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初始发展鼎盛和衰落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1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我国是陶器大国,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现。黄河、长江流域是我国古代先民的重要聚居地,在这些地区,分布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随着田野考古的发掘导。资料整理,对新石器时代分别界定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彩陶花纹也呈显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产生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经历了起源、发展与消亡的全过程。
  —、彩陶的初始期
  磁山文化于1975年首先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而得名。是我国目前黄河流域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年代较早的文化。陶器以敞口深腹罐、小口双耳罐、敞口环底钵或三足钵为主。还有一些三足鼎、口杯和靴形器形,器表多饰绳、篦、划纹,彩陶较少。
  裴李岗文化于1977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而得名。裴李岗文文的陶器以直口或敛口深腹罐、小口双耳壶、碗、钵为主。还有一些瓢形器,器表以篦、划纹见长,基本没有绳纹。
  老官台文化是我国彩陶最早源起的文化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渭河、泾水流域。在位于甘肃、陕西两省交界的山前地带都分布着老官台文化遗址。甘肃境内以秦安县大地湾一期遗址为代表,并发现了大地湾一期遗存被叠压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之下的地层关系。大地湾一期早一阶段的大多陶器为颜色不均匀的灰褐色陶,没有发现彩陶。大地湾一期的晚一阶段出现了彩陶,红陶占多数并且还有少量的泥质陶。大地湾一期的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虽有彩陶发现,但数量很少,且花纹简单灰暗,这表明当时的彩陶还处于初萌阶段。
  二、彩陶的发展期——仰韶文化
  甘肃、陕西一带的仰韶文化是以彩陶为特征的,且起源于老官台文化。在仰韶文化早期,由于不同文化类型发展的道路不同,一支向东发展,一支向西发展。向东的一支,文化中心逐渐向关中平原和陕西、河南、山西发展。并且与中原地区的文化频繁交流,发展较快。如距今5600多年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等。而向西发展的一支。向甘肃中部高原地带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与向东发展的一支文化差别愈来愈大,但仍保留着彩陶制作的传统上艺,自身的特点愈益鲜明,其中的一支发展为后来的马家窑文化。
  1.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甘肃仰韶文化的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和泾水的上游。有秦安大地湾仰韶早期和王家阴洼等遗址。此外出土有完整彩陶的还有正宁宫家川、庄浪徐家碾等遗址。
  2.仰韶文化中期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的遗址由甘肃东部扩展到中部及白龙江流域,宁夏南部和青海东北部。这期遗址又明显分为早、晚两大阶段。早一阶段的遗址以大地湾为代表,此外还有庄浪徐家碾、陇西西二十里铺、甘谷西坪、秦安寺嘴坪、天水罗家沟、武山滩儿下、临洮北乡等。晚一阶段的遗址也以大地湾为代表。还有甘谷西坪、庄浪徐家碾、正宁宫家川、宁县王庄王嘴、临洮马家窑、青海民和阳坡洼等遗址,这一时期用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5600年±120年。
  3.仰韶文化晚期遗址
  甘肃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主要分布在庆阳和平凉地区及天水地区北部一带,有秦安大地湾和天水师赵村等遗址。早一阶段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增多,出现了浅橙黄陶,陶器唇缘以宽平唇为特征。彩陶比例下降,只占百分之三左右,所发现的彩陶虽具有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特点,但这类遗址和马家窑类型的遗址在文化面貌上差别较大。
  三、彩陶的鼎盛期——马家窑文化
  当陕西、山西和河南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晚期时。彩陶开始衰落,而在陕甘交界和六盘山西侧的仰韶文化自身的特点愈益鲜明。向西发展的一支成为石岭下类型,自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其他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各类型有着明显的区别,从而由仰韶文化中分离出来,发展为马家窑文化。
  石岭下类型进入了马家窑文化的初期阶段。它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中部及青海的东北部。石岭下类型的典型遗址分布在武山石岭下、甘谷灰地儿等。石岭下类型的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石岭下类型彩陶的陶质以橙黄色陶为多,橙红色陶只占少数,器形以喇叭口圆腹平底罐和平底瓶为主要特色。石岭下类型彩陶多用深灰色绘制花纹,也有用黑色的,还有用少量白色的。彩陶花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为杏圆形,两边为斜向弧形三角形的简化了的变体鱼纹;另一种是中为旋心圆而上下为相对弧边三角纹构成的变体鸟纹。在罐和瓶上这两种花纹也有并置使用的,一般上层为变体鸟纹,下层为变体鱼纹。另外,还有一种变体的鸟纹与鱼纹共同组成的纹样,是以天上飞鸟与水中游鱼合用一个头,图案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可以说,石岭下类型是处于承上启下的转折期,将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引入了新的繁盛时期。
  马家窑类型是石岭下类型的延续,它向西发展到河西走廊,南到青海东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宁夏南部。东面包括整个甘肃的东部,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镇而得名,距今约5800多年。1923年8月--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调查发现了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初步发掘。1975年后,甘肃省政府多次组织调查研究,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在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考古收获》一书中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于马家窑文化。20世纪50年代初,马家窑遗址被甘肃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
