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管理情况及经验

http://www.51xue.org.cn  2007/5/31 源自:互联网 【字体: 字体颜色

(一)城市管理基本情况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是市政府主管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中心城区市政、园林绿化、内河、市容环卫、城市公共客运、城市供节水、城市供气、供热管理。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支队)是市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与市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日常工作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城市管理市级机构工作职责以协调、指导、目标管理考核为主,区级机构主要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县市基本上由县(市)建设局履行市政、园林绿化、内河、公用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宁波市目前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来说是比较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管理的工作职能相对集中,减少了部门间职能交*,降低协调成本,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各种矛盾都能在基层得到较好的解决。如一些工作在局内部部门间协调,效率要大大高于二个局之间的协调。二是执法同管理合署办公,在当前情况下,有利于形成合力。执法和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执法前置或事后监管等方法,互相补位,避免执法部门与管理部门职能分离可能产生的监管空白,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三年的实践也证明,合署办公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使初期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三是在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机构设置、职能设置方面,市中心城区六区基本一致,便于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四是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具体实施职能下放,调动了基层工作积极,有利于提高基层的工作效率。
  (二)城市管理工作情况
  1、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推动城市管理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和长远目标的关系,统筹协调、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建设厅重点工作,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创造整洁优美、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始终贯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城市管理工作与群众联系密切,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体现着政府形象,城市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依法管理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把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统一起来,主动依靠群众、信赖群众、服务群众,特别要注重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点是在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管理城市的理念。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研究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素质的新途径,积极探索改善城市管理队伍形象的新方法,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城市管理中推行科学管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转变城市管理方式,运用综合管理、精细管理、责任管理、效率管理等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管理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达到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科学管理城市,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管理职能的辐射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的共同提高。 
  2、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理顺运作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合理确定市、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逐步把一些管理权下放到基层,把一些改造维修任务放到各区,充分发挥区级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主体作用和街道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区等城市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市城市管理各部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订、组织协调、执法监督上来,从宏观层面把握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基层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要进一步发挥各行业协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承担起行业自治管理的职责,加强全市行业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行业管理的辐射能力,为全市城管系统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加强政府管理与推进社会自治结合起来,加快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改革,力求有实质性的突破。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及时转换职能,切实履行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应该管的事管好,同时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把政府部门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和市场去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加快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在市政、园林、市容环卫、内河养护作业中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公开招标的范围,把具体的养护作业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作。供水、公交、燃气等公用行业加强基础性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通过有序竞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转到以间接管理为主,通过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加强监管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利用经济等手段督促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养护水平,从而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整体成效。
  探索自主创新机制。采用高新技术对管理设备和管理手段进行信息化改造,推进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普查,建立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数据库,为实施科学管理打下基础。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促进城市管理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实施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之间的信息联系、配合协作、互相监督制度,定期研究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密切部门间的配合,实现管理的无缝对接,形成城市管理合力。不断探索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领域的长效管理机制,把重点放到加强常态管理上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档次。大力推进“城管进社区”活动,延伸城市管理的空间,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和资源,提高城市管理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使市民在城市管理上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通过开展“清洁日”、绿地认管等社会性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形成人人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
  实行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街区作业、市级考核的管理机制。市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完善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式、严格奖优罚劣等,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引导城市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3、创新行政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
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完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工作把管理要素确定下来,用法律来调整、理顺城市管理中各方面的关系,使城市管理条文化、规范化、法定化。力争制定出台《宁波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宁波市供热管理办法》等规章,做好《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宁波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规章的修订工作,使相关法律法规更符合现实,增强可操作性。要切实抓好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宁波市燃气管理条例》、《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规范行政许可,加强设施监管力度。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和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城市管理各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好审批关,重点是加强审批后的跟踪管理,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巡查工作,将集中市级市政、环卫、行政执法部门和老三区城管部门的巡查力量,成立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专职巡查队伍,实现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巡查、督查工作的日常化、动态化、集成化,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设施的完好。
  理顺执法体制,不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认真总结三年来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着力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执法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理顺管理与执法的关系,明确日常工作以管理为主,违章处罚以执法为主,逐步建立集中整治以管理部门牵头,执法部门主动配合的工作方式和良性互动机制。要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执法主体关系,按照“二级政府、三级网络、四级管理”的思路,在坚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执法运作模式。加强全市行政执法工作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推进县(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好执法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学习、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按程序办事,按规范办事,严格执法,有情操作。同时,要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4、以城乡联动为主线,大力加强常态管理
  加大市政设施改造和维护力度。着力建设一批市民普遍关注的改造工程,重点是做好人行道、小街小弄、桥梁接坡改造,城市景观灯光升级与节能改造,以及城区低洼积水地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加强对城市道路的挖掘管理,增强道路挖掘的计划性、前瞻性,控制挖掘次数,引导文明施工,减少对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秩序的影响。搞好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建立齐全道路网络化巡查制度,落实责任,减少盲点,确保设施完好。建立城市桥梁信息系统和技术档案,落实好本区域内无主桥梁的管理职责,加强桥梁设施监测和维护,确保桥梁安全。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突出城市特色。在园林绿化管理上要坚持“三个突出、三个提高”,即:突出质量意识,提高绿化水平;突出精品意识,提高园林档次;突出现代意识,提高绿化文化品位。要抓住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我市园林绿化水平,继续实施城区景观绿地和老小区增绿升级工程,积极探索建设与街景、路貌和谐统一的绿化系统,形成新的城市绿化亮点。
  以城带乡,改善城乡市容环境卫生。贯彻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以城带乡、以城促乡,不断改善乡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状况。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收集处置,不断完善村收、镇集、专业运输、集中处置的模式,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置。开展餐厨垃圾处置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督促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的管理职责,总结市场化清除城市“三乱”工作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各县(市)区推广。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的选址工作。探索对店名招牌、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的办法,使城市更加清洁、美观。
  实行生态治理,净化内河水质。启动河网配水工程,提高河网水系调控能力,继续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尽快解决城区内河污染问题,改善内河水质,探索生态内河建设的新途径,通过种植水生植物等各种方式,促进内河生态建设。进一步理顺城区河道的管理体制,完善城区内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立健全内河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充实“一河一卡”资料,逐步建立起信息系统化、数据直观化、资源共享化的河道资料,提高内河管理水平。
  

[1][2]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