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小品为啥好?
董锋
随着《不差钱》再登榜首,赵本山的小品已经第十一次蝉联央视春晚小品的头把交椅。为何总能独占鳌头?笔者认为,其魅力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题材来自生活。看赵本山的幽默小品,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其题材大都是来自农村农民底层社会的生活现实,来自民间,贴近实际。这种自然真实的亲切感,自然就拉近了小品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看有些小品,总觉得故事斧痕太重,是出自编剧的“创作”,用老百姓的话说:编的,甚至是胡编的。赵本山的小品好像是生活之树上一枝活生生的叶子,其精彩片断和场面,无不有浓郁的生活质感。
其二,高明来自娱乐。从总体看,赵氏小品常以幽默诙谐为第一位的诉求。并非没有某种创作理念和社会思想,而是隐思想于娱乐。其主创者很清楚,观众看小品要是觉得不逗乐,那其他的根本谈不上。创作者和表演者的中心目标,就是如何先让观众开怀大笑起来。那么,就没有教育功能、引导功能了么?有,比如说《相亲》,表面看是老两口代小两口相亲的错位,引发一个个噱头,但背后隐着老年人的婚恋权利、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这样一篇大文章,这叫“寓教于乐”。
不妨多说两句乐和教——
乐要鲜明强烈,教则要隐蔽含蓄。前者要强势,后者要“弱势”。如果反过来,在作品中过于强调“意义”而不是通过故事,将其硬塞给观众,乐不成,教也教不好。应尽量含蓄淡化,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自己去领悟。毋庸讳言,赵本山也有少数过于注重和强调主题思想而有些忽视了娱乐的形式的作品,从效果看,并不好。正如德国美学家姚斯的接受美学所指出的,一部艺术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来完成的。而读者是需要感染的,而不是生硬填鸭的。
一部小品能使百姓开怀大笑,这是前提;倘能在欢笑之余再给人以些微的启示,当然更好。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可是,“七岁孩儿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不少不可乐的相声小品还是大行其道,不妨学小沈阳问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