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秋简介
2007/6/14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
郭影秋(1909-1985) 中国教育家,原名玉昆,又名萃章。 江苏铜山人。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1932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1935年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曾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1957至1963年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78年人大复校后任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主要著作有: 《往事漫忆》,《抗日战争前徐州旧事杂忆》,《郭影秋学术传略》。
辞去省长当校长
1952年秋,郭影秋担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当时云南省政府主席是陈赓,省委书记是宋任穷。半年之后,郭影秋被委任为省长,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50年代中,党中央提出向科学文化进军,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社会上一些人则议论“共产党领导不了高校”,甚至有人公然要共产党“退出高校”,郭影秋主动向中央“请缨”,要求到教育部门工作。他从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出发,“不相信共产党领导不了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也不相信共产党人成不了业务上的内行。”1957年7月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安子女找郭影秋谈话,转达了政治局的意见,决定调他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后来,周恩来总理曾对云南籍的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说:“贵省的省长郭影秋,不愿当省长,自告奋勇到大学去。”
省长不当当校长,南大师生闻讯而喜,又觉新奇,不免还有人颇有疑惑:“他是来当省长的,还是来当校长的?”弦外之音是:他来搞政治,还是办教育?
郭影秋1957年9月来南大时,反右斗争正是高潮,不久,“大跃进”浪潮席卷全国,大炼钢铁、除四害、“教育大革命”、勤工俭学……对学校教学科研冲击很大。郭影秋坚持一条:“学校还得上课,学校毕竟要以教学为主,假如不上课,还要学校干什么?!”他为了减少政治学习、劳动和各种运动对教学的冲击,亲自拟定了“三条防线”,强调教学是高校的“主线”,要想方设法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进行。1959年3月,郭影秋在全校运动大会上,向全校发出“坐下来,钻进去,认真读书”和“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号召,要求学生“不只要做运动场上的英雄,而且要做课堂上的英雄”。在贯彻《高教六十条》时,他又提倡“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老教师上第一线”。这些举措,减轻了极“左”思潮和大轰大闹的“教育大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教授、学者颔首称许:“郭校长是懂教育的”。
为三老祝寿
郭影秋曾在无锡国学专修科读书,受业于唐文治、钱基博、夏丐尊等著名学者。他对学有专长、育人有方的学者教授十分尊重。当时“左”的倾向日益明显,反右斗争对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作了错误的估价,挫伤了相当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郭影秋依然认为,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相信和依靠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学者、专家。
1957年11月,“反右”刚刚结束,郭影秋到南大任职才两个多月,恰逢中文系三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的七十寿辰,郭影秋支持中文系为三老祝寿,并在自己家中设宴,亲自斟酒、敬酒,感谢三位老教授潜心治学、辛勤执教,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郭校长为中文系三老祝寿”,这消息在校园不胫而走,传为美谈,也给心怀疑虑和不安的知识分子送去一缕春风。
1958年召开的南大第二次党代会上,郭影秋提议要有高级知识分子进入党委会,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并显示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视。当时任教务长的高济宇和外文系副主任陈嘉这两位入党不久的教授,被选为党委委员,在当时被视为“破例”之举而颇引人注目。
1962年8月2日,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李方训教授病逝。当时郭影秋因病住在上海华东医院治疗,他不仅发来唁电、挽联,而且抱病赶回南京,亲致悼词,悲恸、惋惜之情,由衷而发。
要抢救遗产
来南京大学工作后,郭影秋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南大有诸多学术有专精、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教授,他们中不少已年迈体弱且多病,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何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薪尽火传”,继承发扬?不久,他在党委会上郑重提出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尽快为老教授配助手,他强调:“要抢救遗产!不能不急,不然来不及啦!”后来,学校陆续为一批老教授配备了学术助手。郭影秋又鼓励中青年学者“能者为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练好基本功,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校通过“层层挂钩”,老年带中年,中年带青年,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962年5月,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时,学校为执教、工作满20年的老教师和老职工颁授奖状,郭影秋挥毫泼墨,在奖状上题诗一首:廿年培养费艰难,桃李盈门露未乾。浩荡东风凭借力,好花栽与后人看。