  马家窑文化遗址一般都在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两岸的台地上,接近水源,面向阳光,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房内有圆形火塘。门外常挖一窑穴存放食物。墓地一般和住地比较近。墓葬比较杂乱没有一定规律。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侧身屈肢,随葬品男性多为斧、锛、凿等生活用具,女性多为纺轮和日用陶器。反映出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现象,妇女一般在家进行纺织制陶,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陶女”现象的准确性。
  马家窑制陶业非常发达,它在仰韶文化的陶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并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些马家窑遗址中还发现了窑场寻。陶窑、颜料瓶、颜料钵、调色碟矛。颜料。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制花纹,中期使用纯黑或黑红相间的彩绘制花纹,晚期以黑红两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制陶工具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研究用慢轮绘制同心圆纹、平行纹、弦纹等纹饰。从陶质看马家窑以橙黄陶为主,半山、马厂以红陶为土。目前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经历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连续发展的文化类型,持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
  (一)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动物纹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也是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所以在彩陶上也大多绘制了黄河奔流不息,旋涡急流,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现象。陶器形状出现了较大变化,盆、碗、钵依然存在,但存贮器瓮、罐、瓶逐渐增多。  烧制陶器的技术和陶窑较仰韶时期有了较大进步,火塘和窑分离,烧窑温度明显提高。并且出现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窑址。比较完整的遗址如位于甘肃东乡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包含有马家窑类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谷子的炭化物。这说明粟是当时先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路的王保保城遗址,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器型有壶、瓶、罐、盆、钵等,纹饰以弧线纹、弦纹、平行纹、水波纹、网格纹为主。
  位于甘肃康乐县虎关乡的边家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马家窑晚期及半山早期器型和纹饰的陶器,显示出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马家窑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钵、碗为主,还有罐、鸟形器、壶、长颈圆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较稀的黑彩在橙黄陶上绘制花纹。盆、钵、碗中的内彩开始盛行。但内彩的花纹比较简单。同时喇叭口长颈的平底彩陶瓶增多,由于器形近似筒状而较长,所以,图案多作分层排列,颈的上半部一般不画花纹,腹部花纹以几何形纹饰为主,有大锯齿纹、涡纹、叶形纹、弧边三角圆点纹和网格纹等。
  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彩陶已进入纯熟精美的境界。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中层)、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牙。核桃庄等遗址。这时的器形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较大的革新与发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浓亮如漆的黑彩画在细腻光洁的橙黄或米黄色陶器上,闪烁着明亮动人的光彩。出现的彩陶器形有敛口罐、带流钵、带盖益、折腹宽平唇盆、大口浅腹罐、盘口罐和铃等。旋纹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图案之一,旋纹周围的辅助花纹已简化,从而使作为图案主题的旋纹更加突出。还有一些被神化了的动物图案,如双足蛙、无头变形鲵鱼、双头六足兽、双足虫等无不具有奔放动人的风格特点,由此,标示着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进入了彩陶历史的鼎盛期。
  马家窑类型晚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上层)、兰州西坡洼(上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这时的彩陶仍以橙黄陶为主。除了单独的黑色彩绘外,还出现了黑白两色并用的彩绘方法,白色多镶于黑色的周边,也有在黑底上缀以白点的,黑白映衬,对比鲜明而又清新。器形以壶、瓶、盆、钵和瓮为主,还有大口浅腹罐、勺、束腰罐等。壶和瓶的唇沿多为斜檐,有的壶颈两侧有小环耳,颈部满绘平行条纹,肩部多绘以斜网纹带,弧边三角斗。圆形十字纹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盆、钵的腹部变得下垂,底部变大,在腹侧多有鋬和横耳等。
  掌坪,边家林类型是马家窑类型与半山类型之间的一个转折期,这一时期与白龙江流域和黄河上游、洮河、湟水河等流域的文化面貌大致相同。康乐县边家林遗址是这类遗址的代表。根据它们典型遗址的地层关系,可分为早、中、晚三大阶段。早期阶段的彩陶用纯黑彩绘制花纹;中期阶段彩陶用纯黑彩或红、黑彩兼而用之;晚期阶段彩陶多以红、黑两彩并用绘出花纹。以黑色中露出的陶地为阴纹是这类彩陶独具特色的表现方法。如永靖县出土的彩壶,用大面积黑色衬出陶地的橙黄色旋纹,犹如黑夜中闪发的电光,对比强烈,十分醒目。这类彩陶器形以叠唇直颈壶、单耳瓶、壶耳。小罐,带耳或有鋬的厚钵和窄唇盆,圈足的豆子。罐,勺为特点。单耳彩陶小罐是这一类型特有的器物,上面多饰括号形网纹。而洮河流域一带的彩陶壶和鼓上,既有网格带纹又有凸弧纹和括号形网纹的发展厅列,并且还有垂弧纹、三角折线纹等花纹的发展序列。因此洮河流域应该是一类型的中心地带。
  

[1][2]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