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专家解析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不一称工业调整不深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2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中新网5月8日电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生产结构变化是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但是张立群认为,当前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型调整,不会很深也不会持续时间很长。

  张立群在题为《正确看待用电量负增长与经济正增长》的文章中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02,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却分别增长6.1和5.1。正确认识这一反差,对于把握当前统计数据的质量、判断当前经济形势至关重要。

  据数据分析显示,在经济增长下行时,发电量下行的幅度更大;当经济增长上行时,发电量上行的幅度也更大。2008年GDP增长率由上年的13回落到9,而发电量增长率则由上年的15.8回落到5.6,回落幅度大于GDP,增幅则已明显低于GDP。

  张立群表示,生产结构变化是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分析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调整,在此期间,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长时间在低谷徘徊。随着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调整,电力需求明显减少,发电能力过剩问题比较突出。而经济增长则更多地依靠耗能较低的轻工业,以及各类服务业支持,这就出现了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高,回落幅度较小;而发电量(用电量)增长水平则相对较低,增幅下降较大。2008年我国经济的调整,也包含重化工原材料工业的调整,特别在四季度,重工业增幅下降远大于轻工业,这就必然导致发电量(用电量)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长。

  此外,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工业结构的调整仍在继续,重化工业增幅下降较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0.3,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2.8,石油加工、炼焦业同比增长-5.4,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同比增长3.7,增幅均低于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5.1)。重工业是用电大户,占一季度工业用电的82,重工业增速大幅下降,是导致一季度工业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分析称,需要注意的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新一轮较快增长中,重化工业一直处于加快发展中,由于其对电力的需求很大,引起发电量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当前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的调整,必然对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很大的校正力,也就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发电量(用电量)负增长和经济正增长的现象。

  文章认为,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阶段,内在的增长潜力巨大,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会对重化工原材料行业产生更大需求,形成持续带动。因此,当前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型调整,不会很深,也不会持续时间很长。一季度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效果已开始显现,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消费持续活跃,消费结构升级活动重新加快,预计在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经济增长水平将不断上升,经济增长与用电量数据之间的差异也将逐步减小。

  相关解读:

  全国发电量“负”字当头专家:用电量已到谷底

  李毅中:用电量降幅减缓但不能轻言工业经济好转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