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考法有点烦
http://www.51xue.org.cn 2007/8/2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卷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内容多以写人叙事的人物传记为主,浅近易懂,开始的前些年倒为考生所乐于接受。但近年来,高考文言文却日趋走向模式化、程式化,其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痼疾日渐显露。
思想内容单一
在近年的高考内容中,圣君忠臣,孝子节妇,良吏义士纷纷出笼,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我们不妨按其亮相的先后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大孝子何子平(1994年卷);著名烈妇郑善果母(1995年卷);良吏郭永(1996年卷);好法官狄仁杰(1997年卷);死节忠臣李若水(1998年卷);治世能臣苏琼(1999年卷);清官胡质(2000年卷)。
综观这些人的思想,可用四个字归纳:忠孝节义。虽然忠孝节义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强得多,但这些人的思想根基却是忠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皇帝老儿(或小儿)活得更好。在中国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科学创见、艺术思想、哲学命意、民主意识却都一个个被命题人“封杀”了。这种单一的思想横亘在近年的文言文试卷中,坚韧倔强,绵延不绝,大有五十年不变之势。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种导向,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如此导向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被迫地选择这类单一性和确定性的内容阅读,使学生大面积地丢失阅读空间,无法全方位地进入审美意境,从而丧失阅读兴趣,更不用说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思想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了。
“道”的负载太重
总的说来,语文试卷往往表达一种意识,一种倾向,一种态度。写作是如此,现代文阅读是如此,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在我们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似乎不仅仅承载着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重任,似乎还兼有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任务。它要做好正面教育,它要弘扬传统文化,它要用古人的“先进事迹”教育今人,为今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宣传尊老敬老,宣传一心为公,宣传依法治国,宣传廉政建设,它比政治还政治。我们的高考文言文好像是一架灵敏度很高的机器,随着操纵者的口令在不停地转换方向;又仿佛一株可怜的小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或绿或黄。只有一点,文言文考试惟独不是它自己,它愈来愈远离“语文”。用它不具备的功能去完成一个繁重的任务,这正是它的可悲之处;试图用几位古人的“先进事迹”来净化当今的社会空气,命题人倒也天真得可以。
思想垃圾充斥其间
纵观近年高考文言文的内容,其间充斥着大量的思想垃圾,而这些今天看来臭气烘烘的东西,当年却是香饽饽哩!归纳起来不外乎:尽职与忠君不辨,尊老与愚孝并存,比如郑善果母(该女子自年轻时守寡且矢志不移)教训儿子:“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李若水说:“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那股浓得化不开的奴性能噎得人翻白眼。再如何子平,其母逝,他“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母逝而悲伤,人之常情,但把自己的悲伤昭示到夸张的地步,便有矫情之嫌。再如郭永,做大谷县县令时,“县有潭出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这场雨下得有点离奇,郭永仿佛有呼风唤雨之能,夺天地造化之术,不知是人是妖。
只不知,今天为什么又宝贝似地捧出这些垃圾。将封建的、泯灭人性的、阻碍个性发展的东西奉作圭臬,将一些爬虫式的人物当作道德楷模,这种“弘扬”与“歌颂”还是少一点儿好。
审美情趣淡化
近年的高考文言文,全部选自人物传记,但又缺乏司马迁、班固的传神之笔,读来生僵挺硬。没有优美的语句供人咀嚼,没有传神的描述供人欣赏,没有深遂的意境让人受到熏陶,所有的只是一个个概念化的人物和某种理念的僵尸。这里看不到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看不到人性美和人情美,看不到人类文化进步的足迹。命题者为了宣传某种“道”,不惜以扼杀考生的审美情趣为代价。
机器化的操作训练
为了改卷时便于操作,文言文试题也采用了“标准化”的形式,让考生在备选项中被动地选择所谓的正确答案,一笔抹杀了作为主体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变得简单化、程式化,把语文的素质培养变成了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在机器化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完全被命题人所代替,考生只好将所有的能耐,都用在审准题干。揣摩命题意图上,然后,或战战兢兢,或义无返顾地在认定的答案上填上“A"或“B"。如此,阅读中的自我意识、审美过程。仁智互见,便只能是考生的“梦中情人”了。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文言文读不太懂不要紧,有些词义搞不清,有些句子弄不明,也不要紧,一样能做对题。关键是要会用比较法,看哪一个备选答案更合理。也可以运用排除法,看哪些答案不合理,分别加以排除……”经过如此艰苦卓绝地机器化、程式化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竟然还能剩下多少!
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两点建议:
一、扩大内容。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几个节妇孝子。忠臣良吏身上,何不介绍一些科学泰斗、文学巨擘、思想巨人、民主斗士,让他们的光辉灿烂地照耀在后人的身上。文体也不必拘泥于人物传记,浅显优美的散文,意蕴含蓄的小品,生动传神的小说,都可以列为考查范围。让学生多领略一下古代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做题的同时,也来一点“精神享受”,多好!