撰写《李定国纪年》
郭影秋重视科学研究,1958年曾提出“教学为主,科研突出”的口号,并根据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和学校已有的基础,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组织专、兼职结合的科研队伍,“狠抓尖端,重点攻关”。60年代初被誉为南大科研“五朵金花”的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内蒙草原综合考察、分子筛研究、金属缺陷研究、大米草的引进与推广,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并形成特色的。
作为一校之长,郭影秋不仅号召教师钻研业务,著书立说,而且身体力行。尽管身兼校长、书记两职,校务繁忙,且体弱而严重失眠,但见缝插针,手不释卷,并尽其可能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他给师生讲政治理论课,为历史系学生指导毕业论文。他曾经说过:“科学知识的取得是相当艰苦的劳动过程,任何贪快取巧而不肯用功的做法,都不会得到好的收获。”他爱好南明史的研究,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史料的收集、分析与考证上,他书房的灯光总是亮到12点之后。他不满意“寻章摘句”的史学研究方法,尽可能占有资料,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正是在工作重、头诸多、纷繁忙碌的1959年,郭影秋完成了他的史学研究专著《李定国纪年》。
倡导“欀木精神”
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副食品供应紧张,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也面临诸多困难。郭影秋在迎接1962年元旦的讲话中,号召南大人发扬坑道的“欀木”精神,他说:
“欀木的伟大在于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顶着万钧的压力,使无数的矿工得以自由,使广大人民获得丰富的矿产……如果每个共产党员都是象欀木一样,把自己所应当顶住的困难顶起来,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组织都把困难顶起来,那么中央的困难就减轻了。”
郭影秋在1960年前后健康状况不好,浮肿、失眠,肝肿大,可他仍加班加点地工作,并与师生同甘共苦,坚决不搞特殊化,不仅学校送上门的东西一概退回,而且常将自己的副食品送些给身体不好的干部。他请统战部举办副教授以上教学骨干和民主党派成员的联欢会,破例用校农场产出的副食品招待大家,并关照要保证“每人两只肉包子”。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无论是元旦,还是除夕晚,郭影秋总要和全校师生一起联欢,常常应邀来一段清唱。深夜十二点,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全校师生都静静地聆听他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广播讲话。学校运动会上,郭影秋胸前挂个相机,到处给运动员摄象,鼓劲,既是领导,又当记者。党办秘书包仁娟与中文系教师吴枝培结婚时,郭影秋用精致的信笺抄录了江苏教育厅厅长吴天石的一首词《生查子·咏红豆》,并附上两颗红豆,作为他们的新婚贺礼,勉励他们互敬互爱,珍惜青春,努力有所作为。
在那困难的岁月,郭影秋以他特有的胸怀、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着南大师生,共同与困难斗争。一些老教师至今仍怀念那“生活清贫而精神富足的年月”,缅怀“把欢笑与坚定带给大家”的郭校长。
周总理曾经点将
1963年初,周总理要调郭影秋去国务院任副秘书长,郭影秋因钟爱教育事业而要求仍留在南大工作。不久,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急请总理给他派一得力助手,是年5月,中央改派郭影秋到人大协助吴老主持校政。
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周总理看到郭影秋,就指着他说:“你靠近我坐,你不是到底来北京了吗?”当他走近总理坐下后,周总理又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到国务院工作?”郭影秋回答:“不是我不愿在总理身边工作,实在是怕耽误您的大事。您精力那么好,每天睡得那么少,我精神不济,误了您的大事怎么办?”总理挥了挥手,笑着说:“什么精神不济,你不就是失眠吗?每晚睡前喝两杯白兰地,保你能睡好觉”。
郭影秋不禁想起:九年前,周总理等出席万隆会议后回到昆明,他和秦基伟等陪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畅饮茅台。酒过数巡,郭影秋不胜酒力、莫辨东西,而总理仍神采奕奕,若无其事。往事浓如酒,而总理的关爱比酒更浓,郭影秋不禁笑了。
为校庆特撰长联
“文化大革命”中,郭影秋被康生、戚本禹等诬为“假党员”、“叛徒”、“二月逆流的急先锋”而遭到批斗和折磨,南大很多师生自发地北上,进京保护老校长。郭影秋也一直关注着南大的发展与变化。1982年,他为南大八十周年校庆撰写长联一副:苍莽石头,长虹横贯;浪淘尽三国风流、六朝金粉、二陵烟月、半壁旌旗。况虎踞春残,寂寞明封余数垒;龙蟠叶老,萧条洪殿锁斜阳。初解放时,只剩下蒋山青青,秦淮冷冷。
东南学府,赤骥飞驰;名奕留两江情采、四壁弦歌、八十年代、千秋事业。欣栖霞日暖,郁茫天堑变通途;浦口新潮,百万雄师传夜渡。本世纪末,定赢来人才济济,科教芃芃。[芃芃(音朋):形容草木繁盛貌]
辞去省长当校长
1952年秋,郭影秋担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当时云南省政府主席是陈赓,省委书记是宋任穷。半年之后,郭影秋被委任为省长,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50年代中,党中央提出向科学文化进军,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社会上一些人则议论“共产党领导不了高校”,甚至有人公然要共产党“退出高校”,郭影秋主动向中央“请缨”,要求到教育部门工作。他从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出发,“不相信共产党领导不了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也不相信共产党人成不了业务上的内行。”1957年7月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安子女找郭影秋谈话,转达了政治局的意见,决定调他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后来,周恩来总理曾对云南籍的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说:“贵省的省长郭影秋,不愿当省长,自告奋勇到大学去。”
省长不当当校长,南大师生闻讯而喜,又觉新奇,不免还有人颇有疑惑:“他是来当省长的,还是来当校长的?”弦外之音是:他来搞政治,还是办教育?
