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播作用于心理的特点
1,声音传播是转瞬即逝的声音信息通过受传者的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没使用文字符号,不要求受传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结构,只要有一定的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就行,也不要求有解读文字符号的能力,因此从文盲到学者都能接受和理解。
2,直接口头传播因为是传受双方面对面地进行的,受传者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受传者的参与度,使受传者产生被牵连进去的感觉;传播者能根据受传者的反应及时调节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方法。由于传受双方能相互影响,从而有利于产生团体意识和共同决定的模式。因而直接口头传播特别适合用于交换意见,协调歧异,形成决定。
3,口头传播是通过声音刺激进行的,而声音发自肺腑,富于高昂与低沉、轻柔与刚强、抑扬与顿挫、缓慢与急促的多变化的表现力,因而传神、传情、感人。这一特点不仅用于抒情性和鼓动性的传播时特别凑效,而且有利于播音员再创造。1984年四川省广播电台约请笔者撰写“青年心理讲座”广播稿。当笔者在收听自己撰写的广播稿时,有一种比自己撰写时更深的理解,更激动的感受。从此我才切身体验到广播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4,直接声音传播面对受传者,可配合眼光、面部表情、手势来表达感情,也就是说,不仅有声音符号,还伴有光符号,两种符号配合作用于大脑,因而更具有感染力。威尔克(W.H.Wilke)曾对直接声音传播、间接声音传播和文字传播三者的说服力作了一次实验。他用相同的传播内容,分别以三种不同的通路,向三群大致相同的大学生作实验。他发现,无论是讨论战争、节育或经济问题,最能改变受传者意见的是直接声音传播,其次是间接声音传播,再其次是文字传播。(24)
5,与文字传播比较起来,直接声音传播向受传者提供更多的传播内容的细节,信息量更大,使受传者得到的感性材料更多,印象更深刻,因而传播效果更好。
6,由于声音信号转瞬即逝,因此听众在收听广播时面对源源不断的转瞬即逝的信息流,难于使广播电台的声音流停下来,好让自己思考、理解、记忆广播中的某一句、某一段的内容。因此,在心理学上所说的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和情绪记忆中,广播信息主要靠情绪记忆。而产生情绪记忆的前提是传播的信息必须形象、生动、具体、活泼、新鲜。
声音传播作用于心理的这些特点,要求在写广播稿时不能与书报刊上的文字稿完全一样,而有特殊的要求:
①,用好象声词。书报刊上的文字稿不仅在平面上展开而且把信息凝固起来,受传者对某一字、某一词、某一句如不清楚,还可用眼光在上面来回搜索直到把它弄清楚为止。而广播稿由播音员播送时,信息不仅是在时间轴上进行而且是流动的,转瞬即逝,听众一旦没有听清楚其中的某一词、某一句、某一段就难于补救。因为广播的声音流在时间轴上流动,使听众应接不暇,哪还有时间去搜索未听清楚的话呢?怎么办?用好象声词,使被修饰的词语更容易听清楚。“泉水流淌”听不清楚?那就加个象声词:“泉水叮咚叮咚地流淌”就清楚了。同样,“饿肚子”改成“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直响”,“农民数钞票”改成“农民哗啦哗啦地数钞票”,“算盘声”改成“嘀嘀哒哒的算盘声”等等,就能使听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听得清清楚楚了。
②,用奇怪的题目牢牢抓住听众的心。
由于广播稿在传给听众时不像书报刊上的文章在平面上展开,而是在时间轴上依前后顺序逐渐输出的,这样就出现了两种遭遇:当书面语言的标题不好而没有引起读者兴趣时,他还可能溜览全文,对文章内容多少有些了解;当广播稿的标题做得不好而没有引起听众兴趣,他没法了解广播稿的整个内容就可能另换频道,收听别的节目了。所以,广播稿的标题一定要把听众的心抓住。笔者应邀参加“四川省攀枝花广播电台获奖新闻作品研讨会”,看到他们的那些获奖广播新闻作品大小题目都做得很好。如,“年轻的老人”、“特殊的红包”、“自摘乌纱帽”、“董事长收到匿名信”、“总理的胆识:一手拿敌敌畏,一手拿五粮液建二期”、“二滩,芝麻开门”、“绿色娘子军”等等。当听众一听到要播送一个“年轻的老人”时, 都会感到奇怪:既然是老人为什么又年轻?既然年轻为什么又叫老人?怪事!听听看,是怎么回事。您看,这个题目像钢爪一样把听众的心死死抓住,你非听下去不可。当听众一听到“特殊的红包”这个小题目时也会感兴趣:红包不就是装钱的么?特殊的红包是不是装的钱特别多?听听看,总经理这次在南山宾馆会议上,给二级厂矿和分公司、子公司的头头脑脑们发的这个特殊红包里究竟装了多少钱?听完才晓得原来装的不是钱而是“明年必须消化的巨额减亏批标”。试想,如果改用另一个题目:“总经理向各分厂分公司下达减亏批标”,听了这个题目就已知事情的根底,谁还想继续听下去?当听众一听到“自摘乌纱帽”这个题目更感到不可思议了:那么多人都想当官,有的人为了当上官不惜削尖脑袋拼命钻,这是哪个傻瓜,好好的官帽,别人来摘还应跳起八丈高来保卫,怎么自己去摘呢?听听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傻瓜。同样,“董事长收到匿名信”这个题目也吸引人:匿名信一般都是仇人写来痛骂、威胁、警告、讹诈他所痛恨的人的信。现在董事长收到了匿名信?董事长也有仇人?听听看,董事长的仇人在匿名信里骂他些什么、警告什么又怎么讹诈他的?听完后才知并不是什么仇人写的漫骂、威胁的信,而是一位普通职工、普通党员表达“与公司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决心的信,使董事长感动得热泪盈眶。总之,由于事先揣摸了受众的心理并推敲了用什么样题目才会在听众的心灵的湖水里激起好奇的波澜,因而做出的题目像一只只锋利的爪子,把听众的心牢牢地抓住,让他们非听完这个节目不可。