二、活化形式。不要老在实词。虚词、句意的选择上下功夫。《考试说明》中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并没有限制命题形式。那就不妨考点句读,考点语感,考点归纳概括,考点信息筛选,考点分析评价,不妨让学生谈点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领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要让简答题“回归”试卷。如此,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方能在文言文考试中得以体现。
否则,文言文的高考将真的
思想内容单一
在近年的高考内容中,圣君忠臣,孝子节妇,良吏义士纷纷出笼,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我们不妨按其亮相的先后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大孝子何子平(1994年卷);著名烈妇郑善果母(1995年卷);良吏郭永(1996年卷);好法官狄仁杰(1997年卷);死节忠臣李若水(1998年卷);治世能臣苏琼(1999年卷);清官胡质(2000年卷)。
综观这些人的思想,可用四个字归纳:忠孝节义。虽然忠孝节义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强得多,但这些人的思想根基却是忠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皇帝老儿(或小儿)活得更好。在中国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科学创见、艺术思想、哲学命意、民主意识却都一个个被命题人“封杀”了。这种单一的思想横亘在近年的文言文试卷中,坚韧倔强,绵延不绝,大有五十年不变之势。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种导向,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如此导向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被迫地选择这类单一性和确定性的内容阅读,使学生大面积地丢失阅读空间,无法全方位地进入审美意境,从而丧失阅读兴趣,更不用说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思想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了。
“道”的负载太重
总的说来,语文试卷往往表达一种意识,一种倾向,一种态度。写作是如此,现代文阅读是如此,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在我们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似乎不仅仅承载着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重任,似乎还兼有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任务。它要做好正面教育,它要弘扬传统文化,它要用古人的“先进事迹”教育今人,为今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宣传尊老敬老,宣传一心为公,宣传依法治国,宣传廉政建设,它比政治还政治。我们的高考文言文好像是一架灵敏度很高的机器,随着操纵者的口令在不停地转换方向;又仿佛一株可怜的小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或绿或黄。只有一点,文言文考试惟独不是它自己,它愈来愈远离“语文”。用它不具备的功能去完成一个繁重的任务,这正是它的可悲之处;试图用几位古人的“先进事迹”来净化当今的社会空气,命题人倒也天真得可以。
思想垃圾充斥其间
纵观近年高考文言文的内容,其间充斥着大量的思想垃圾,而这些今天看来臭气烘烘的东西,当年却是香饽饽哩!归纳起来不外乎:尽职与忠君不辨,尊老与愚孝并存,比如郑善果母(该女子自年轻时守寡且矢志不移)教训儿子:“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李若水说:“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那股浓得化不开的奴性能噎得人翻白眼。再如何子平,其母逝,他“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母逝而悲伤,人之常情,但把自己的悲伤昭示到夸张的地步,便有矫情之嫌。再如郭永,做大谷县县令时,“县有潭出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这场雨下得有点离奇,郭永仿佛有呼风唤雨之能,夺天地造化之术,不知是人是妖。
只不知,今天为什么又宝贝似地捧出这些垃圾。将封建的、泯灭人性的、阻碍个性发展的东西奉作圭臬,将一些爬虫式的人物当作道德楷模,这种“弘扬”与“歌颂”还是少一点儿好。
审美情趣淡化
近年的高考文言文,全部选自人物传记,但又缺乏司马迁、班固的传神之笔,读来生僵挺硬。没有优美的语句供人咀嚼,没有传神的描述供人欣赏,没有深遂的意境让人受到熏陶,所有的只是一个个概念化的人物和某种理念的僵尸。这里看不到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看不到人性美和人情美,看不到人类文化进步的足迹。命题者为了宣传某种“道”,不惜以扼杀考生的审美情趣为代价。
机器化的操作训练
为了改卷时便于操作,文言文试题也采用了“标准化”的形式,让考生在备选项中被动地选择所谓的正确答案,一笔抹杀了作为主体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变得简单化、程式化,把语文的素质培养变成了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在机器化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完全被命题人所代替,考生只好将所有的能耐,都用在审准题干。揣摩命题意图上,然后,或战战兢兢,或义无返顾地在认定的答案上填上“A"或“B"。如此,阅读中的自我意识、审美过程。仁智互见,便只能是考生的“梦中情人”了。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文言文读不太懂不要紧,有些词义搞不清,有些句子弄不明,也不要紧,一样能做对题。关键是要会用比较法,看哪一个备选答案更合理。也可以运用排除法,看哪些答案不合理,分别加以排除……”经过如此艰苦卓绝地机器化、程式化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竟然还能剩下多少!
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两点建议:
一、扩大内容。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几个节妇孝子。忠臣良吏身上,何不介绍一些科学泰斗、文学巨擘、思想巨人、民主斗士,让他们的光辉灿烂地照耀在后人的身上。文体也不必拘泥于人物传记,浅显优美的散文,意蕴含蓄的小品,生动传神的小说,都可以列为考查范围。让学生多领略一下古代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做题的同时,也来一点“精神享受”,多好!
二、活化形式。不要老在实词。虚词、句意的选择上下功夫。《考试说明》中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并没有限制命题形式。那就不妨考点句读,考点语感,考点归纳概括,考点信息筛选,考点分析评价,不妨让学生谈点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领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要让简答题“回归”试卷。如此,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方能在文言文考试中得以体现。
否则,文言文的高考将真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