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数字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和方法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4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1 数字环境下馆藏评价的意义
  馆藏评价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图书馆的馆藏满足读者需求情况进 行全面地衡量、测定和评价的过程。馆藏评价的对象是馆藏,传统的馆藏主要指印刷型 书刊资料以及少量的缩微资料、声像资料、机读资料和光盘等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Internet为标志的网络环境对馆藏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献资源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图书馆收藏的电子信息资 源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馆藏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环境下的馆藏已延伸到 各种电子出版物、各种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包含了现实馆藏,还包含以联机数 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
  虚拟馆藏是指必须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才能获取的本馆以外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总和, 对于这些资源,图书馆只拥有使用权和共享权,而不拥有更新、修改和支配的权利。现 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同构成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虚拟馆藏主要包括两大类 :(1)联机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存放在数据库商的服务器上,或者镜像在国内代理 的服务器上,图书馆每年付费后,其用户可在指定的网站或服务器上访问这些资源。联 机数据库是虚拟馆藏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电子期刊的全文数据库在馆藏资 源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如EBSCOhost、Elsevier的SDOS、Springer、EI village2、 ISI的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网、维普等等。(2)网络信息资源。指根据读者需求及 馆藏发展需要,搜索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下载到本馆或本地网络之中,经过必须 的选择和加工组织,并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
2 数字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
  传统的馆藏评价主要从馆藏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效能来进行,评价的对象是馆藏文 献本身。数字环境下的馆藏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馆藏评价不能仅仅以本馆的实际 馆藏作为评价对象,而应该以在数字环境下占有文献信息资源和为读者提供信息的能力 为主要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传统的馆藏评价中,藏书量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藏书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有:(1)藏书 保障率;(2)读者满足率;(3)学科覆盖率。在数字环境下,由于馆藏性质和内涵的变化 ,单单考察和评价图书馆的藏书量已没有实际的意义,更应该评价图书馆在整个数字环 境下的馆藏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主要包括:(1)对现实馆藏的评价。现实馆藏主要包括 印刷型书刊资料、缩微资料、声像资料、机读资料等。对印刷型书刊资料的评价,基本 上采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如藏书保障率、读者满足率和学科覆盖率。对于缩微资料、声像 资料、机读资料和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评价,应该从数量、学科专业范围、信息类型、 信息容量以及对印刷型书刊资料的替代作用来衡量。关于电子出版物数量的计量和统计 标准可参考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CALIS管理中心联合发布的《 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4年)中的有关规定。(2)对虚拟馆藏的评价。 虚拟馆藏由于没有可计量的实体单位,对它的评价比实体馆藏的电子出版物更为复杂。 从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的角度应该考虑的因素有:联机数据库的数量和学科专业范围、是 否全文数据库、更新周期与回溯年限、网络设备与布局、收费标准、上网时间、带宽与 速率等等。(3)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能力的评价。通过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获得的文献 资源,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对这类文献资源的评价可从 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图书馆参加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或图书馆联盟的情况、每年通过馆际 互借获得的文献数量、文献传递方式、文献互借申请得到满足的时间及收费标准等。
  2.2 信息资源质量
  数字环境下的馆藏主要由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组成,现实馆藏包括了印刷型的出版物 和一些实体的电子资源。从质量评价的角度来说,印刷型出版物可采取传统的馆藏评价 标准,即藏书的内容质量、构成质量和使用质量等等。而对于电子资源类馆藏的质量评 价,最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信息含量。(2)应用软件质量。(3)介质质量。(4)有 否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或潜在的纠纷。(5)文字排版及使用说明规范。
  对于虚拟馆藏的个体评价可以从客观性、权威性、可*性、可用性、时效性、经济性 等多方面来衡量,而对于图书馆虚拟馆藏总体质量水平上的评价,则应该包括以下几方 面:(1)信息选择能力,即图书馆从网上选择用户需要的有价值信息的水平。由于虚拟 馆藏主要来源于网络信息资源,它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分布分散、良莠不分,而且可 能随时都在更新和变化。网络上的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现象,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好 事,身处信息汪洋大海之中却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必使信息吸收和利用率反 而下降。如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年来的信息吸收率也仅为10%左右。 而且网络上还充斥着大量的虚拟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信息、陈旧信息、污秽信息等信 息垃圾,如何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用户需要的有价值信息作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已 成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课题之一。(2)信息组织能力。信息组织的 目的是使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便于人们有效地利用和传递信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 的广泛性、丰富性、无序性、分散性以及随机性,使得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应该善于将 网络上各种分散的信息收集起来,加以分类、鉴别、组织和加工管理,使大量随机无序 的信息转变为有序的、可传递的信息,形成图书馆特有的虚拟馆藏信息资源,便于读者 利用。(3)信息加工能力。数字环境下的数量众多且分散无序的网络资源大多数是以一 次信息为主的未经严格编辑加工整理的信息。虽然有许多检索工具,但对于图书馆的一 般读者来说,由于不熟悉网络检索工具,在终端上只能获得表层信息。网络信息资源要 成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必须经过图书馆的技术加工。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 善于将网上各种分散的信息收集并加以分类、鉴别和深加工,形成“综述”、“述评” 、“研究报告”之类的信息产品,并通过网络方便用户的存取和利用。
