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引导菜农“三驱动”促增收
凤阳县积极有效探索改变传统蔬菜的种植方式,调整种植模式,提高优良品种率,现代农业促农特别是菜农增收的效果更加明显。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10元,同比增长18。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设施是基础。凤阳县通过“双学双比”、“大学生创业”、农村党员“五带五帮”、远程电教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目前,全县建立武店、府城、板桥、枣巷、小溪河等近10个连片冬暖式大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西瓜、番茄、黄瓜、西芹、彩色辣椒等蔬菜,以及双孢菇等,经济效益可观。大溪河镇七里村原来种植模式单一、村民收入低。选派干部高传祥利用4万元专项资金,吸纳20多万元,建立了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年纯利润8万余元,并带动全村200余户种植大青豆、甜叶菊等,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一个棚半亩地,一年两茬蔬菜,正常情况下纯收入万把元没问题,赶上行情好、管理好的话,一个棚能多挣两三千元。”府城镇大王府村名誉科技副主任时全说。该村有400多个大棚,家家发了“大棚财”,户户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建大棚收益大,可是投入也不小,一个棚建下来得投三千至七八千元不等,一般农户资金不凑手。针对这种现象,该县成立全省第二家、全市唯一一家利民村镇银行,鼓励农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合作和资金合作互助,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130多个,入社会员达2万余户;成立农民互助资金合作社52个,入社会员达1811户,筹集资金117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凤阳县大力发展中棚定植、露天采收或露天种植、中棚采收,让蔬菜春季提前上市或者秋季延后销售,不仅巧打了时间差,还实现了连作生产,多种多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武店、府城、黄湾冬暖式等四大中小拱棚种植基地,秋季播种,早春上市;刘府镇农户破开蔬菜上市旺季,发展晚秋蔬菜品种,夏秋播种,深秋上市,抢占市场。今年春节前后所有蔬菜行情好,大棚蔬菜亩均纯收入达1.4万元以上。
优种化是增强高效农业的原动力,凤阳县依托县内的蔬菜培育基地、优质商品粮培育基地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同时加快农业标准化的步伐,在取得枣巷乡无公害双孢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去年又在小岗村进一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及时帮助小岗村制定并实施了《无公害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系列标准,使双孢菇生产获得了大丰收。
凤阳县积极有效探索改变传统蔬菜的种植方式,调整种植模式,提高优良品种率,现代农业促农特别是菜农增收的效果更加明显。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10元,同比增长18。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设施是基础。凤阳县通过“双学双比”、“大学生创业”、农村党员“五带五帮”、远程电教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目前,全县建立武店、府城、板桥、枣巷、小溪河等近10个连片冬暖式大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西瓜、番茄、黄瓜、西芹、彩色辣椒等蔬菜,以及双孢菇等,经济效益可观。大溪河镇七里村原来种植模式单一、村民收入低。选派干部高传祥利用4万元专项资金,吸纳20多万元,建立了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年纯利润8万余元,并带动全村200余户种植大青豆、甜叶菊等,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一个棚半亩地,一年两茬蔬菜,正常情况下纯收入万把元没问题,赶上行情好、管理好的话,一个棚能多挣两三千元。”府城镇大王府村名誉科技副主任时全说。该村有400多个大棚,家家发了“大棚财”,户户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建大棚收益大,可是投入也不小,一个棚建下来得投三千至七八千元不等,一般农户资金不凑手。针对这种现象,该县成立全省第二家、全市唯一一家利民村镇银行,鼓励农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合作和资金合作互助,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130多个,入社会员达2万余户;成立农民互助资金合作社52个,入社会员达1811户,筹集资金117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凤阳县大力发展中棚定植、露天采收或露天种植、中棚采收,让蔬菜春季提前上市或者秋季延后销售,不仅巧打了时间差,还实现了连作生产,多种多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武店、府城、黄湾冬暖式等四大中小拱棚种植基地,秋季播种,早春上市;刘府镇农户破开蔬菜上市旺季,发展晚秋蔬菜品种,夏秋播种,深秋上市,抢占市场。今年春节前后所有蔬菜行情好,大棚蔬菜亩均纯收入达1.4万元以上。
优种化是增强高效农业的原动力,凤阳县依托县内的蔬菜培育基地、优质商品粮培育基地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同时加快农业标准化的步伐,在取得枣巷乡无公害双孢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去年又在小岗村进一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及时帮助小岗村制定并实施了《无公害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系列标准,使双孢菇生产获得了大丰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