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正是采蘑菇的好时节。西南大学陈玉成教授昨天提醒市民,采摘蘑菇时要注意鉴别,我市广泛分布4种有毒蘑菇,吃多了可能中毒死亡。
4种毒蘑菇颜色较鲜艳,大部分生长在腐烂的木料上,分别是平盘肉杯菌、铜绿裸伞、中华鹅膏、黑胶菌(见图)。其中,铜绿裸伞的菌盖以褐色为主,上有不均匀的紫褐、墨绿、粉红色,有的还有鳞片。吃下后,有股淡淡的苦味,会头晕、恶心、神志不清。中华鹅膏的毒性最强,外形稍显素雅,全世界因吃毒蘑菇死亡的案例,90以上是因吃下鹅膏蘑菇引起的。
平盘肉杯菌和黑胶菌的毒性稍小。黑胶菌外形很像黑木耳,肉杯菌的颜色非常鲜艳,附在树干上,远看像花朵。
陈教授最近在欧盟资助下参与重庆物种调查,主要负责微生物研究。他认为,重庆的微生物种类成千上万,绝大部分还没被认识发现。目前,我市已发现的微生物共有296种,已分别编目,编制了不同的代码。296种微生物当中,有大型真菌,也有细菌、病毒等,分属47个科,包括100多种可食用野生蘑菇及大量毒蘑菇。
陈教授认为,微生物对各种物质进行转化,既可直接吃,也可做药,治理污染,降解土地污染物,功劳很大。她建议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地质条件及不同的生态类型、植被类型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原始环境和森林,把微生物保护起来,使之尽量不受现代社会影响,以待慢慢研究和利用。
首席记者刘邦云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办重庆示范项目供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