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新阶段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2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显著增加,调整社会结构、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2006年社会发展基本形势

  2006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连续四年GDP在10%以上的速度运行,并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趋势。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趋旺、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就业基本稳定,特别是连续增长了数年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如果从2000年GDP重新进入8%以上增长速度算起,则已经连续高速增长了七年。这种避免了大起大落的持续增长良好发展势头,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未有的。

(一)经济出现超周期高速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

  2006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四个年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7%,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预计全年GDP增长10.5%左右,经济出现超越周期变动的持续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基本遏制了中国经济转向“过热”的势头,防止了经济大起大落。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消费增长趋旺,物价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就业紧张局面进一步缓解。这一总体增长形势,超出了上年多数机构的预测,甚至比较乐观的预测。

(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物价基本稳定

  2006年,政府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惠民政策,包括增加农民收入的多种“多予少取”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适度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9元,同比实际增长10.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同比实际增长11.4%,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

  消费品市场保持购销两旺的格局,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80元,同比实际增长7.5%。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到2006年10月末为15.8万亿元。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化加快,土地城市化过速趋势有所遏制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部署,2006年国家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国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一是扩大粮食直补资金规模,安排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二是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比2005年增加2亿元;三是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并扩大补贴范围,调整补贴重点。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努力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合法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问题,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2006年城市化率将达到44%以上。2006年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土地用途变更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土地使用违法案件,土地城市化过速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四)就业形势较为平稳,民营经济成为就业增长主渠道

  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总体上,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期、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攻坚期的三期交汇阶段。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现阶段我国就业的明显特点。在目前经济的高增长时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006年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2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的42.1%。到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500万至600万个,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约2/3。

(五)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加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2006年,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并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目标。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近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242万人,同比增长4.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0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3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184万人;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17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66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447万人,比上年增加969万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2244.78万人,比上年底增长79.3%;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达到1843万人,比上年底增长276.89%。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低保户1015.5万户,2227.2万人;农村低保户607.5万户,低保人口1222.1万人。

(六)国家进一步明确公共教育政策,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操作层面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对适龄儿童、少年实行考试入学,在教育教学中不得按照学习成绩等编排设置重点班,对学生不得因其个性特征予以歧视,等等;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要实行素质教育;建立了问责制,对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追究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特别要求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决定》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2006年的财政预算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全年教育投入增加15%,总额达到4546亿元,中央新增加的教育支出中有70%用于农村教育。事实上,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量增加,不仅是预算内财政投入,还包括预算外财政投入,以及土地免费提供或低价划拨等形式的投入。

(七)医疗卫生体制启动新一轮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继续发展

  2005年公众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讨论和争议热潮延续到了2006年,集中反映了广大居民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焦虑以及对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强烈要求。2006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反商业贿赂治理虚高不下的药价。3月以来,医院系统成为反商业贿赂风暴中心。6月1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163条关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规定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所有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受贿行为均被纳入《刑法》的管辖范围,药品回扣和医疗红包现象也正式成为“商业贿赂罪”的一些具体表现。从6月底起,依照卫生部的部署,所有医院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贿整风运动。二是高度重视和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重申要在2010年之前在所有地级市以及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让民众“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医治。三是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尤其是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倾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快速推进,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亿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到2010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普及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八)基层社区建设力度加大,社会组织取得新的发展

  2006年基层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全国社区居委会的40多万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下的占75%,高中(中专)文化以上的占77%。2006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全国民间组织到三季度末达到近33万个,而上年同期是近29万个,同比增长了13.5%。除此以外,全国还有大量未注册的民间组织,例如深圳市有600多家社区老年人协会没有注册,据估计全国未注册民间组织约有300万个。由此可见,社会组织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应当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的制度条件。

