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预焙阳极焙烧工艺的优化与实践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0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我国的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是在消化80年代初引进的日轻焙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用的焙烧工艺不能充分利用挥发分燃烧产生的热量,致使焙烧热能消耗一直较高;挥发分燃烧不充分,造成烟气净化负担较重;升温速度控制不理想,产品质量较差。

  焦作万方54室敞开式阳极焙烧炉设计产能为4.2万吨/年,由三个火焰系统组成,每个炉室有8条火道7个料箱,分6层卧装;焙烧炉面设备采用机电一体化燃烧架和机电一体化排烟架,DCS自动控制系统;以重油作燃料;所用生阳极为大颗粒配方,沥青用量为17%;于2001年3月投入生产。

  经过对焙烧工艺的不断探索和优化,焦作万方在挥发分充分燃烧、燃料消耗降低、实收率增加、阳极内在质量及外观合格率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1. 控制方法的改进

  传统升温曲线一般都是控制每个炉室的每条火道的温度,根据温度情况,用人工调节排烟架风门开度和燃料量进行温度控制。挥发分开始排出时由于炉室温度低基本不能燃烧,到次高温炉室,炭块挥发分大量排出导致炉室温度超高时,则打开看火孔透入冷空气降温,所以挥发分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一种方法是只控制燃烧架加热的高温炉室温度,负压控制完全凭人工经验,保证高温炉室不带正压就行了,低温炉室温度不控制。结果是预热炉室温度跟不上升温曲线,挥发分基本没有燃烧就排入了烟道,燃料消耗高,产品实收率低。

  焦作万方阳极焙烧加热设备采用脉冲式燃烧控制器,DCS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对每条火道的温度和负压进行自动调节,控温精度为:预热段±20℃;加热段±2℃。炉室水平及垂直温差小于30℃。

  我们在控制方法上的改进是:对低温和高温炉室进行控温,挥发分排出炉室自由升温—即只需控制1P、4P、5P、6P炉室温度,2P、3P炉室自由升温。在优化的焙烧曲线下,挥发分排出区域的火道温度可达650℃以上,保障了挥发分的充分燃烧,节约了燃料消耗。

  2.炉墙缝的合理设置及填充料的正确使用

  这里重点要解决的是焙烧气氛和压力的问题。

  由于粘结剂分解生成的气体不断地通过制品内部和填充料间隙,使制品内外层和填充料内外层之间都存在着分解气体的浓度梯度,若分解气体浓度低,则分解气体从制品中向外扩散的速度快,促进了粘结剂热分解反应的进行,使粘结剂的析焦量减少,反之,若分解气体排出速度慢,则析焦量增加。

  当焙烧体系达到300-400℃时,粘结剂的分解和缩聚反应同时进行,如果增加体系的压力,反应将向缩聚方向移动,同时还可减少分解产物的浓度梯度,使第一次反应产物在焙烧体系中延长停留时间,有利于参与缩聚反应,既可提高析焦量,又有利于中间相小球体的生成[1]

  由于多种原因,焦作炉的炉墙缝分布在2-10mm之间,非常不利于生产,投产初期的质量及实收率都不太理想。我们采取措施,将炉墙缝控制在1-3mm之间,实践证明有益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实收率的增加。

  对于填充料,原设计为6-3mm的煅后焦。煅后焦一方面价格贵(1200元/t),另一方面透气率太高,挥发分排出过快,体系压力低。因此我们改用了冶金焦,粒度选为6-1mm,价格仅330元/t,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但由于挥发分在通过填充料的过程中,一部分会被吸收,一部分在热的填充料颗粒表面形成热解炭膜,而新冶金焦的吸附性恰恰较强,会导致析焦量减少,因此在如何使用的问题上,我们的做法是将新冶金焦做覆盖料,避免与阳极直接接触。另外一个措施是在预热炉室填充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一方面减少了负压泄漏,可以低负压操作,另一方面也使得挥发分排出速度减慢,增加析焦量。

  3. 焙烧曲线的优化

  从工艺的角度,焙烧曲线应考虑3个参数:阳极升温梯度,阳极最终焙烧温度和高温保温时间。

  3.1 阳极升温梯度

  阳极升温梯度主要是控制挥发分大量逸出的中温阶段,这个阶段制品温度为200-700℃之间,此阶段大量排出挥发分,同时粘焦剂逐渐焦化,为了提高沥青析焦量,改善制品的各种理化性能,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尤其是200-500℃之间,否则升温过快,会造成裂纹、疏松、孔度增加、体积密度下降。

  同时,还要调整好挥发分的燃烧位置,防止挥发分燃烧过快或过慢。一般来说,挥发分燃烧的炉室要离强制加热区(燃烧炉室)足够远,这样可增大烟气与阳极块之间的温度差,有利于热量的传递;挥发分燃烧区亦要离排烟架足够远,以防止挥发分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就由排烟架排走。因此,挥发分燃烧的位置一般都控制在预热段的中部。

  焦作万方阳极焙烧系统投产时附带烘炉职能,采用的是48小时移动周期,7室运转,制品低温阶段较长,温升只有2-3℃/h,而这个阶段恰恰是粘结剂发生迁移的阶段,是制品产生轴向和径向不均匀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产品质量较差:疏松、表面氧化、强度差,外观合格率很低。