  2.3 信息资源结构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是组成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和构 成方式。主要包括:(1)学科结构。主要是指信息资源体系中各学科专业的构成比例情 况,这些比例和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和专业情况是否相吻合。(2)等级结构。主要是指图 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等级构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图书馆界提出了“五级藏书制” ,80年代初这一馆藏等级结构理论引进我国后,国内学者如肖自力提出了五级藏书方案 ,即: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最低级。具体说,如鲁迅专业馆对鲁迅和有 关鲁迅的出版物的收藏应该达到完整级的水平,不仅要包括印刷型的出版物,如图书期 刊,还要包括电子出版物如视听资料、光盘,同时也还要将网上有关鲁迅方面的信息资 源进行收集和整序,形成比较系统的虚拟馆藏。(3)时间结构。主要是考察图书馆信息 资源体系中最新文献的比例状况、虚拟馆藏的更新情况以及馆藏各时期文献的比例状况 等等。(4)文种结构。指信息资源体系中各种文种的构成状况,一般来说,某学科馆藏 中涉及的文种越多,该馆藏的系统完整程度就越高,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也就越高。(5 )文献类型结构。主要是统计信息资源体系中不同类型、不同载体文献的比例情况,以 及与读者需求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不同载体类型的资源能否在数量上、质量上和使用方 式上相互补充,合理分配。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只有建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 读型、各种数据库以及虚拟馆藏的多样化的文献类型结构的馆藏,才能满足读者的多方 面的需求。
  2.4 信息资源效能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效能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读者调查、各种流通统计以及网页 或数据库点击的数据来进行。其中文献流通的统计可反映实体馆藏如书刊的实际利用情 况,而虚拟馆藏的效能则可以通过虚拟馆藏的购置成本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信息资源 效能评价的主要参数有:(1)馆藏利用率。(2)馆藏利用效果。(3)网页点击率。(4)数据 库使用人次。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馆藏被利用的程度以及满足读者文献需求的情 况。
3 数字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方法
  图书馆馆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其评价方法是各种方法组成的综合体 。每一种评价方法都不可能全面而又完整地概述馆藏情况,而只能是对馆藏状况的某一 方面、层次、构成要素作出评判。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是在传统的评价方 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直观评价法
  直接观察流通库中的书刊或电子出版物,对馆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运用直观评价 法可以了解馆藏的范围、规模、深度、文献的重要性、现实价值、外部状况、新旧程度 、修复情况等大致情况。运用此法的必须是学科专家,否则很难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由于是一种非科学的评价方法,仅凭个人判断,结论难 免有失公允,它仅适合作粗线条的大致评价。
  3.2 用户评议法
  用户评议法是以口头访谈、书面问卷和网络调查等形式向图书馆用户或读者征求对馆 藏的意见,以便了解读者需求情况和馆藏利用效能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用户评议法比 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读者的实际需要及需求的趋势,对图书馆馆藏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一般都采用网络调查的手段,收集用户利用文献情况,了解读 者对馆藏质量的意见和馆藏利用效果,从而使馆藏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网络调查具有范 围广、方式灵活、效率较高、成本低、客观性较强、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国内学者 黄晓斌认为:网络调查的主要方式有电子邮件法、Web站点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 服务器日志统计法、用户注册信息调查法等。
  3.3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运用各种有关馆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是馆藏评价中运 用广泛且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馆藏的规模、各主题的馆藏数量、各类型文献的馆藏 数量、藏书增长率、藏书保障率、藏书流通率、藏书拒借率等等,都可以通过统计分析 法来作出评价。
  3.4 书目核对法
  将被评价的馆藏与标准书目、核心书目或权威性的馆藏目录逐一进行核对,以评价馆 藏文献收藏的完备程度。书目核对法适应于核心藏书的评价及馆藏对各学科领域文献的 覆盖率的评价,比较适用于小规模的藏书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评价。不足之处是用于核 对的书目取舍较为困难,且许多书目较为陈旧,而且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不同的标准书 目和核心书目,如《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国外核心期刊专辑》、《中国自然科 学核心期刊》、《全国获奖图书目录》、《省级公共图书馆工具书采选评估目录》等, 还可利用《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来检查馆藏的系统和完整程度。
  3.5 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查对学术性论著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来检查作者所引用的参考 文献被本馆收藏的情况,以及馆藏被利用和可能被利用的情况。如果该论著的参考文献 大多都可以在馆藏中获得,说明该馆藏的质量较高。引文分析法较适用于科研馆藏的评 价,它能从用户利用文献的角度来评价馆藏的实用性和满足程度,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馆 藏和学科核心书刊的占有率。当然,选择引文来源文献时要注意其全面性、代表性、发 表的时间性、引文数量的相对充分性、作者的权威性以及论著本身的学术性等等因素。 当前,运用引文分析法对虚拟馆藏的评价还出现了用专用软件进行统计,速度快且准确 率高,可避免人工统计的不足。
  3.6 馆藏结构分析法
  馆藏结构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馆藏结构类型的全面分析,评价馆藏结 构的合理程度。进行馆藏结构分析必须借助大量的调查统计来获取各种有关数据,并结 合读者需求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判断馆藏结构是否合理。通过馆藏结构分 析法,能发现馆藏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馆藏中各种比例的调整,不足之处是比较 复杂,调查统计的工作量大。
  3.7 成本收益分析法
  在数字环境下,虚拟馆藏中的全文数据库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是相当高昂的,需要大量 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而当前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紧张、技术和人才不足的现象, 所以利用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评价图书馆馆藏的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不失为一 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继武,肖希明编著.文献资源建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常书智主编.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3]张会田.电子馆藏评估:指标与方法.情报资料工作,2004(2):35-38
  [4]黄晓斌.论图书馆用户的网络调查方法.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3):39-43
  [5]肖希明.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5):21-24
  [6]盛小平.数字图书馆馆藏评价.图书情报工作,2003(5):40-43
  作者:邱燕燕,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副研究馆员。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