(九)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协调劳资关系的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市场化劳动关系已经覆盖了我国从业人员的大多数,如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6年被称为“劳动保障立法年”,在劳动关系立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全面启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保护中小企业职工权益,推动并规范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多数地区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四是加大保障低收入职工报酬权益的工作力度,继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颁布了最低月工资标准,29个省(区、市)颁布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五是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把农民工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六是大力推进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建设。2006年国家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确立了八个标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功地在沃尔玛全部62家在华连锁店组建了基层工会,并在抑制雇主控制工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九)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改善,安全生产监管取得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曾经持续恶化。1995-200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从162.1万起增加到471.8万起,年均增长14.0%。2005年是近十多年来社会治安状况开始好转的第一年,形势犯罪案件立案数下降为464.8万起,比上年减少1.5%。2006年社会治安大局继续好转,1-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334.6万起,同比下降11.2%,共侦破刑事案件148万起,同比上升2.9%。全国公安机关加大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开展“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同时进行了整治收缴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和管制刀具的专项行动。1-9月,全国爆炸、持枪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5.1%;全国可防性案件全面走低,其中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5.9%,入室抢劫案件下降17.4%,抢夺案件下降8.5%;全国公安机关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1.79万起,同比下降22.1%。

  2005年是我国安全事故多发并且损失惨重的一年。鉴于这种状况,2006年,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10月,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80起,死亡1256人,同比减少21起、909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28起,死亡492人,同比减少18起、784人。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150人,同比减少7起、608人。

(十)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增强

  2006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反腐力度,一方面着重制度建设,出台了反商业贿赂的法规,另一方面继续严厉打击腐败分子,决心要让腐败分子依法得到严惩,使其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中国检察机关共查处贪污贿赂犯罪67505人,有力地惩治和震慑了贪污贿赂犯罪。特别是多名位高权重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被撤职查办惩处,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撤职查办,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也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根据透明国际2006年公布的贪腐印象数据,中国清廉指数大幅上升。

二、2006年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观200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不难发现我们还面临不少重大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既有发展过程中的积累下的矛盾问题,也有不少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后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最突出的仍然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这些不协调问题,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挑战所在。

(一)就业紧张与就业结构性短缺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模式仍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GDP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从20世纪80-90年代的200多万人,下降到目前的80万-90万人。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技工缺口较大,高级技工缺口更大。在广东省,技工缺口已经达到40万人;在上海市,平均每位高级技工有7.33个岗位可供选择。在低端就业领域,城市管理理念错位也是阻碍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不顾国情,大搞“形象工程”,限制了小商业的发展,个别城市甚至提出要建设“无摊贩城市”,阻断了一部分群众自谋职业的生路。从1999年到2005年底,个体工商户的户数从3160万户减少为2464万户,降幅达22.0%;从业人员数从6241万人减少为4900万人,降幅达21.5%。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00多万人,比上年增长20%以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到基层服务和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趋势,2006年将有15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和就业,占413万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6%。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依然突出,持续减贫的难度加大

  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突破3.3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显著。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上半年的全国大规模抽样调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的水平。资本和劳动收益差距的扩大,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公务员工资水平区域差距的扩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都是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反映了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行业垄断、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等与市场原则相违背的制度约束继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行业垄断租金过高和农民工劳动收益权受到各种损害,劳动争议事件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体制转轨中也存在着公共服务领域的无序市场化,导致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价格快速上涨,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沉重负担,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全国因病、因学致贫的城乡居民家庭增多。农村目前还有数千万尚未稳定脱贫的低收入人口,由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其中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处于返贫的危险之中。尽管国家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长,但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与此同时,城镇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城镇生活困难人口发生率为6%至8%。

(三)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加剧,制约居民消费总量扩张

  2006年的社会零售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结构失衡。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资源浪费性消费倾向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情况看,肉禽蛋类、文化用品类、日用品类的增幅为11.2%-15.2%,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的增幅为17.8%-19.4%,家具类增长、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的增幅为21.4%-26.0%;石油及制品类的增幅为37.1%。消费结构的失衡问题还表现在城乡消费差距上。前三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247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7845亿元,增长12.3%;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是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的2.1倍,或者说,占总人口70%以上的县及县以下人口的消费份额仅为32.4%,按人口加权的城市与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差距至少可达到4.9∶1。消费不均衡现象导致“有钱花不了”与“没有钱可花”问题的并存,事实上制约了总需求的扩大。