郭影秋1957年9月来南大时,反右斗争正是高潮,不久,“大跃进”浪潮席卷全国,大炼钢铁、除四害、“教育大革命”、勤工俭学……对学校教学科研冲击很大。郭影秋坚持一条:“学校还得上课,学校毕竟要以教学为主,假如不上课,还要学校干什么?!”他为了减少政治学习、劳动和各种运动对教学的冲击,亲自拟定了“三条防线”,强调教学是高校的“主线”,要想方设法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进行。1959年3月,郭影秋在全校运动大会上,向全校发出“坐下来,钻进去,认真读书”和“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号召,要求学生“不只要做运动场上的英雄,而且要做课堂上的英雄”。在贯彻《高教六十条》时,他又提倡“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老教师上第一线”。这些举措,减轻了极“左”思潮和大轰大闹的“教育大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教授、学者颔首称许:“郭校长是懂教育的”。
为三老祝寿
郭影秋曾在无锡国学专修科读书,受业于唐文治、钱基博、夏丐尊等著名学者。他对学有专长、育人有方的学者教授十分尊重。当时“左”的倾向日益明显,反右斗争对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作了错误的估价,挫伤了相当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郭影秋依然认为,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相信和依靠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学者、专家。
1957年11月,“反右”刚刚结束,郭影秋到南大任职才两个多月,恰逢中文系三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的七十寿辰,郭影秋支持中文系为三老祝寿,并在自己家中设宴,亲自斟酒、敬酒,感谢三位老教授潜心治学、辛勤执教,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郭校长为中文系三老祝寿”,这消息在校园不胫而走,传为美谈,也给心怀疑虑和不安的知识分子送去一缕春风。
1958年召开的南大第二次党代会上,郭影秋提议要有高级知识分子进入党委会,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并显示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视。当时任教务长的高济宇和外文系副主任陈嘉这两位入党不久的教授,被选为党委委员,在当时被视为“破例”之举而颇引人注目。
1962年8月2日,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李方训教授病逝。当时郭影秋因病住在上海华东医院治疗,他不仅发来唁电、挽联,而且抱病赶回南京,亲致悼词,悲恸、惋惜之情,由衷而发。
要抢救遗产
来南京大学工作后,郭影秋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南大有诸多学术有专精、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教授,他们中不少已年迈体弱且多病,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何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薪尽火传”,继承发扬?不久,他在党委会上郑重提出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尽快为老教授配助手,他强调:“要抢救遗产!不能不急,不然来不及啦!”后来,学校陆续为一批老教授配备了学术助手。郭影秋又鼓励中青年学者“能者为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练好基本功,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校通过“层层挂钩”,老年带中年,中年带青年,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962年5月,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时,学校为执教、工作满20年的老教师和老职工颁授奖状,郭影秋挥毫泼墨,在奖状上题诗一首:廿年培养费艰难,桃李盈门露未乾。浩荡东风凭借力,好花栽与后人看。
撰写《李定国纪年》
郭影秋重视科学研究,1958年曾提出“教学为主,科研突出”的口号,并根据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和学校已有的基础,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组织专、兼职结合的科研队伍,“狠抓尖端,重点攻关”。60年代初被誉为南大科研“五朵金花”的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内蒙草原综合考察、分子筛研究、金属缺陷研究、大米草的引进与推广,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并形成特色的。
