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高考命题校对工作占三分之一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0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作为命题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编制试题,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就是“高考”。曾是监考人、应考人,现在又是命题人的我,感慨良多。

  1980年参加高考监考,每天骑自行车往返20公里,早出晚归。身为监考,自知责任重大,不敢懈怠,清点、密封备加小心。也曾提醒粗心的考生填写姓名、考号;也曾警示另有图谋的应试者展示真实的水平。

  工作后就想圆父辈和自己的大学梦,工作之余准备高考,紧张的3天过后,并没有什么“黑色七月”、“考试地狱”之感,只是觉得能有机会参加高考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天遂人愿,但因为是教师,只能上师范院校。

  再次参加工作后,和高考结下不解之缘。过去在学校总是被考,现在出题考别人,感受应是不同,飘飘然似登科之后。然而开始工作后才知远非如此。有一年数学试题稍易,一些重点中学有所反应,我当时正在外地了解阅卷情况,有关领导从北京打来电话,要求作出难度估计,并分析原因。这只是初次尝识,几年经历后,更知个中的艰辛,不禁慨叹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命题有三怕:一怕出现科学性争论,二怕试卷过难过易,三怕校对出错。

  出题不像自己写论文,文责自负。而试题一旦出现科学性争论,值班电话就会铃声不断,阅卷期间各省会纷纷要求给出说明。近年来新闻媒介更是爆炒不叠。有争议的试题会成为专业人员的谈资、外行人的笑料。各种信件纷至沓来,指出错误者有之,发表议论者有之,因发现错误要求奖励者有之,要求出示晋级证明者有之,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试卷过难会惹得人们不满。但试卷过易也会有反应,一些重点中学会觉其学生未显出英雄本色而不满,高等学校的教师也会质疑:学生高考分数那么高,为什么学习还有困难?其实难度只是评价试卷的一个指标,而且不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但在高考中,难度不仅影响到考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些毕业班教师的奖金、房子、评先进、晋级等。但在现行高考中又不能进行试测,因此,每年在难度评估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数学题有个特点,题中关卡只有一两个,知道了就不难了。全国几十万数学教师,精英辈出,要逃出这种“围追堵截”,难度可想而知。

  试题出来后,命题工作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校对占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是试题的研磨。

  首先是试题是否超纲。为稳定中学教学秩序,提出了“中心开花,不打擦边球”的口号。再有就是试题的文字,“如果”与“那么”相配;“若”、“则”搭档;“已知、求证、证明”配套;“已知、求、解”配套。关于试题的研磨仅举一例,1994年第(20)题的原型为:

  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误差,使得n次测量分别得到n个结果:a1,a2,a3。如何从n次实测结果去推断出“最好结果”?我们规定“最好结果”是这样一个量:它与n次实测结果差的平方和最小。依次定义,从a1,a2,a3推出的“最好结果”。

  修改时反复讨论了几次,才最后定稿。下面是曾经讨论的一些问题:


  1、利用n个测量结果求近似值的方法有多种,而目前以方差最小为最佳,也最简便。所以“最好结果”应改为“最佳近似值”更为贴切。

  2、数学中每个量都用一个字母代表,为了考生运算方便,把“最佳近似值”用a代表。

  3、“它与n次实测结果差的平方和最小”也有漏洞,因为最小是与其他量比较而言,此处未提其他量,谈“最小”不妥。一种意见改为数学语言,但本题为应用题,因此应用生活语言,并加“与其他近似值比较”。


  4、“定义”二字不妥,定义应比较规范,此处只能用“规定”。

  5、删去“如何”一句,语言再加修饰。

  由上可见命题之辛苦,我们虽不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为命题不允许那么长时间),但推敲之用心良苦不亚于当年的前辈。因为经常研磨试卷、校对试题,所以每当看文稿、听广播、看报纸时,总想挑出其在逻辑、语法、文字、标点上的错误。不免被家人斥为“出题落下的毛病!”