(四)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强,社会保障缺口问题凸现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其中60%的人在农村),占总人口的11%,2020年将占17.2%。中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尚不足1000美元,“未富先老”已经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但按目前进展,仍然难以应对越来越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就养老保险而言,目前全国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只占全国就业人员的约25%和城镇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约54%。绝大多数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都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之外。与此同时,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高达数千亿元的空账,资金支付压力巨大。而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转移保险账户非常困难,造成一些地方大量农民工退保。另外,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之后,对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压力仍然较大,农民工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2006年,从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量继续呈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上海市各级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2.7%,江苏无锡市、泰州市的劳动争议受理案件同比分别增长18%和12.4%,广东东莞市的同比增幅为70%。拖欠员工工资,不为员工购买保险,随意延长工时,随意解雇员工,仍然是劳资争议的主要内容,所占比例超过50%。在紧张的劳动关系中,农民工问题仍很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依旧存在,他们平均每周工作6.3天,每天工作8.9小时,有双休日的仅占11.9%;46.0%的农民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14.9%的农民工不能及时拿到工资,50.1%的农民工加班得不到加班补贴,57.2%的农民工不能获得工伤补偿,79.5%的农民工没有带薪休假待遇,92.4%的农民工不享有住房补贴,95.2%的农民工没有住房公积金,79.8%的女工不享有带薪休产假的待遇;7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各类社会保险;47.3%的农民工不能得到岗位培训。“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他们外出打工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赚钱,他们还要“闯天下、寻发展”,他们的权利意识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经济权益,还关注自己的基本公民权。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变化既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也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压力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上半年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在就业失业、收入差距、养老保障、教育收费、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等等17个社会问题中,按综合加权百分比计算,前十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异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家庭目前面临着六大生活压力,分别为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可见,目前在人们关注的宏观社会问题方面,60%以上属于民生问题。另外,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认为我国社会总体比较公平的人占57.6%,认为很公平的占4.7%,两者合计占62.3%,社会公平感较低的八个方面依次为城乡之间的待遇、地区与行业间的待遇、干部提拔、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财富和收入分配、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共医疗、司法与执法。

(七)环保力度加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国家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经济高速增长、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上半年有部分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有所下降,其中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但是其他许多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还在上升,其中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这使得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提高了0.8%。

  但总体来看,环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环境污染仍在加剧,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土地、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增加。国家环保总局在8月公布,上半年全国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要削减2%,然而,根据对全国17个省市相关数据分析,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监测数据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和4.2%。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环境问题,符合中国发展目标和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体现。中国的环保节能要全民动员,共同建设生产生活的节约型社会。

三、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对于2007年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测,国内专家学者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一致,绝大多数人认为,2007年我国将继续维持经济高增长的态势,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会逐步得到缓解。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选择。《决定》要求,在继续大力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将是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一年。经济建设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能源节约型的经济社会。政治建设将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健全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文化建设将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和广泛的社会共识。社会建设将会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种四位一体的发展,推动着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

(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控制房地产过热和节约能耗将成为调控重点

  从目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约束条件来看,2007年我国GDP仍会维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2006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同时国家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取向是:“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预计调控重点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继续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倾向。目前,全国人大已经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列入议程,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出台。其中涉及的赔偿处罚力度将会很大,不仅要考虑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失,还要计算其经济损失、人体健康损失等;不仅要考虑当前损失,还要考虑各种长远影响。

