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2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2 源自:本站原创 【字体: 字体颜色

(六)对资源是否充被分利用这一问题对模型的影响的探讨
当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按照凯恩斯理论,投资将遵循凯恩斯乘数原则,带动经济增长。而当资源被充分利用后,经济增长又会遵循加速数原则,带动经济增长。并以此解释经济波动。让我们再简单看一下凯恩斯乘数的推导过程:
Y=C+I,C=C0 + cY  →  Y=C0+cY+I → Y=(C0+I)/(1-c) → △Y=△I/(1-c)。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乘数的作用原理,实际上是,由于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投资产生的市场需求链吸引了大量社会闲置资源进而纳入国民收入统计,类似于货币创造效应。但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惰性因素⑤”的影响,包括:市场投资风险、市场接纳情况等等。所以,这只是一个理论增长。当出现资源闲置时,我们可以看作是社会总资本存量K这个温床的公共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新增投资可以看成全部构成了资本存量的生产必需项目部分,则△Y=△I/v⑥,这里的v值是在考虑现有的一切经济产出环境后得出的“温床系数”,所以,得出的△Y将是一个接近实际的值。
当资源被充分利用后v值的计算,要考虑资本存量中生产必需项目和生产附加项目的比例。
(七)低工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真相
低工资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正是这一政策促进了中国招商引资的发展,从而实现了进出口的繁荣。当然,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政策也不能说全无功绩。那么怎样看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呢?应用v值经济增长理论,把工资分为两部分(这里的工资是指实际工资,或者说是工资所能换回的所有生活物品):一、生产必要部分:指再生产出等量劳动力所需要的工资部分;二、生产附加部分:指除生产必要部分外的其他工资部分,这部分通常有两部分用途:1、被消费,2、被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点说明是以后论述社会节约与个人节约准备的)。工资中的生产附加部分有着比资本中生产附加项目更为显著的边际生产里递减性质。表现为在一定程度后工资的增加并不能带动人们的工作热情。
我将用以下的计算实例来说明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假定:1、工资中生产必要部分的生产力为0.001/元。
          2、工资中生产附加部分的生产力为0.0005/元
          3、维持人们的生存所需一样或根据收入水平仅存在细微不同
一、对与个人而言:
 1、平均工资水平为1500(其中生产必要部分为1000,生产附加部分为500)
      则其生产力为:1.25
 2、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其中生产必要部分为1200,生产附加部分为800)
      则其生产力为小于1.6
 3、平均工资水平为3000(其中生产必要部分为1500,生产附加部分为1500)
     则其生产力为小于2.25
二、对与社会而言:
6000元的总工资在1、2、3种情况下,其总生产力以及单位平均生产力分别是:
1、总生产力:1.25*4=5    单位平均生产力:5/6000=0.00083   
2、小于1.6*3=4.8            单位平均生产力:4.8/6000=0.0008
3、小于2.25*2=4.5          单位平均生产力:4.5/6000=0.00075
所以在工资的必要部分外提高工资水平会减弱单位平均资源的生产力,从而提高v值,负影响经济增长。
当然这里还有几个问题:1、站在个人对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高工资高消费能极大的推动经济循环,从而正影响经济增长。2、工资水平的提高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技术水平等的提高,进而也能够正影响经济增长。
以上几种影响力相互作用,在不同条件下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
(八)凯恩斯的诱惑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里,投资乘数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它是一切经济增长的希望。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将产生数倍于投资的产出。这正是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增加投资,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所在。的确,多么诱惑的等式啊!如果我用1000元投资买房,那么这1000元首先到建筑商的手里并产生1000的产出,建筑商会用大约800元买建材,于是,又有了800的产出,建材商会用640元买原材料……最终在凯恩斯乘数理论下5000元的社会总产出便被摆在了等式的另一边。1000元==>5000元,多么美妙而神奇的演变啊!但是社会最终正的就产生了5000元的社会总产出吗?显然事情不是如此的简单。那么再让我们看看这5000的构成吧:1000、800、640……这些数据代表了什么?它们都起了什么作用呢?购买!它们显然以借着购买力的身份影响着经济。1000元直接引致的不是5000元的社会总产出,而是5000元的社会总购买力。也许会有人说有购买就会有供给,既然1000元带动了5000元的购买力,便一定能带出5000元的社会总产出,特别是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但是我门要看到的是:5000远的社会总产出仅仅是曾经的存在,当640原材料被加工为800元的建材,640元便消耗了;当800元的建材被加工为1000元的房屋,800元便消耗了,这一过程最终真正的存在仅是那1000元的房子。这是价值“接替传递性叠加”的特性。它的实质是:资本在v值乘数下的升值。
诚然,在高速连续经济条件下,同时因为“存货”的存在,投资会使社会经济在其整个经济链节下迅速产生相应的产出,价值传递也因为存货的存在而使得价值传递链节上的每一个点都同时存在,并同时交易。而不是依次“接替传递性叠加”,社会经济表现为就好像瞬间投资就在乘数的作用下直接引致了大量产出,所谓“登高一呼天下应”。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假象而隐藏了价值“接替传递型叠加”的性质。在存货条件下,1000元的投资确然能能带动5000元产出的交易,但是每个交易后都隐藏相应的存货的消耗和补充,它不过使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交易更为迅捷。但是一旦一次性投资超过这一存货界量,那么超出部分便只能遵循价值“接替传递性叠加”规律完成整个交易流程了,以为超出部分显然有需求而无供给,从、而便不能产生产出了,唯有通货膨胀在这种需求拉动的条件下滋生。总的来说;1000元投资说引致的5000元产出在扣除4000元的消耗后显然只剩1000(见下)
              存货补充           存货补充
产出←1000←——————800←——————640…………
              产出                产出
凯恩斯站在需求 角度论述了投资的作用,v值理论却更多的是从生产供给出发。
(九)v值乘数
当经济成为社会的经济,经济本身便不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而更是一个心理的概念。乐观总会引致繁荣,悲观总会导致萧条。
v值乘数是基于现实的直接经济增长系数,影响它的主要因数有:技术水平,人们心理的价值预期等。提出v值乘数这一概念是为了对经济增长作出更仔细的定量分析,实际上v值本身便是一个定量分析经济增长的工具。但是其理论性太强,v值乘数实际上是一个经验数据。
(十)资本输出的阴谋
资本输出——构建新的母体,或在其它不健全的母体上瓜分产出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其它国家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那为什么资本家不剥削本国工人而非要跨洲越洋的把魔爪伸向别国呢?
当一个“温床”或者更为形象的说“母体”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近于完美的时候,过多的投入只是“无用的装饰”,即把资本作为生产附加项目浪费了。但是国际化输出能构建新的又一个属于自己的母体从而使资本增殖更有效率。

