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小黄瓜大文章--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小黄瓜大文章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从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黄瓜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10余项。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体系,主持建立了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并组织应用该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获得了一批表现优异的纯合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并初步建立了用于黄瓜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的DH群体,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城市快报》(以下简称“快报”):当时为什么会想到成立黄瓜研究所?

  杜胜利: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尤其是在温室大棚作物中,黄瓜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品种之一,经济价值也比较高。之所以选择黄瓜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当时(上世纪五十年代)黄瓜的病虫害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不抗病,种植难度特别大,价格也很贵,被称为“细菜”。1985年建所时国家正在压缩单位编制,能够成立新的黄瓜研究所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研究所实行经济自立,除了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外,其他费用全部自行解决。侯所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黄瓜,有科研基础,新品种也很好地解决了抗病问题。是侯所长让黄瓜从“细菜”变成了“粗菜”。

  快报:天津的黄瓜研究所在全国处于怎样的地位?

  杜胜利:现在天津的黄瓜种子已经覆盖全国了。

  快报: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黄瓜育种需要具备怎样的标准?

  杜胜利:从育种角度讲,要求育成新品种对多种病虫害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强在整个生产季节就可以少打农药甚至不打;从绿色环保节能的角度讲,如果品种在冬天对弱光低温环境适应性强,那么自然也就可以节省能源。

  快报: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杜胜利:目前还是以黄瓜研究为主,围绕黄瓜品种的选育和创新开展各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围绕产业化展开,建立规模化、规范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先进的种子加工技术,另外还要有一套更加科学规范的种子销售推广网络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核心还是品种创新。

  快报:好的瓜种能让农民得到怎样的实惠?

  杜胜利:以温室栽培为例,一亩地需要二两多种子,成本是一二百块钱。这一亩地的黄瓜如果种得好的话可以卖四五万块钱(这里面不包括人工、施肥等其他成本),一般情况下也能买两三万块钱。

  快报:您也到国外去考察过黄瓜育种和种植技术,他们有什么优势?

  杜胜利:我们的黄瓜以前只能采收几个月,经过技术改进,现在我们的黄瓜生长期能够从九十月份到来年六七月。而荷兰的黄瓜生长期能达到一年,所以单位面积的产量更高。荷兰的黄瓜种植环境非常理想,科技含量高,农药用量很低,产品质量高,食品安全方面做得也很到位。

  其实荷兰出产的黄瓜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黄瓜”,荷兰出产的是长条形的黄瓜,光滑无刺,比国产黄瓜略长;所谓的“小黄瓜”主要是在土耳其和中东一些国家出产。荷兰产的黄瓜不是很脆,和消费习惯有关,咱们吃黄瓜喜欢生吃或者拌黄瓜,荷兰的黄瓜用来切片作配菜比较常见。

  快报:金融危机对黄瓜育种和销售有影响吗?有没有考虑过开拓海外市场?

  杜胜利: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了。

  快报:您觉得黄瓜研究所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它能给现在准备创业的年轻人怎样的启示?

  杜胜利:黄瓜研究所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年轻人在起步阶段应该多做一些基础的实践,没有实践锻炼做什么都是空中楼阁,经过历练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如果是刚刚参加工作或创业的起步阶段,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仅仅从基层做起,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就像很多人觉得小黄瓜也不可能做出什么事业——在没进入黄瓜研究所之前我也有过这种想法。

  “黄瓜小世界,做出大文章”。把技术研究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后成为一件商品,并且在全国得到应用,让大家都能吃到我们研究出来的黄瓜,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