  说到校对,一般出版社、报社都允许有一定比例的校对错误,真正出现时发个勘误表或更正也就了事。但高考试卷不允许出现校对错误,因为在两个小时之内不可能将更正发到全国的三百万考生。

  开始两年的校对是在监狱,住在为犯人家属准备的招待所,加之那几年比较落后,因此其食宿条件可想而知。在此之前,自己也算守法公民,未曾经历监狱的阵势,真正见到才知其壁垒森严,高墙警察,电网警犬,隔离地带,小号单间。印刷厂更是监狱里的“监狱”,长年保密,即使监狱管教不在本片也不能进入。才到监狱就办了出入证,每次进出要“验明正身”,车辆进出要办证件,点人数、看底盘,防止夹带。校对时由管教人员传送试卷,不与犯人接触,但打出清样后,要监视犯人毁掉铅版,必须进入车间。但只见惨白的水银灯光当头照下,一排排的铅字柜圈出一个个死角,也留下一片片的阴影,工作台下、柜子后不时露出一个个剃得精亮、泛着青光的头皮。想着这些人过去都有惊人之举,现在只有咫尺之遥,身陷其中,全身进入应急状态:眼睛和脖子自觉配合,组成全方位预警系统,实行360°监控;臂腿肌肉紧急集合,进入一级战备;心跳和呼吸加快,保证后勤供应。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出来时步幅和频率都加快了,当时未来得及精确计算,但至少提高了20%。

  用计算机后,庆幸再不用受牢狱之苦,但同样有烦恼:忘记存盘,前功尽弃;出现病毒,气也枉然。计算机很聪明,但又很笨。高考试卷的模式没有哪两年是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只记住了上年的模式,当年的试卷有一点没有改,计算机都会忠实地保持上年的样子。试卷校对还不同于一般校对,光页码就有五项:科目、试卷或答案、文科或理科类、第几页和共几页。其他还有年份、题号、选项、分值,包括每题的分值,题目和答案的分值是否一致,各题分数之和与总分是否相等。题目中有上下角码、大小写、正斜体。数学中易混的符号也非常恼人,英文字母“a,w”与希腊字母“α,ω”相像;“b,z”和数字“6,2”类似;英文字母“o”、希腊字母“θ”和数字“0”就像三胞胎。分A、B卷后更为复杂,要互相对照,一并改正。数学又分文理两类,工作量增加一倍。到了校对的最后阶段,校出错误大惊失色,校不出错误更为害怕:“是不是卷中还有错误没校出来?”最后要在每页试卷和答案上签字,签字时笔重千斤,忐忑不安。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只待7月的最后“判决”……

  考试后各界对试题的评论铺天盖地,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考试是一种妥协”!因为阅卷管理人员、学科专业人员、考生、中学和大学等方面各执一辞,而考试命题就是各种矛盾的汇聚点。因此虽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辩才,但不得已也要参加各种论战:

  “为什么不能多出一些选择题?机器阅卷快捷方便,也不必动员阅卷
教师,还要安排食宿、娱乐。”

  “数学是思辩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有一些解答题考查思维过程。”

  “‘文革’前五个大题就能选拔新生,现在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试题?
是不是命题人员的素质下降了?”

  “小题可以全面考查基础知识,避免考试误差,防止猜题押题,引导
中学全面复习。”

  “老师,你出题时是不是要让30%的考生做不完?”

  “不对,我们要让40%的考生能完成全卷。”

  ……

  如果说真有“黑色七月”、“考试地狱”的话,那对命题人员倒是实实在在的煎熬!正因为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也就格外受到关注。因此经常警示自己,不是因为树高,而是因为长在山上!其实,以树自诩未免狂妄,只要能为一棵报春小草,我心足矣!

上一篇文章: 校对就要读读读、问问问
下一篇文章: 校对,并快乐着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