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5月16日电(徐金波吴晖)因中法合资神龙汽车公司而建的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开发区”)16日迎来了18周年生日,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多家企业再次看好该地,不仅签定了8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项目,而且经济指标已明显回暖。
据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长刚介绍,18年来,该开发区所在地已由昔日荒草丛生的黄土岗,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拥有各类企业2341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投资总额806亿元,吸引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多个国家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电子电器、造纸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18年来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970亿元,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49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2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6亿美元,吸引法资超过2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23.4亿美元。累计投资121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中西部2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居前列,已成为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经济新的增长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开发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现价工业总产值94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6.5亿元,以武汉市2.2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21.90的工业总产值、20.89的工业增加值和9.71财政收入,12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17.6的出口创汇总额,为武汉发展作出了贡献。
罗长刚说,今年以来,该开发区始终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随着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开发区经济指标已明显回暖,仅4月份财政收入就达到10.5亿元,刷新了开发区18年来单月财政收入历史纪录,全年有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8亿元,全面提前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他表示,力争用5-7年时间,使得该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实现汽车整车150-200万辆规模。同时,加大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使其比重增加到3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50;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宜业、宜居生态新城,为武汉市改革开放继续创造先行经验。
今日签约武汉开发区的8个项目涉及服务、物流、航天设备、汽车零部件、太阳能电池组等领域及行业,从而将进一步完善开区功能,增强其发展后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