③,采用各种手法表现、烘托出真实、生动的现场感。
鉴于广播电台传播没有电视那样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要在听众心中产生现场感就比较难,而受传者在接受传播信息时都不满足于只收到声音信号,还想了解新闻事件的样子,还想知道声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处在一个什么环境中,也就是还渴望有现场感。因此,能不能使听众产生形象、生动的现场感就成了广播电台与电视台争夺受众的重要手段,成了广播电台在电视冲击下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的一着棋。从攀枝花广播电台获奖广播新闻作品看出,他们看到了这着棋,也非常重视这着棋。以1998年5月1日关于二滩水电站工程下闸蓄水的报道就可看出他们为突出现场感真是匠心独运:为了全方位地向听众报告现场,不是在一个点而是在二滩电站大坝内侧左岸的江边、大坝外侧和大坝下围堰处都派了多个记者作现场报道;为了在听众心中产生真实、亲切感,报道时还要报上记者的姓名:“本台记者张福辉、伍巍在大坝内侧左岸江边向你报道。”“本台记者杨丁、海光在大坝外侧为你作现场报道”,有时还用情不自禁的语言(如“主持人杨丁忍不住想说”、“听完本台记者蒲萍报道之后,编辑海光有话要同大家聊聊。”)把主持人、编辑与听众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给听众一个非常亲切的友好感;为了给听众产生现场感,使用了活鲜鲜的奔腾水声、鼎沸嘈杂的人群声、炸桥声、受采访者的讲话声等多种现场录音;为了给听众产生现场感,对现场的描述特别细致:“在我们前方80米左右”、“我们现在是在距大坝50米左右的水垫塘”;为了给听众产生现场感,很真实、生动地描绘新闻事件的变化过程:“现在有三孔临时导流底孔正在过水,水势汹涌澎湃。。。。。。听!水势在渐渐减小。。。。。。啊第一孔已全部关闭。。。。。。第二孔也没有水流出了。。。。。。现在的水位比5分钟前下降了5米。。。。。。最后一个临时导流孔的水已经渐渐减少”,啊!“现在已经没有水花了”,“暗礁羞答答地露出水面”,看,奔腾咆哮了几万年的雅砻江现在已变成了一条“几乎干涸的河床”,“水减垫塘基上已经冲起了许多小鱼。。。。。。”这些细致、生动的栩栩如生的描述,使听众听其声而如临其境,获得了很强的现场感的满足。
④,用形象对比,提高听众的时空感。
由于广播电台的声音传播没有画面,当听众想了解某些新闻内容的空间大小和时间长短时非常困难。这时最能帮助听众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就是把这一传播内容与听众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当广播电台介绍二滩水电工程高240米的双曲拱坝将在大坝上游“形成一座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时,听众是很难想象这个平湖有多大,攀枝花广播电台获奖新闻作品的作者们看到了这一点,说“相当于3 个长白山天池或者18个杭州西湖”,对东北听众来说,一听到这一比喻就会惊叹:哇?天池就够大了,还有3个天池那么大!对于南方听众来说,听到这一比喻更要惊呀,哇?西湖就够大了,还有18个西湖那么大?这一比,才让听众把这个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平湖之大领会到了。谈到二滩水电站工程深入地下三百多米的主厂房长280米、宽255米、高64米。听众根据这个数据也很难想像这个地下厂房有多大,可经他们一比:“相当于一座21层大厦的高度,可轻而易举地装下整个北京京西火车站”,哇!那么大呀,整个北京京西火车站都装得下!听众一下子便能想像出这个地下厂房有多大了。通过这些比喻不但弥补了没有画面的弱点,而且还给听众更具体、更丰富、更形象的想像空间。
⑤,为了减少了听众的误解,应当使用广播稿的特殊语言。
广播电台使用的声音符号转瞬即逝,如果听众对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某一段没有听清楚就难于补救,不像书报刊使用的文字符号把传播内容凝固起来,当读者对某一词、某一句话、某一段没看清楚还可通过随意慢读、重复阅读来补救。这一特点就要求写广播稿:一要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如要用“因为”、“如果”、“应该”、“比较”、“时候”而不要用“因”、“如”、“应”、“比”、“时”,因为单音词的声音很短,一晃而过,不容易听清楚,用双音词就延长了听众收听同一词的感受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