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无锡5月7日电(朱晓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性困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被放大。记者今日走访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江苏无锡,发现各金融机构一边构筑抵御信贷风险的“高墙”,一边不约而同放宽信贷政策、创新打包各类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构成江苏企业主体的是民营企业。在政府主导的“苏南模式”中,这些民营企业从原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承担了大量债务,资产负债率偏高。同时,房产和土地由租赁或划拨而来,难以办理抵押登记,不能作为抵押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这些企业多是家族式管理,面广量大、单笔融资额度小、稳定性差,商业银行给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是大企业的五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故此由来已久。
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张先忧说,无锡去年四千四百亿美元GDP总量民营企业贡献了百分之六十点八,九成的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其中五成的中小企业又从事外贸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面对中小企业资金困境,今年二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组织十九家金融机构与一千五百八十八家中小企业签订九百八十亿元的授信协议,向一百七十六家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授信二百〇三点三二亿元,支持企业数、授信金额双双创无锡历史新高。
银行和担保机构间也开辟通道:无锡十八家银行已与四十二家担保机构签订二百〇一亿元的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签约机构数及金额刷新无锡历史记录。
大规模的新增信贷放出后,广大中小企业的“反弹”力仍有待观察。江苏宜兴农村合作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朱桦说,该行占有无锡六成中小企业客户群,目前新增贷款规模同比扩张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但总体收入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