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传承链】
在调查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对传承链的新认识。
描述传承链可以做如是类比:一条华贵的珍珠链。一粒粒圆润的珍珠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中心,所谓最吸引眼球的核心;然而,如果没有一根串接这一粒粒珍珠的缨络,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粒粒的珍珠或散落而被人们忽视、或湮没而被人们忘却。试想,如果眼前的是一串珠链而不是一颗珍珠,买椟还珠的故事也许不会发生。
如果说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磨砺,凝结不同历史时期物候与人文精华孕育而出的一粒粒璀璨的明珠,那么,与之相关的人,一个广义的人,则是串接珍珠的缨络,我们称之为传承链。缨络是珠链延伸的脉络,传统技艺则仰赖和依附传承链生息繁衍。
珠链的消蚀与其所处环境栖息相关,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和发展也与其环境因素密切关联,比如社会认知度、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有传承形式、艺人的自身素质、使用者的管理和运筹水平等等。
企业,特别是基本依赖传统技艺生存的企业,毫无疑问对技艺本身的保护十分重视,但是,也不应忽视对传承链进行保护,这样做才是对传统技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保护,才能使之生存、振兴和发展。
【传承链的内涵】
传承链应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人:艺人(掌握和传承手工技艺的人)、学者和热心于保护和振兴传统技艺的社会人士。
艺人是传统工艺的技艺传承者;学者是传统工艺的学术传承者;热心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振兴的社会人士则是传统技艺的守望者。
艺人,包括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技术工人)和掌握原创性技术的高级技师(工程师等);历史上,通过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继承传统技艺,在此基础上吐纳磨砺,赋予所继承技艺新的内涵;同时又肩负着播火传薪的使命,是传统技艺生生不息的传承载体。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依附体,是继承者与传承者的统一体。
学者,包括传统技艺及其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中国旧时代的文化传统视工艺为末技,众多重大发明创造和能工巧匠不载史籍,长期湮没无闻。但是仍有不少学者对传统技艺给予相当的关注,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这同样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个时期学者的研究工作,不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的工艺价值有着理论层面的提升,同时对于相关人文价值、科学价值的阐发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热心于保护和振兴传统技艺的社会人士,包括相关主管部门、媒体、从事相关管理的人士等。这是传承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对于艺人和学者的工作予以关注和支持,同时在教化社会影响公众方面起到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承链的保护】
树立保护传承链与技艺并重的观念
中国旧时代的文化传统视工艺为末技,众多重大发明创造和能工巧匠不载史籍,长期湮没无闻。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理念上和实践上,这—积弊并未真正被触动和改变。当前教育体制的重大失误、原创性技术和高级技师的严重缺失,无不与此有关。因此,开展改变重上轻下、重理轻技的旧观念、旧习俗,树立尊重传统、爱护艺人、工匠的新风尚,这一工作十分紧要。其实说白了就是正确的人才价值观。
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
1,在当前社会国人不重手艺的状况十分严重,比之发达国家在高水平科技人才基础雄厚的同时,拥有专项或多项技能的人才队伍也蔚为壮观时局面,我国的差距十分明显,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艺人的保护与培养有着近期现实价值和长期的“保值价值”;人材的保护、培养、储备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当代社会许多高科技目标是依赖技艺实现的,而不少的传统技艺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凸现其独特魅力。因此,拥有艺人团队体量的大小将提升传统技艺及其使用实体的地位。
3,以传统技艺所依附的乡镇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质,因而在所在地域有着强盛的生命力。随着这类企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同时解决了相当体量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企业,在更高的文化环境熏陶下,在新一代艺人的培养造就过程中,文化素质也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链的保护,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艺人、学者和热心于振兴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人士三者间的有机结合
牛栏山酒厂以往的成功经验为以传统技艺为主流生产技术的企业做出了示范。
重视相关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社会认知度:一是通过对相关主管部门的宣讲,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能够被决策者所了解,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主管部门和决策者的认知程度往往对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向公众进行宣教,使之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及传承,才能够有创新和发展。
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大家都很清楚。
艺人的自身素质:这其中包括继承者与传承者双方的素质。主要指能力和态度。能力大,即习者的悟性、动手能力、能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等;教者能否启迪弟子,传以思想,授以技能,等等。态度则是指人的品性、敬业精神等等。这一点决定了能否传好和承好。
使用者的管理和运筹水平,这一点如果不具备,将会直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创新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如何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和工艺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新和发展:自然和物候环境的变化强迫其创新从而适应环境要求;传承形式的创新对于认知度的提高、传承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得人们乐于创新;当代人们特别是艺人的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创新和发展注入动力。
创新是一个理性的创新过程,它是在传统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和科学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活动。这一点十分重要。否则,将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两种结果:1,全新的东西,与原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马牛不相及,还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目,现在发生了许多这样荒唐的事例,2,扭曲了工艺、科学、历史三重核心价值,使传承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