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论戏剧表演中的动作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8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动作“起源于心灵”
  一般的说,戏剧动作,包括剧中人物的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两个方面。
  还有另一种分类法:动作可以分为纯粹外部动作,性格化的动作,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内心动作,静止动作,等等
  所谓“戏剧动作”的含义是广泛的,它涉及到戏剧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各种手段。
  “外部动作”指的是一切可以让观众“看得见”的动作(如走路、舞蹈等),也就是演员的“形体动作”。人物的外部动作也并不是戏剧所特有的。在绘画中,描绘的只能是人物动作的一瞬间;而戏剧再现的则是动作的全过程。
  小说和戏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对人物动作的叙述、描写,后者是对动作的直观再现。
  在剧本中,人物的外部动作是作家用简单的“舞台提示”写明的。在舞台上,演员通过形体动作使它获得直观的再现。任何一个剧本中,都会有很多外部动作;可是,并非所有的外部动作都具有戏剧性。要是外部动作富有戏剧性,至少有两个条件。
  其一,它应该是构成剧情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当众比剑的场面,外部动作丰富而又猛烈,气氛紧张,扣人心弦。这里的外部动作直接关系到戏剧情节的结局。
  其二,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
  人的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是由内心的某种意愿产生的,他是人物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的直观外现。当然,从根本上说,人们的内心活动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人们处于特定的环境中,遇到某种情况,或者由于和其他人物的交往(矛盾、反感、同情等等),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才会有那样的动作。正因为如此,剧作家要赋予人物特定的外部动作,就应该弄清它的心理根据,并让观众通过它洞察人物的内在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了解人物意愿。这是使外部动作具有戏剧性的又一重要条件。
  历史剧《屈原》第二幕,……南后安排毒计,诬陷屈原,把屈原请到内廷,一起观看排演《礼魂》。表演进行当中,南后伪装头晕,并呼唤屈原。接着,剧本中是如下的一段舞台提示:
  南后……(倒入屈原怀中。)
  屈原因事起仓促,且左右无人,亦将南后扶抱。
  楚怀王偕张仪、子椒、上官大夫出现于青阳左房,诸人已见屈原扶抱南后在怀,但屈原未觉,欲将南后挽至室内之座位。
  南后(口中不断高呼)及见楚怀王已见此情景,乃忽翻身用力挣脱)……(飞奔向楚怀王跑去。)
  屈原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楚怀王及余人由东房忽骤下阶,迎接南后。
  南后(由左阶奔下,投入楚怀王怀抱)……
  这是剧中屈原的命运发生忽骤转变的时刻,也是场上人物内心活动复杂、剧烈的时刻。
  其三,“停顿”也是动作
  在戏剧中,动作不只包含外部的、形体的,也包含着内部的、心理的。而且,从“戏剧动作”的真正含义来说,后者比前者更丰富、更重要。这里,我们讨论后者。
  小说家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描写的方式,在剧本中没有用武之地。戏剧有它自己的方式。
  方式之一,是剧本“舞台指示”中所说的“沉默”,或曰 “停顿”。在这时,人物没有台词,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只是静止不动。巴拉茨在《电影美学》中说: “保持沉默常常是一种故意的、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而且它常常代表某种十分明确的心理状态。”
  停顿是否具有戏剧性,正是取决于人物在这一瞬间心理活动的内容。
  可是,某一“停顿”本身,并不能向观众展人物具体的心理活动。然而,在剧本中,人物的动作都不是孤立的,它是前面一系列动作的 “果”,又是后面某些动作的 “因”。
上一篇文章: 话剧表演之舞台语言
下一篇文章: 表演——形象管理的艺术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