  2001年5月,烘炉完成后改为6室运转、36小时移动周期,产品质量及合格率无实质性变化。

  7月份,我们做了多次试验,初步将1P移动前目标温度定为594℃,外观合格率逐步提高到80%。但根据检测数据,挥发分排出位置多数在2P,制品低温阶段升温速度慢,而靠近第一个强制加热炉室的3P却升温过快(这正是需要放慢升温速度的炉室),沥青析焦量低,挥发分没有充分燃烧就被排入烟道,排烟架与环形烟道接口处可见到挥发分的凝固物。

  于是我们重新制订了技术方案,在低温阶段适当提高负压,尽量使制品升温加快,同时将4P的强制加热升温速率降低。此后内在质量得到提高,外观合格率逐步提高到98.5%以上。

  2004年,我们已将火焰移动周期缩短到28h,由于一些技术手段的运用,产品质量比36h移动周期更好。我们计划不久将生产曲线缩短至27h。

  27h的试验数据于2002年9月已经取得,经测试,挥发分的燃烧情况控制良好,燃烧位置都发生在2P-3P之间,即预热段的中间位置,这个阶段的升温速率为6-8℃/h。[2]

  3.2 阳极最终焙烧温度

  焙烧热处理温度高,有利于制品内部微晶生成增长,提高抗氧化性,从而减少铝电解阳极消耗:在850℃~1300℃的温度范围内,阳极焙烧温度每提高
  100℃,阳极的消耗就减少几个百分点,特别是当升高到1000℃~1100℃范围的时候阳极的抗氧化性会有更大的改善[3];焙烧热处理温度高能降低阳极比电阻,但同时阳极的化学活性也降低,反电势增大,对于电解来说,消耗的电能增多,当焙烧温度从900℃上升到1270℃,反电势增加0.1V,故阳极比电阻并非越小越好[4]。另一方面,700℃以后,焦炭烧结发展到热老化过程,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所以,在达到阳极理化反应、制品性能能够均匀一致的最低条件时,即可进入保温阶段。

  焦作万方的火焰最终温度为1180℃,阳极目标温度控制在1080±20℃。经测试,阳极表面温度为1085℃,中心温度可达1075℃。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做过火焰最高温度为1250℃的生产试验,结果显示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仅电阻率下降了1-2μΩm,重油消耗却增加约10%。

  3.3 高温保温时间

  高温保温时间是产品内外质量均匀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工艺要求的角度来说,阳极温度到达1080±50℃后,一般应保持15-20h。测试结果显示焦作焙烧炉该阶段阳极冷热端的保温时间分别为18-35h,满足质量要求。

  4. 应用效果

  4.1
  炭素制品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的均一性问题,即每一项指标的稳定性及每块阳极之间质量的均一性,此问题已在焦作万方得到很好解决。

  4.2
  通过对焙烧工艺的不断探索和优化,预焙阳极质量、合格率均有很大提高:由于沥青析焦量的增大,使得炭块体积密度上升,熟块平均块重、实收率增加;耐压强度大幅提高;电阻率有所下降。月累计指标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焙烧工艺优化前后指标对比表
    指标名称电阻率(μΩm)耐压强度(MPa)真密度(g/cm3)体积密度(g/cm3)平均块重(kg)实收率
    (%)
    优化前59.134.32.061.5374992.01
    优化后55.441.92.061.5776994.47


  4.3 挥发分被控制在2P-3P均匀缓慢排出,燃烧充分,且热量能被充分利用,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有利于环保。

  4.4 铝电解使用性能良好,抗氧化性强,炭渣量非常小。焦作万方280KA铝电解槽阳极毛耗、净耗指标列于表2。

  表2    焦作万方铝电解阳极毛耗、净耗指标

    指 标
    2002年
    2003年
    阳极毛耗508501
    阳极净耗428431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1
  提高产量的收益:与设计的36小时移动周期相比,27小时移动周期年产量可由4.6万吨提高到6.1万吨,年可新增产值3500万元。

  5.2 提高阳极实收率产生收益:实收率提高2.46%,年可新增利税350万元。

  5.3
  降低铝电解阳极毛耗价值:焦作万方铝电解阳极毛耗30kg/吨铝,对年产6.8万吨电解铝厂来讲,年可同比节约阳极采购成本480万元。

  5.4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极小:挥发分在火道内燃烧充分,减少了沥青烟气的排放量,电捕焦油器收集的沥青非常少,看不到烟囱排出黄烟,有极好的环境效益。

  6. 结论

  6.1 分别对低温和高温炉室进行控温,挥发分排出炉室自由升温,可保障挥发分的充分燃烧,降低燃料消耗。

  6.2 炉墙缝控制在1-3mm之间,新填充料不直接接触阳极,增加填充料密实程度、减少负压泄漏,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实收率。

  6.3 由于阳极升温容易出现低温慢、中间快的缺点,所以1P升温速度应加快,
  4P应放慢,这样才能保障挥发分均匀缓慢排出,提高析焦量。

  6.4 最终焙烧温度控制在1180℃能够满足铝电解需求,再提高火焰温度燃料消耗增加,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

  6.5
  火焰移动周期缩短到27h是可行的,产品质量均匀稳定,与36h周期相比,可增加产量33%,降低了燃料消耗,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童芳森等.炭素材料生产问答.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11
  [2]华中科技大学.焦作万方阳极焙烧炉实炉测试报告.2002.3
  [3]赖延清等.电解铝炭素阳极消耗研究评述.轻金属.2002.8
  [4]张平等.焙烧曲线调整与预焙阳极质量.世界有色金属. 2000增刊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