作为一校之长,郭影秋不仅号召教师钻研业务,著书立说,而且身体力行。尽管身兼校长、书记两职,校务繁忙,且体弱而严重失眠,但见缝插针,手不释卷,并尽其可能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他给师生讲政治理论课,为历史系学生指导毕业论文。他曾经说过:“科学知识的取得是相当艰苦的劳动过程,任何贪快取巧而不肯用功的做法,都不会得到好的收获。”他爱好南明史的研究,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史料的收集、分析与考证上,他书房的灯光总是亮到12点之后。他不满意“寻章摘句”的史学研究方法,尽可能占有资料,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正是在工作重、头诸多、纷繁忙碌的1959年,郭影秋完成了他的史学研究专著《李定国纪年》。
倡导“欀木精神”
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副食品供应紧张,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也面临诸多困难。郭影秋在迎接1962年元旦的讲话中,号召南大人发扬坑道的“欀木”精神,他说:
“欀木的伟大在于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顶着万钧的压力,使无数的矿工得以自由,使广大人民获得丰富的矿产……如果每个共产党员都是象欀木一样,把自己所应当顶住的困难顶起来,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组织都把困难顶起来,那么中央的困难就减轻了。”
郭影秋在1960年前后健康状况不好,浮肿、失眠,肝肿大,可他仍加班加点地工作,并与师生同甘共苦,坚决不搞特殊化,不仅学校送上门的东西一概退回,而且常将自己的副食品送些给身体不好的干部。他请统战部举办副教授以上教学骨干和民主党派成员的联欢会,破例用校农场产出的副食品招待大家,并关照要保证“每人两只肉包子”。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无论是元旦,还是除夕晚,郭影秋总要和全校师生一起联欢,常常应邀来一段清唱。深夜十二点,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全校师生都静静地聆听他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广播讲话。学校运动会上,郭影秋胸前挂个相机,到处给运动员摄象,鼓劲,既是领导,又当记者。党办秘书包仁娟与中文系教师吴枝培结婚时,郭影秋用精致的信笺抄录了江苏教育厅厅长吴天石的一首词《生查子·咏红豆》,并附上两颗红豆,作为他们的新婚贺礼,勉励他们互敬互爱,珍惜青春,努力有所作为。
在那困难的岁月,郭影秋以他特有的胸怀、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着南大师生,共同与困难斗争。一些老教师至今仍怀念那“生活清贫而精神富足的年月”,缅怀“把欢笑与坚定带给大家”的郭校长。
周总理曾经点将
1963年初,周总理要调郭影秋去国务院任副秘书长,郭影秋因钟爱教育事业而要求仍留在南大工作。不久,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急请总理给他派一得力助手,是年5月,中央改派郭影秋到人大协助吴老主持校政。
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周总理看到郭影秋,就指着他说:“你靠近我坐,你不是到底来北京了吗?”当他走近总理坐下后,周总理又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到国务院工作?”郭影秋回答:“不是我不愿在总理身边工作,实在是怕耽误您的大事。您精力那么好,每天睡得那么少,我精神不济,误了您的大事怎么办?”总理挥了挥手,笑着说:“什么精神不济,你不就是失眠吗?每晚睡前喝两杯白兰地,保你能睡好觉”。
郭影秋不禁想起:九年前,周总理等出席万隆会议后回到昆明,他和秦基伟等陪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畅饮茅台。酒过数巡,郭影秋不胜酒力、莫辨东西,而总理仍神采奕奕,若无其事。往事浓如酒,而总理的关爱比酒更浓,郭影秋不禁笑了。
为校庆特撰长联
“文化大革命”中,郭影秋被康生、戚本禹等诬为“假党员”、“叛徒”、“二月逆流的急先锋”而遭到批斗和折磨,南大很多师生自发地北上,进京保护老校长。郭影秋也一直关注着南大的发展与变化。1982年,他为南大八十周年校庆撰写长联一副:苍莽石头,长虹横贯;浪淘尽三国风流、六朝金粉、二陵烟月、半壁旌旗。况虎踞春残,寂寞明封余数垒;龙蟠叶老,萧条洪殿锁斜阳。初解放时,只剩下蒋山青青,秦淮冷冷。
东南学府,赤骥飞驰;名奕留两江情采、四壁弦歌、八十年代、千秋事业。欣栖霞日暖,郁茫天堑变通途;浦口新潮,百万雄师传夜渡。本世纪末,定赢来人才济济,科教芃芃。[芃芃(音朋):形容草木繁盛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