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编辑的三个比喻
原学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雷群明曾写过一篇《印在别人书上的名字》,动情地表示“编辑工作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
他持论的理由有三条:第一、文章的不朽靠流传,流传必须靠出版,出版必须靠编辑。第二、编辑“工作就是读书,读书就是工作”,这个特点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第三、编辑以书稿和出版物为纽带,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读者,与各式各样的人物打交道,酸甜苦辣,甘苦倍尝,也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
雷群明所谈的是出版社图书编辑,新闻媒体的编辑也可作如是观。作为编辑,要学会以“天底下最好的职业”来激励自己,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清醒定位:不因别人高看一眼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别人轻看一分而烦恼无尽。就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而言,我们不妨看看来自民间的三个比喻———
助产士
作者撰写新闻稿件、制作新闻产品,就像怀胎的孕妇生孩子一样。如果没有编辑的帮助,“孩子”(也就是新闻作品)“早产”、“流产”、“难产”甚至“胎死腹中”的可能都有。
很多人还记得因重走长征路而出名的记者罗开富。从1984年10月16日到1985年10月19日,他沿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历时368个日夜,写下300多篇新闻稿件。在重走长征路结束时,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加藤千洋现场采写的消息:彪炳史册的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第一次被一位中国记者用一年时间征服了,这位记者就是经济日报的罗君,他是一年时间内走路最多、发稿最多的记者。
姑且不管罗开富在300多篇新闻稿件的发稿过程中有关编辑怎样帮助,怎样拟定和调整选题,怎样润色稿件,单说这一设想付诸行动前,经济日报新任总编辑安岗提出的要求,就足以看出编辑对作者的“助产”作用究竟有多大。当时,总编辑安岗(总编辑也是编辑)为这次采访规定了“六个必须”:全程每一米路都必须是徒步,决不弄虚作假;必须按长征的同一时间行进,即在中央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出发,到1935年10月19日走到陕北吴起镇,在这同一时间里完成徒步采访;即使山下或山间有了公路,也必须走红军走过的原路;必须每天写一篇报道保证见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在第二年10月19日走到吴起镇;在中央红军因战事休整的路段,必须设法徒步采访二、四方面军的路线并报道好。
如果没有编辑在后方的大力协同和全力支持,罗开富的毅力和创新很可能会中途夭折。具体的新闻策划是如此,每篇新闻作品从发往编辑部到在媒体上刊登、播发出来的过程也是如此。编辑是名副其实的助产士,常常幸福着作者的幸福,痛苦着作者的痛苦,为新闻作品的诞生而倾注了全部心血。
批评家
一般说来,编辑作为作者新闻作品的第一读者,会向作者挑刺,指出作品种种不足,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把编辑比为批评家,十分恰当。
当然,批评家对于所批评的对象只要发表完意见,就尽到了责任,完成了任务,而编辑在批评完作者的稿件之后,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他要尽自己所能说服作者尽快接受自己的意见,并指点作者如何把作品修改得更好。
批评不仅仅是“挑毛病”,还包括对正确做法和好的倾向及时肯定。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阮次山曾经回忆说,当他从台湾报纸辞职并接受邀请加盟凤凰卫视,是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及时给了他指点。刘长乐看节目看得很细,他对阮次山说,在节目里讲民进党人嘴巴比脑筋快,给他印象很深。刘长乐还坦诚相告,阮次山说陈水扁对两岸关系有“二奶”、“姨太太”心态,这也让他感触很深。这种及时肯定让阮次山领悟到,电视不同于报纸,同一篇新闻报道可以反复看,受众在看电视的时候可能在打麻将、在聊天,电视新闻评论不能长篇大论。
尽管这是以电视台老板的身份与专栏主持人交换意见,但这种宽泛意义上的批评交流与编辑对作者的批评交流是一样的。一句话,编辑作为批评家给作者指出问题和肯定成绩,都有导向和示范意义。
小花匠
邹韬奋曾经把编辑比喻为“小花匠”,想来也很贴切。1929年12月,《生活》周刊由四开小报改为十六开小册子形式出版,邹韬奋写了一篇《辛酸的回忆》,其中把刊物比作由刊物创办人、同事、作者、读者“这四方面所发出的甘露而灌溉成的一朵一朵的鲜花”,而把自己比作花园中的小花匠:“他在这里面做个小小花匠,觉得他的个性还算比较的近些,觉得还有兴趣,所以愿以全副精神竭尽绵薄;只望能在此茫茫的人生长途中,寻得一花一蕊,贡献给诸君;倘若诸君觉得在有些趣味的材料中,随处得一点安慰,得一点愉快,得一点同情,得一点鼓励,便是他暗中在精神上所感到的无限的愉快。”
编辑就是“花匠”的比喻,给人许多美好的遐想。是啊,编辑是批评家,但绝不能全是批评,更不能在作者起步阶段就挫伤他的锐气。编辑更要善于做一个辛勤的花匠和园丁,让作者们的作品之花健康成长,让作者本人也能健康成长。
编辑手里一支笔有时就像一把斧,有人甚至称编辑为“砍匠”。高明、负责的编辑确实会砍,砍得精巧,不但本意不变,反而既短又精,读来明快。新华社许多好稿就倾注了高级编辑李耐因的智慧和心血,1979年6月8日播发的《一位基层干部称赞三中全会有十个好》,是他帮助两位记者从十分丰富的材料中“截取”出来的;同年7月25日播发的《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仅500多字,是他从五六千字的长篇通讯中“拎”出来的。李耐因“拧干水分不伤根”的做法和“锦上添花”的功夫,给人以许多启示,也给那些胡编乱砍、弄得作者稿件“伤筋动骨”的编辑以深刻警示。
关于编辑的比喻还有很多,像“伯乐”、“小卒子”、“作嫁者”等,都是在说编辑一定要具有不计个人得失、善于成人之美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业务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