的未来,作为公司董事长的陈信忠列出了一个长长的计划,那就是:公开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让年轻有为的人来经营;聘请法律顾问和技术专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规范企业的运作;找准新项目,增强企业抢占市场的能力;开拓市场,扩大空间,以开发为龙头,以联营为突破口,让花园乳业上规模、增效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