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四季鲜果长宁县佛来山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位于长宁县境内的开佛乡佛来山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四季鲜果,打造乡村旅游亮点,成为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旅游区。而位于佛来山中心地带的佛梨村更是通过发展以甜梨为主的时令新鲜果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全村共有以甜梨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480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90元。
佛梨村背靠佛来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以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甜梨。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带领全村农民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走“一村一品”的路子,构建以甜梨为主的时令新鲜果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并对樱桃、枇杷等水果进行了科学布局,带动有条件的果农发展农家乐。如今,山上办了30多家农家乐,年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5星级农家乐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2002年以来,每一届的“梨花节”更是有力促进了佛来山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11月,佛梨村成立了佛梨社区,“游佛教名山,观千年古树,赏万亩梨花,品四级鲜果”的生态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
为了将广大果农和农家乐业主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该村于2006年成功组建佛来山甜梨协会和佛来山农家乐协会,两个协会会员已达350余人,协会为会员统一订购梨苗、统一销售、统一培训,降低了水果成本,减少了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强了农家乐厨艺和接待水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协会的带领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已成为佛梨社区助农增收的又一重点。2008年,佛莱山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万元,实现利税18万元以上。“观千年古树、赏万亩梨花、品四季鲜果”已成为佛莱山吸引广大游客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赏梨花、观佛寺、品佛梨、吃土菜、体验农耕文化”的生态观光农业初步形成。2007年12月,佛梨社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被评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和巾帼示范村、省市综合示范村,县乡党建工作示范点。
佛梨社区党支部书记秦明表示,佛梨村水果产业按市场运作,在专业合作社上下功夫,加强管理,争取进入超市,成为“绿色食品”。对水果业和旅游业,社区和老百姓都信心十足。只要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完善,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也肯定会取得成功。
位于长宁县境内的开佛乡佛来山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四季鲜果,打造乡村旅游亮点,成为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旅游区。而位于佛来山中心地带的佛梨村更是通过发展以甜梨为主的时令新鲜果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全村共有以甜梨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480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90元。
佛梨村背靠佛来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以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甜梨。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带领全村农民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走“一村一品”的路子,构建以甜梨为主的时令新鲜果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并对樱桃、枇杷等水果进行了科学布局,带动有条件的果农发展农家乐。如今,山上办了30多家农家乐,年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5星级农家乐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2002年以来,每一届的“梨花节”更是有力促进了佛来山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11月,佛梨村成立了佛梨社区,“游佛教名山,观千年古树,赏万亩梨花,品四级鲜果”的生态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
为了将广大果农和农家乐业主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该村于2006年成功组建佛来山甜梨协会和佛来山农家乐协会,两个协会会员已达350余人,协会为会员统一订购梨苗、统一销售、统一培训,降低了水果成本,减少了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强了农家乐厨艺和接待水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协会的带领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已成为佛梨社区助农增收的又一重点。2008年,佛莱山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万元,实现利税18万元以上。“观千年古树、赏万亩梨花、品四季鲜果”已成为佛莱山吸引广大游客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赏梨花、观佛寺、品佛梨、吃土菜、体验农耕文化”的生态观光农业初步形成。2007年12月,佛梨社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被评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和巾帼示范村、省市综合示范村,县乡党建工作示范点。
佛梨社区党支部书记秦明表示,佛梨村水果产业按市场运作,在专业合作社上下功夫,加强管理,争取进入超市,成为“绿色食品”。对水果业和旅游业,社区和老百姓都信心十足。只要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完善,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也肯定会取得成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