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获知问题食品撤柜将有标准后,双方反应不一--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获知问题食品撤柜将有标准后,双方反应不一

  本报民生版刊登了《“问题食品”超市撤柜将有标准可依》一文,随后记者接到不少读者电话,反映的一个集中问题就是:部分超市在遭遇问题食品下架撤柜时针对消费者退货设置“凭票凭证”关卡,使得消费者感到退货很难。

  记者昨天和今天分别在沪上部分超市卖场了解到,今后退货“凭票”规定将根据实际情况废除,超市方遭遇的真正难题是:在某一种食品突现问题时,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统一的下架“指令”,全凭超市“积极性”高低来“决断”撤柜与否,往往行动不一致,令消费者云里雾里,难辨真伪。

  购物“凭证”常常随手扔

  “现在在超市购物,不开发票的话谁还保留收银小票?”家住浦东的蔡先生对记者说起几个月前的一次食品撤柜事件,当时蔡先生拿着尚未拆开包装的食品去退货,结果被告知需要“凭票”才能退货。

  记者随后查阅了近年来历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基本上一旦涉及产品撤柜下架,消费者退换货时大部分需要凭票凭证。沪上一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可能是由于需要凭票凭证,每次来退货的消费者数量很少。超市方面也在考虑,以后在遭遇食品安全事件时,是否视实际情况废除“凭票”的门槛。

  撤柜不一致困扰消费者

  “一旦超市内所售食品被媒体曝光存在安全问题,超市方首先会第一时间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生产厂家一般都会‘保证’其产品安全可靠,这样子情况下超市方就比较‘难做’,因为超市方也受购销合同制约,不能轻易将产品下架。”

  沪上一大型卖场市场部负责人昨天向记者透露,超市方此时往往会等待政府部门出具检测报告,“敲定”此食品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然后再作行动。不过权威“指令”发出通常很慢,在此之前就会发生有的超市积极性很高,率先将产品下架,有的随后跟进,有的却在正常销售。“说实话,这种不一致的行动常常会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