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桂晓风:编辑要有校错如校仇精神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0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我国编辑工作有严谨、科学、无私、敬业的优良传统,古代就有‘校错如校仇’的说法,但现在有些人把差错当成朋友一样,经常‘亲密无间’地相伴,少数出版社更是‘无错不成书’。”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一谈到目前新闻出版业编辑质量存在的问题就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桂晓风,这位曾做过编辑、总编室主任、出版社社长、出版局局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编辑学会会长,以编辑学会和自己调查研究的材料为依据,近日给记者分析了目前编辑工作存在的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6大问题,并给出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建议。

“媒体怎能说‘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

  桂晓风强调编辑工作是有严格规范的,这些规范不是可遵守可不遵守,而是必须遵守。“一家权威电视台一位主持人播新闻时说,‘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这位主持人显然没有查核过历史记载,圆明园是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焚毁的。电视台拥有亿万观众,应该在知识的准确传播上起带头作用。如果没把握,至少应该先查一下权威性资料。但是现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也有问题,‘不破不立’就被一词典解释为‘破不了的案件就不予立案’。”他首先从媒体、辞书等应该遵循知识规范说起。
  桂晓风还分析了当前被某些媒体和图书不同程度忽视的其他规范问题:第一,法律规范。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刊载的内容,出版物不能刊载,媒体不能传播,例如危害国家统一、侵害民族风俗、宣扬淫秽色情等。有的出版物就在民族风俗问题上栽了跟头。第二,语言规范。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形成、繁衍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语言规范极为重要,爱护和健康发展母语是爱国主义的内涵之一。但是现在糟蹋民族语言的现象惊人,部分权威媒体不但没有正确引导反而推波助澜,“粉丝”“钢丝”“玉米”在中央大报上随便使用。第三,逻辑规范。逻辑思维即理性思维是高级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把握真理的必经途径。一个不善于理性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中国逻辑传统是世界三大逻辑传统之一,但现在有些媒体逻辑混乱的现象比比皆是。
  第四,修辞规范。为了在交际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各种修辞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适用于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交际环境。例如,小说、诗歌等可以使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但是通讯、回忆录等纪实性体裁一般不能使用这类手法,但有些出版物和媒体(尤其是广告)跨文体滥用文学手法。第五,出版专业规范。出版物不仅要内容正确,文字规范,表达准确,为了适合在大众中传播,还必须符合出版专业规范。例如,表达方式与读者对象的一致性,封面和版式设计与内容的一致性,目录与正文标题的一致性,各级标题的统一性,版本记录的完整性与统一性等等。桂晓风认为,出版物全面符合上述六项规范,编辑才算尽到了责任。
  出版物的严重差错将带来哪些危害呢?桂晓风强调两点。第一,现在出版物和媒体传播借助网络、手机、电视等载体,影响力惊人,一个错误可能会祸及几千万甚至几亿人,这就是当代技术条件下差错的“放大效应”。第二,一个人幼年时代接受的错误信息,很可能会误导他一生。因此,桂晓风主张:一是当代编辑应该比古人更加严格地防范差错;二是对于出版物中的差错要区别对待,要借鉴确定医疗事故的办法,分级分等。对中小学教科书,辞书、工具书,党和国家文献等重点出版物,要规定更高的编校质量标准。同一种出版物中,不同性质的差错,也应该给予不同的系数。首先要严格控制内容差错,技术差错也不能等量齐观。例如,一级标题差错和三级标题差错,就不能简单地都计作“一处差错”。不宜笼统地以万分之一差错允许率来衡量是否合格,否则,会掩盖不少问题。

  “华人物理学家开会为何不许讲汉语”

  “一次华人物理学家开会,组织者却规定宣读论文只能使用英语,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坚持使用汉语发言;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法国学者用英语发言,法国总统因而退出会场。这位总统气愤地说,难道法语不准确、不优美吗?难道法语不是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吗?”桂晓风以这两个小故事为由头,指出当前部分出版物平均质量有所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编辑缺乏把关能力和没有忠实地履行把关责任只是因素之一。
  桂晓风指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因而,当他说到有些出版物和媒体上语言失范的现象时痛心疾首。他认为,突出问题有五:错别字泛滥;不顾词性,随意搭配词语;乱造新词;乱用成语;滥用外来语,甚至不顾语言环境是否确有需要,在中文中夹用外文,破坏了祖国语言的纯洁和规范。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母语缺乏挚爱和敬畏的心理。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受对外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商业文化的冲击,整个社会对语言的使用都存在不规范甚至混乱的现象。桂晓风认为,现在又到了需要大声疾呼“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时候了。
  桂晓风还从编辑队伍结构的变化分析了部分出版物编辑质量下降的内在原因。近年来,编辑队伍急剧扩大,上个世纪60年代前考入大学的老编辑基本上已退出岗位,大批新人带着朝气进入队伍,而培训和到基层单位锻炼、到边远地区挂职等措施没有完全跟上,队伍扩张,平均素质则在一定时间内有所下降。青年编辑知识结构新,学历高,外语和计算机强,但人生阅历和历史知识相对肤浅,对国情了解不够,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领会不足,因此容易浮躁。此外,一些出版单位编辑群体的“非学者化”倾向值得警惕。而这种倾向,一般都是与利润指标在编辑部门分解到室、分解到人相伴随出现的。毫无疑问,在当代条件下,要更加重视编辑的策划职能,还应该有更多的编辑掌握一定的营销知识。但是,由于出版物的质量主要是在编辑环节决定,确保和提高质量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新技术革命和文化单位转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这一主题。编辑工作本质上是文化工作而不是经济工作或技术工作;而且,至少有一部分编辑应该是高水平的学者。否则,出版物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上一篇文章: 有关编辑的三个比喻
下一篇文章: 网络学习影响职业生涯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