(三)继续扩大消费和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社会消费品购销两旺,是近年来少有的势头,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分析这种趋势的形成原因,既与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有关,也与国家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社会发展投入,稳定未来消费预期,从而增强了人们的有效消费需求密切相关。2007年,继续扩大内需,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要继续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其重点将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提升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国家商务部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占全国人口10%的最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为0.66,而10%最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高达0.99,因此,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更加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内需。加大社会发展投入力度,提升政府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是2007年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点,也有助于继续保持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和消费信心。增加政府消费的重点是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保福利领域,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些福利领域的所有支出仅为GDP的3.5%左右,从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情况看,我国进一步增加这些领域的政府消费的政策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四)加快推进就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口机遇期

  从目前人口发展变化曲线看,中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是:人口总量到2030年到达14.06亿人的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9.23亿人的峰值。但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现在已经开始以较快速度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将只有0.4%,低于发展中国家每年1.1%的平均增长率。我国因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高生产率、高储蓄率以及较高资本积累局面将不可能长期维持。据估计,“十一五”期间将会出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短缺并存的“刘易斯转折点”。从总量看,2004年至2009年,是我国非农产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的时期,以后劳动力供给将持续下降,近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不是短期的过渡性现象。不过从近期看,2007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仍将较大,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从中长期看,要抓住目前劳动力供给充足和社会抚养比下降的人口机遇期,加快推进就业,加大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反应能力,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到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将加快步伐,利益关系状况将有所改善

  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着重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问题。会议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的具体要求和措施。2007年将会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重点之一将是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2006年这一份额估计在10%以下;重点之二将是建立健全收入再分配机制,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各种社会捐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与机制。

(六)社会发展投入力度继续增强,各项社会体制改革将会加快

  未来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投入将会显著增加,投入的重点将进一步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供给等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将会加快:一是要进一步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加速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二是深化就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三是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是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区分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与营利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预计新医改方案将在2007年出台;五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既要保证其公益性目标,又要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运行体制和机制。

(七)健全完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探索和谐劳动关系法制化途径

  2007年,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冲突还会有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还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继续增加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难度。国有企业的改革继续深化,2005-2008年将有2116家企业实行破产关闭,涉及351万名职工的安置问题;中央企业的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将要分流富余人员超过100万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灵活用工大规模增长,既在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就业,也给就业稳定性、安全性和就业质量带来挑战。经济日益全球化,劳动关系问题面临国际化挑战。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经有400多家进入我国,我国外资企业雇用员工在2500万人以上。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推行贸易与劳动标准挂钩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国际劳工组织推动成员国实施劳工公约,西方国家一些人权组织借劳工问题大做文章。预计2007年有关方面将会根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处理规范,健全完善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推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集体合同法》、《企业工资条例》等的研究、起草、修改工作,同时推动劳动标准立法,建立健全各种劳动保护制度,加大企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其中,2006年初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的《劳动合同法》,因其中的一些条款遭到雇主及其组织的强烈反弹而未能出台,预料该法将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于2007年公布。

(八)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探索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规律

  2007年,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将成为进一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发展和健全各种社会组织,增强它们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将成为2007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奇怪的,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九)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将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目前农村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领域。其中,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目前,全国农村农村中小学危房率高达6.6%,占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的81%,西部地区尚有100多万中小学生因校舍短缺不能就学。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2007年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关键一年,预计覆盖面的扩展将非常迅速。从2007年到2009年,中央和地方将共同安排上百亿元资金,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还将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用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在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同时,要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力争到2010年,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30%。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许多建设工作刚刚启动,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有一些教训;2007年将进入正常推进轨道。

(十)党的十七大将成为社会热点

  2007年下半年将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届时,党将形成又一届新的领导集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政方针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将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

  另外,2007年将是我国为2008年奥运会做好准备的关键一年,这不仅涉及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能否如期完成,也将涉及公众的心理准备和行为调适是否到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快完成各项设施建设,更要加快全社会的文化道德建设,向世界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人口经济大国的文明祥和、团结和谐的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