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从“拉呱”看方言新闻节目的魅力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0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这只鸡很神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画面上是一只鸡,画外配音:大家猜猜我是公鸡还是母鸡啊?主持人:当然是公鸡喽,看你这长相就知道……”“拉呱”采取的这些形式,让节目变得有声有色,让观众在娱乐中接收信息,也体现了当前媒体发展的平民化倾向。

  “拉呱”别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保证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人担心方言过于通俗会导致节目的低俗,但是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收信息,并不意味着节目一定会变得肤浅和低俗。拿“拉呱”来说,它在轻松娱乐之余,并没有放弃新闻节目承担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主持人会对新闻内容加以适时适度的评论,或批评,或反讽,或赞美,或建议,或呼吁,这些评论往往一针见血,轻松中透着深刻,让观众生发感悟和思索。这就使得节目通俗和深刻并存,能够做到雅俗共赏。

  一方面是方言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外地观众“听不懂”的抱怨和对方言节目不利于推广普通话的担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方言节目本身和受众这两个角度来理性地解读这一现象。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载体,方言节目之所以受到当地观众喜爱,不仅仅因为它贴近百姓生活,更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对当地区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方言节目来说,它的主办单位大都是一些省市级电视台,它的目标观众也定位在一定的区域内,它从来没有预期要像普通话节目那样让所有人都听懂,都爱看。退一步说,即使是普通话节目,也都有自己固定的目标观众,也不可能包揽所有的观众。在这种前提下,作为对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方言类节目应该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这既是出于对方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小众化”、“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总体上看,当前的方言类节目数量有限,只占各电视台节目播出总量的一小部分,②只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这种小众化节目不会威胁到普通话节目的主体地位。

  当下各种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为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各种媒介开始转换思路,不再将受众定位于“大众”,而是根据某一特定的领域、阶层、年龄、职业等等集中锁定某一“小众”目标,并在节目的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功夫,电视台的频道细分化、栏目化便是电视“小众化”的标志和信号。新闻节目也从原来的包罗万象走向了逐渐细分。像近年来兴起的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便是对新闻节目新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而“拉呱”、“阿六头说新闻”这样的方言新闻节目更是典型的“小众化”节目。电视节目的“小众化”,有利于制作单位因地制宜,集合地域、文化等特殊优势,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配置,避免以往节目的“大而全”、“大而空”的弊端,实现节目的多样化,并尽可能地在节目内涵的挖掘、形式的创新、整体风格的打造等方面实现个性化,突出节目特色。

  另一方面,节目的小众化、个性化也是省市各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必然渠道。面对中央电视台在资源、资讯等各方面的强势地位,省市级的电视台要实现稳步发展和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味地追随和模仿央视的节目样式,而应该立足自身优势,确定目标市场和观众,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节目,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子,这是省市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根本。在这方面,湖南卫视和重庆卫视的做法值得借鉴:湖南卫视以“快乐中国”和“全民娱乐”作为核心理念,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作为明确指向,将收视目标对准年轻观众,近年来陆续推出“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超级女声”等特色节目,在明确的品牌定位下,湖南卫视已经奠定了它在综艺娱乐方面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重庆卫视则注重方言节目的开发,“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方言节目已成为该台的品牌和标志性节目。这两个台走的都是小众化、个性化的路子,方言节目的兴起便是各级电视台实行目标定位、节目改革的体现。

  目前电视节目的小众化和个性化发展还需要各个节目制作单位的实践和探索。当然,小众化和个性化并不意味着节目可以忽略大众普遍遵循的秩序和规范,忽视节目的品味和社会价值。无论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都需要强调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强调精品意识。拿方言类节目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方言”这种形式,而是“方言”所体现的内容。因此,注重主持人素质的培养和节目品味的提升,注重节目内涵的挖掘和整体风格的打造,真正做到“内容为王以质取胜”,才是此类节目的唯一出路。

 

[1][2]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