四、 结束语
本文在对从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论述的基础上,从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本身出发,深入探讨了模型中各种因素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了动态重组分析,从而得到了一点新的认识。即本文已重点论述的v值经济增长模型。为使读者能大致了解v值经济增长模型,本文重点论述了:1、从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出发引出v值经济增长模型。2、影响模型中v值的主要因素。3、关于v值的几点定义。4、v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负增长。5、v值与经济波动。6、对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这一问题对模型的影响的探讨。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以v值为中心,通过不断的分析探讨,进而得出结论:v值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而资本因素对v值起决定作用。其它因素也都是通过作用于v值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说明1:本人才识浅薄,本文还有许多不全之处,如:本文暂时只包含经济增长的宏观部分,因该还有微观部分,即企业经济增长部分;并且关于v值的计算、政府政策分析、各国具体数据实例分析、v值乘数计算等都少有涉及。
本人本着广交朋友,共同讨论的心,与广大网友讨论,希望遇到知音。
如有兴趣请联系:qq:85034685或693258728
                发短信到:13297344668
说明2:本文前部分主要来源于黎诣远的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说明3:本文的参考文献仅为应付论文需要。

注释:
①“固定期望值”是指论述中提到的“合意的储蓄率”Gw,通过分析“合意的储蓄率”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哈罗德所定义的“合意的储蓄率”实际上是一个未发生的、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期望值。
②在以上的几点论述和计算中,Y1…Yt-1 ,G1…Gt-1 ,s1…st-1 ,a1…at-1 ,都是已知的量。
③该现象可以由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两种原因引起。
④不计入国民收入项目是指,在现在的国民收入帐户中未计入国民收入的相关项目,包括不
计入国民收入的项目、不能全部计入国民收入的项目、不能按平均v值计入国民收入的项目以及高于v界限的项目。
⑤这里指在乘数作用过程中,对其起阻力作用的因数。
⑥这里的在v值在计算时,要认定资本存量构成中只存在生产必需项目。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动态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33.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20-754.
[3]  胡乃武、金碚.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244.
[4]  方齐云、王皓、李卫兵、王滨.增长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198、230-299.
[5]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200.
[6]  程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0-100.
[7]  晏智杰.西方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5-300.
[8]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7-446.
[9]  舒元、谢识予.现代经济增长模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322.
[10] 沈坤荣.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09:21
[11] 陈用龙.从哈罗德-多马模型看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问题[J].岭南学刊,1995年,06:16
[12] 萨缪尔逊.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0-342.
[13]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159.
[14] 谭崇台.西方经济发展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143.
[15]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43-268.
[16] 季建林.哈罗德-多马模型与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01:3
[17] 李武好.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之比较[J].经济师,1995,s1:18
[18] 周丰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模型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1,17(02):6
[19] 华民、杨恒兴.经济增长方式——关于中国的模型[J].经济研究,1997,02:15
[20] 唐绍欣.评哈罗德乘数•加速数的经济周期理论[J].社会科学,1997,10:23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